有了周奎這個示例典範,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了。
林猛帶著巡防營按照所列名單拷餉,才大半日的時間,便已拷了幾十家官宦權貴。
也因這些人底子本就不干淨,這才讓如此林猛頻繁得手。
將收繳來的金銀統一放入戶部庫房中,林猛便派人往宮中送了一份冊子。
當劉平翻開書冊時,不禁也被上面的數字嚇了一跳。
光是現銀便得了六百多萬兩,還不包括三十多萬兩的金子。
這個數字與李自成進京時的所得差距很大,不過也可以理解。
劉平此次拷餉並不像大順軍那樣趕盡殺絕,將這些蛀蟲們逼到了絕路。
況且在這些權貴官員的資產中,土地才是最大佔比。
光是抄沒現銀的話,很難達到數千萬兩銀子的巨款。
端詳著名冊上已經批紅的人名,劉平發現貢獻最多的,便是大明朝養了數百年的勛貴們。
像是成國公朱純臣,僅從他那一地便得現銀八十多萬兩。
再就是內閣首輔溫體仁了,在這個一向以清廉而號稱的文官頭子家中。
現銀便得了六十萬兩,更不要說其家中厚厚一疊的田契。
不過劉平卻拿這些土地沒什麼辦法,因為這些老油條的土地多在南方各省或者老家。
江南一帶土地肥沃,受小冰河期的影響也較小。
這些老油條們選擇佔地,當然要先選擇上好的江南水田了。
如今北直隸才初定,一堆焦頭爛額之事還等著劉平處理,派兵征討南方之事,也只能想想了……
拷餉的余波還未過去,王平、羅孝武以及孔有德眾人總算趕到了京師。
眾人來到京師第一件事情,便是入宮拜見劉平。
這一日,金碧輝煌的養心殿之上,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正不安的坐于龍椅之上。
他看起來十分青澀,身上穿著小一號的龍袍,看不出半點威勢來。
殿下群臣雲集,劉平挎著刀站在最前面,李信等人皆在後面。
便是一直在開封處理政務的孫可望與梁飛都到了場。
而殿上這青澀的周王庶子,準確來說是新皇帝,正是被二人帶來京師的。
梁飛幾人在開封耗費了數月時間,不僅安葬了周王朱恭枵的尸身,而且還在周王一脈中選了個庶子繼承大統。
如今萬事皆已具備,是該行那早就準備之事了。
看著殿下的一幫人,小皇帝似乎已經想到了什麼。
這小皇帝年方十四,名叫朱倫敦,本是周王一脈中一個丫鬟所出的庶子。
一直在王府之中不受待見,平日里生活吃穿用度比之下人也強不了多少。
可突然有一天,幾個虯髯大漢在府中找到了朱倫敦,並告訴他可以當皇帝。
這讓朱倫敦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以為自己終于咸魚翻身了。
誰知才剛剛登基,便被梁飛幾人強迫著帶來了京師。
如今看著這架勢,便是不太聰慧的朱倫敦也感覺到了什麼。
朱倫敦如坐針氈般的正襟危坐,目光呆滯的望向殿外那湛藍的天空。
見時候差不多了,劉平便輕聲咳了一下。
站在後面的李信立馬上前一步,神色鄭重的對著朱倫敦喊道︰“古時堯將帝位禪讓給舜,舜又傳于禹,天命無常,唯歸有德之人。大明國運衰微,天下失序,至陛下繼位時,禍亂更甚。幸賴漢王殿下拯救危亡、匡扶社稷,功績可比天地造化,百姓仰慕其德,四海人心歸附。
如今仰觀天象,俯察民意,天命已歸于漢王,百姓擁戴。願請陛下讓出帝位,以順承天意!”
這時,殿下群臣也一起上前,口中大呼︰“請陛下順應天命!”
朱倫敦都不認識這幫人,看著李信一步步進了過來,嚇得面如白紙的道︰“偽帝崇禎之時,大明已無天下,如今之事,本所甘心!”
見新皇帝如此識趣,李信這才滿意的一笑,然後來到了劉平面前躬身拜道︰“請漢王殿下承繼大統!”
群臣也一齊拜倒,口中直呼︰“請漢王殿下承繼大統!”
劉平抬眼掃視著眾人,施了個禮回道︰“本王本乃布衣,德薄功微,哪敢承繼大位,此事不可!”
群臣長拜,由李信帶頭開始了第二次勸進。
劉平又即擺手拒絕,以天命未顯,望諸臣復言。
李信聞言又道︰“天下各地百姓皆是翹首以盼,若是漢王殿下不登大位,天下何時能歸于一統,百姓又何時能安居樂業!”
劉平又即推辭,並看著眾人直言道︰“本王原乃明臣,現今接受禪位之舉,恐怕天下人皆以本王是篡逆之輩,到時本王又何以面對天下人!”
見此,李信又領諸臣一起跪倒,口中直呼︰“明室自神宗而衰微,自昏君崇禎篡奪朝綱以來,天下失德,各地干戈不止,昔年我漢家舊土遼東也淪為夷狄之手,望漢王殿下為了天下,為了收復故土,臣等再勸漢王繼統大位!”
三辭的形式已經結束了,為了做做樣子的劉平也不再推辭。
挺身一抱拳,對著坐在上面的小皇帝和諸臣道︰“諸君皆是推崇本王,本王榮幸之至,雖無大才,但也不願辜負天命!”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仍然由李信帶著頭,群臣全部跪在了地上口呼萬歲。
劉平微微一抬手,已是滿臉帶笑道︰“眾卿平身!”
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一直癱坐在龍椅上不敢動的朱倫敦終于松了口氣。
沒想到一個失神,這位剛即位不久的前任皇帝竟直接摔在了地上。
劉平忙去一把扶起,同時理所當然的坐在了龍椅之上。
昔年漢高祖劉邦用了七年爭霸天下,如今他劉平也用了七年,從邊軍中的一個小小隊官坐到了這個位置。
從這一刻開始,天命即在卯金刀!
喜歡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請大家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