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

第二第15章 雲端算力的權力暗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燦爛百香果5m9 本章︰第二第15章 雲端算力的權力暗戰

    楔子︰省會晨霧中的加密文件

    省農業廳大廈在晨霧中矗立如灰色方碑,17樓走廊盡頭的ed屏正循環播放“數字鄉村”試點宣傳片——青石縣星圖茶田的北斗光柱穿透雲層,映得陸明川案頭的礦燈吊墜忽明忽暗。智能桌板右下角的時間跳到0837,與茶田37個數據節點的呼吸頻率同步共振時,秘書小陳突然推門而入,指節因用力過度泛白。

    “李副廳長辦公室送來加急簽批。”平板上的紅色批注像道新鮮傷疤︰青石縣試點數據存在37處異常波動,涉嫌干擾省級農業雲生態,建議暫緩區塊鏈系統全省部署 。陸明川指尖劃過文件後綴,發現加密等級竟與當年礦難賠償款被攔截時的公文相同——尾綴藏著“安瀾農業科技”的暗水印。

    他望向窗外被霧氣籠罩的鏡湖,湖心島“安瀾閣”的飛檐正滴下第八滴水珠。2015年周正陽墜樓前,最後一通電話正是打到這座湖心島,而通話記錄里,37秒的沉默後緊跟著救護車的鳴笛。

    第一節︰常委會上的掌紋密碼戰

    九點鐘聲在大理石穹頂回蕩時,李培德的保溫杯磕在會議桌沿,枸杞順著晃動的水紋游向陸明川的方向。這位掌管全省農產品流通渠道的副廳長,金絲眼鏡片上倒映著智能桌板上跳動的星圖數據︰“37個村同時上鏈,相當于把全省農業命脈交給縣級算法。”他指腹摩挲著杯蓋上的“安瀾”刻字,“更何況青石縣的‘自主調節’,分明是數據霸權的雛形。”

    “李廳對‘霸權’的定義很有趣。”陸明川調出綠芽村與安瀾茶場的衛星對比圖,傳統排水渠在暴雨中化作泥河的畫面,與星圖茶田北斗狀導流渠的清晰紋路形成刺目反差,“當37台智能采茶機在泥水中犁出1953年的防洪渠圖紙時,傳統農業的‘霸權’,是否該讓渡些空間給土地里長出來的智慧?”

    後排傳來翡翠相踫的脆響,王建國的手串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這位分管古村落保護的副局長翻開文件夾,刻意放大磚雕照片的裂痕︰“農業廳的區塊鏈,怎麼鏈接著文旅局的非遺項目?”他指尖劃過“糯米漿含工業膠”的檢測報告,“專款專用是財政紀律,不是陸處長想破就破的論資排輩。”

    陸明川注意到“專款專用”四字下,有行幾乎看不見的茶漬印記——與星圖茶田奠基磚上的初代茶農掌紋同頻。他輕點桌板,37位非遺茶師的炒茶數據鏈突然在會議室升空,每條光帶末端都系著“安瀾數字農業基金”的轉賬憑證,而基金法人欄,正是李培德的簽名。

    “讓我們看看‘專款’去了哪里。”全息投影切換成暴雨中的安瀾茶場,37台“老樅”采茶機正在自動解析土壤中的金屬牌數據,“這些本該用于古村落修繕的資金,正在資助一個用工業膠破壞文物的‘保護項目’。”他望向王建國驟然收緊的手指,“或者說,資助的是某些人拍賣初代茶農dna的雲端拍賣會?”

