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性的做出了這一批水泥,劉平的心中是無比激動的。
不知是不是來自于穿越者的福利,這波特蘭水泥之事還是他前世在論壇上和一個網友罵戰之事。
迄今為止已經過了不知多少年了,昨日一想便能清晰的出現在腦海之中。
這個發現讓劉平很是驚奇,當天晚上是覺也不睡了。
回想起前世的一些資料和圖片,竟都能一字不差。
“難道我真的是個天才?”
心中暗道了一句,劉平也就沒有多想,便安排起了水泥工坊的生產工作。
在原材料準備充足的情況下,現在廠房之中有五個大窯。
一窯一天可燒三爐,一爐為一百五十斤左右。
這樣一來,一天便可產近兩千三百斤的水泥。
滿足防御體系的建設是綽綽有余了,要是劉平願意的話,甚至也可以售賣出去一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便是人手充足,整個水泥工坊全力運轉的情況下。
僅僅靠著那十幾個工匠,人數是萬萬不夠的。
為此,劉平在中午大家吃飯之時來到了流民們住的營地,當場便宣布了招六十個匠人的決定。
一旦加入水泥工坊,一月便可拿五兩銀子。
五兩銀子的購買力,可是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幾個月的生活費了。
听了這個消息,新編練進來的流民們當場便興奮了起來。
“入工坊者,不可隨意走動,半年可回家一次”
听到了劉平這句話,人群便有些安靜了下來。
要長期和家人分離,這樣的工作雖然薪資福利較高,但也不是一般人想去干的。
但流民之中還是有不少的獨戶的,家中人都在逃難的時候死光了,只有一個人。
此時見有如此好的工作,想也不想的便表示要加入。
因此,沒費什麼功夫,新招的六十幾人便被帶進了水泥工坊。
李老漢本來還有些郁悶,此時一見來了那麼多的新瓜蛋子。
便是興奮的自詡為工坊的老人,當然也沒少幫助這些新來之人。
隨著水泥工坊全力生產,一旁的倉庫中迅速堆積起了上千斤的水泥。
這些水泥宛如一座小山般矗立著,散發著淡淡的石灰氣息。
為了將這些水泥運往城外的工地,劉平召集了大量人力。
命人每天都要推著裝滿水泥的小車,艱難地行走在前往工地的道路上。
然而,僅僅走了沒多久,衛所地面的泥地便因無法承受如此重壓而出現了許多大小不一、深淺各異的坑窪。
大晴天倒算還好,可一到了下雨天的時候,泥濘不堪的地面連走路都費勁。
對于這樣的情況,劉平將李信叫到了府中商談。
不知是不是新君繼位的消息剛傳來不久,李信的心情看著挺不錯的。
對劉平提出了問題,也是一一作答,二人談到激烈之處,便是拿出了紙筆繪了起來。
“這路是非修不可,要想富先修路!”
再次反駁了李信認為勞民傷財的觀點,劉平淡淡的道。
“要想富先修路?”
李信並沒有生氣,反而是仔細想了想劉平的話。
怎麼每次都能從這人口中听出些奇怪的話,細想一下還挺有道理的。
見李信不再表示反駁,劉平便沒有顧及了開始了他的建設藍圖規劃。
第一步︰在城內四門交叉之處修建兩條主干道,連通四門。
第二步︰將城中空間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軍管區、商戶區、公共區
其中軍管區最大,分為軍營、後勤倉庫和軍管工坊一共佔有一半之地。
劉平心中未來的重工業之夢,便要集中在此地。
商戶區則佔有最小的空間,僅僅為兩條沿街的商鋪。
所有鋪面加起來,共有一百家左右。
最後則是公共區了,衛所之中所有軍戶的居住之地,以劉府為其中軸線核心。
城中的規劃弄好了,城外與主城連接的四處軍堡。
有了水泥這一神器的加持,最多一個月之內便可將軍堡建成。
劉平想了想,便給四個衛戍軍堡起了名字。
北城“定遠堡”、南城“鎮遠堡”、西城“威遠堡”、東城“靖遠堡”
寫到了這里,劉平暫時便放下了筆,目光悠悠的望向了京師的方向。
李信看著的是雙眼直放光,見劉平突然沉默起來。
便有些好奇的問道︰“大人為何不繼續寫了,難道是有什麼阻力?”
劉平笑而不語,伸手指了指京師的方向道︰“新君繼位,大明算是有福了!”
李信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然後回道︰“早就听聞信王殿下刻苦勤勉,對閹黨更是厭惡至極,若是能清除閹黨,還真是我大明的福氣!”
劉平搖了搖頭,心說現在的李信還是對大明朝抱有幻想。
明年三月時分,等到他老爹被崇禎趕回家來。
直到家道中落,受人冷眼相對的時候,李信應該就能懂了。
兩人一番長談,中午又留在了劉府之中一起吃了中飯。
直到下午之時才散去,而劉平心心念念已久的黃三終于回來了。
這次見面,確實與上次有些不同。
只見這黃三駕著一輛馬車,身上穿著粗布的麻衣。
活像一個趕馬的小廝,哪里有之前三當家的威風。
“拜見大人!”
黃三下車了就是一禮,馬車上的眾多老幼也相繼下車行禮。
看來這就是楊通一家的老幼了,劉平揮手示意不用多禮。
“這位大人,我兒可是犯了什麼事?”
一個頭發蒼白的老嫗走了上來,有些畏懼的看著劉平詢問。
“大娘,楊大哥並無什麼事,他是本官的好友,將你托付與此頤養天年”
想必這就是楊通的老娘吧,劉平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如此便好,給大人添麻煩了”
老嫗口中呢喃,又給劉平行了一個禮。
劉平慌忙一把將她扶起,便是主言寬慰。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長嘆一聲,劉平便是轉身離開。
讓人給楊通一家人安排好了住處,劉平如同往常一樣來到了工地之上。
眼見由于水泥的妙用,一座座新牆已經被砌了起來。
工匠們忙忙碌碌的在添磚加瓦,眼見城牆竣工是不遠了。
喜歡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請大家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