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听到這番話後,頓時怒不可遏,他雙眼圓睜,滿臉怒容,手中緊握著那柄蘸金斧,如同被激怒的雄獅一般,咆哮著朝呂方猛撲過去。
呂方見狀,毫不畏懼,他挺起手中的方天畫戟,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岳,穩穩地立在原地,嚴陣以待。
只見索超的蘸金斧如同一道閃電,帶著雷霆萬鈞之勢,狠狠地朝著呂方的腦袋劈去。這一斧威力驚人,仿佛要將呂方的頭顱劈成兩半。
然而,呂方卻臨危不亂,他迅速將方天畫戟的戟耳朝上一叉,準確無誤地擋住了索超的斧頭。只听“鐺”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兩件兵器踫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盡管索超是大名府的猛將,但此時的呂方已經今非昔比,他的武藝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與索超相比,絲毫不落下風。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短時間難分勝負。
兩人都是正值壯年,體力充沛,精力旺盛。呂方在心中暗暗贊嘆索超的厲害,他發現自己竟然無法在這場戰斗中佔據上風。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王定和周瑾見索超與呂方久戰不下,他們對視一眼,心有靈犀地同時揮起手中的長刀,指向梁山軍。
隨著王定和周瑾的一聲令下,三千宋軍如同一股洶涌的洪流,氣勢洶洶地朝著梁山軍沖殺過去。他們企圖依靠人數上的優勢,一舉擊潰梁山軍。
梁山軍見此情形,並沒有絲毫退縮,他們毫不畏懼地迎著宋軍沖殺上去,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
在這場混戰中,陳伯倫四兄弟剛剛加入梁山不久,他們急于在這場戰斗中建功立業,因此殺得格外勇猛。他們手持兵刃,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給宋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就在此時,郭盛率領著第二路先鋒如疾風驟雨般沖殺而至,其來勢洶洶,銳不可當,殺得宋軍猝不及防,瞬間陣腳大亂,人仰馬翻。
周瑾見狀,手持長槍,拍馬迎戰郭盛。只見兩人槍戟相交,火星四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然而,數回合之後,周瑾漸漸力不從心,難以抵擋郭盛的猛烈攻勢。
突然間,郭盛瞅準時機,大喝一聲,手中長戟如毒蛇出洞一般,直直地刺向周瑾的咽喉。周瑾避之不及,被這一戟刺中要害,當場倒地身亡,命喪黃泉。
宋軍眼見周瑾慘死,士氣大挫,紛紛驚恐逃竄。而此時的郭盛則趁勢與呂方會合,一同夾擊索超。索超雖勇,卻也難以以一敵二,在呂方和郭盛的夾攻下,苦苦支撐了十來個回合後,終于還是敗下陣來。
呂方眼疾手快,趁索超露出破綻之際,猛地一槍刺中他的大腿。索超劇痛難忍,只得忍痛撥轉馬頭,落荒而逃。
呂方和郭盛豈會輕易放過他,二人率領梁山軍緊追不舍,一路追殺下去。宋軍被追得狼狽不堪,哭喊求饒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追出五里有余,前方突然出現一支龐大的宋軍隊伍,為首的正是李成。原來,李成得知前方戰事吃緊,急忙率領大軍趕來增援。
呂方遠遠望見宋軍援兵如潮水般涌來,心知此時己方兵力處于劣勢,若繼續戀戰,恐怕會陷入重圍。于是當機立斷,下令停止追擊,帶領所有梁山軍迅速後撤。
李成見梁山軍撤退,本欲率軍追擊,但轉念一想,擔心梁山軍設有埋伏,便遲疑了一下。就在這稍縱即逝的瞬間,呂方已率領梁山軍遠去,消失在了視線之外。李成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決定放棄追趕,以免中了梁山軍的詭計。
索超率領著三千兵馬中有兩千士兵陣亡。索超心情沉重地前來向李成請罪。
“末將首戰慘敗,損失如此慘重,實乃罪責難逃,還望將軍嚴懲。”索超一臉愧疚地說道。
李成看著索超,心中並沒有過多責備之意。畢竟,他也沒有預料到梁山的兩路兵馬會如此接近,這才導致了索超的失利。于是,他安慰道︰
“此戰並非你之過錯,無需自責。不過,下不為例,日後定要謹慎行事。”
呂方在索超原扎營之處安營扎寨後,次日便率軍出營叫陣。李成見對方如此囂張,心中雖有些不悅,但想到自己兵力佔據絕對優勢,便毫不畏懼地領兵出戰。
呂方站在陣前,高聲叫罵道︰“那個什麼狗屁天王李成,有什麼能耐竟敢稱天王?有種的話,就和小爺我比劃比劃!”
李成聞言,頓時怒不可遏,他大罵道︰“可惡的小賊,口出狂言,看我來將你斬殺!”說罷,他手提雙刀,如疾風般沖向呂方。
李成之所以被稱為天王,自然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大名府地處北方,戰事頻繁,他久經沙場,實力自然遠非山東那些草包都監可比。
呂方確實實力不俗,但與李成交鋒時,卻並未佔到絲毫上風。兩人旗鼓相當,難分勝負,激戰八十回合後,依然未見輸贏。
一旁觀戰的王定眼見李成久戰不下呂方,心中焦急,當即手提長刀,縱馬疾馳而來,欲助李成一臂之力。
郭盛見狀,大喝一聲︰“休要以多欺少,看你賽仁貴爺爺來斬了你!”話音未落,郭盛舞動手中長戟,如旋風般疾馳而上,接住王定廝殺。
喜歡重生水滸之縱橫天下請大家收藏︰()重生水滸之縱橫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