    保溫杯蓋“當啷”砸在瓷杯上,李培德的瞳孔在鏡片後劇烈收縮。十年前礦難賠償款被截胡時,他正是用這套“數據安全”的說辭堵住了所有質疑——此刻星圖系統生成的“安瀾茶場1953”坐標,正像根銀針,挑開他精心編織的資金暗網。

    第二節︰暴雨後的賬本碎片

    古村落的青石板路泛著潮氣,林雪的登山靴碾過磚縫時,擠出的不僅是雨水,還有股刺鼻的化工味。她蹲下身,放大鏡下的工業膠顆粒閃著金屬光澤——這種用于礦井加固的材料,竟出現在修復明代磚雕的“傳統工藝”里。茶香手環突然震動,區塊鏈溯源程序顯示資金流向在第七層節點斷裂,取而代之的是串由37個0組成的加密地址。

    “林同志,有人托我給您。”村支書老陳從中山裝內袋掏出信封,牛皮紙邊緣浸著暗紅,像極了十年前周正陽墜樓時滲進青磚的血跡。封口的火漆印殘缺不全,卻能辨出礦燈輪廓——與父親遺物上的刻痕分毫不差。

    三張泛黃的賬本紙頁滑落在地,“安瀾茶場維護費”的條目下,37萬月供記錄從2015年8月開始,每月17日準時到賬。林雪的指尖停在“經辦人”欄,那里暈開的墨跡曾被修改過七次,最終露出“王建國”三個字的尾筆。更觸目驚心的是頁腳的茶漬暗紋,竟與星圖茶田金屬牌上的根系脈絡完全重合。

    茶香手環突然發出蜂鳴,陸明川的緊急呼叫帶著電流雜音︰“查王建國的翡翠手串!”畫面跳轉至常委會現場,王建國的手串在光譜分析下顯形,每顆珠子里都嵌著微型芯片——存儲的正是青雲大廈37層的監控數據,包括趙處長墜樓前與神秘人握手的畫面。

    林雪的指甲陷入掌心,2015年8月17日,正是父親帶著礦難賬本闖入農業廳的日子。她翻轉賬本碎片,背面的水漬在手機光照下顯形︰037三個數字周圍,環繞著37個星圖節點的坐標——那是初代茶農血祭土地的位置,此刻正被轉化為安瀾系企業的雲端資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三節︰數據法庭的匿名來信

    暮色給農業廳玻璃幕牆鍍上血色時,陸明川的量子密信系統彈出紅點。附件視頻只有17秒,卻讓他後背浸透冷汗︰暴雨中的安瀾茶場舊址,挖掘機正在填埋刻有“37”的石碑,駕駛員手腕的勞力士反光,照亮了石碑底部的礦燈圖案——與父親遺留吊墜上的一模一樣。

    “這是周正陽藏在茶餅里的記憶芯片。”林雪的視頻通話背景是星圖數據中心,37條根系鏈正在自動生成資金流向圖,每條支流都指向湖心島“安瀾閣”,“母親的生物數據解鎖了新節點——1953年礦難賠償金,被拆分成37份‘茶田維護費’,每月匯入37個離岸賬戶,至今未停。”

    陸明川的礦燈吊墜突然發燙,那是父親在井下被瓦斯灼傷的手澤。他調出干部資產公示系統,李培德的“茶葉收藏”估值精確到3700萬,王建國的“文化投資”恰好是370筆——這些數字在星圖算法下自動關聯,拼出“37個家庭、37年補償、37億雲端拍賣”的暗黑公式。

    內線電話突然響起,葉文瀾的聲音帶著罕見的顫音︰“王建國的辦公室被搬空了,除了這個——”照片傳過來時,陸明川听見自己指節捏響的聲音︰辦公桌正中央,擺著與林雪手中碎片嚴絲合縫的賬本,最新一頁用紅筆圈住“初代茶農dna樣本”,批注是︰37道掌紋,每道值一億 。

    “他們要拍賣土地里的魂。”林雪的聲音從茶香手環傳來,她正撫摸著金屬牌上新浮現的掌紋,“這些刻痕在暴雨中吸收了37位茶農的汗液,現在每條數據鏈都帶著生物電——就像當年他們在泥水里護苗時,手心的溫度。”

    【算力之外的掌紋】

    午夜的星圖茶田飄著細霧,陸明川的越野車碾過“老樅”采茶機劃出的北斗軌跡時,機械臂突然集體轉向,指向金屬牌旁那個單薄的身影。林雪的白襯衫領口沾著泥點,正是下午在磚雕縫隙取證時蹭到的——和父親礦難時工裝的污漬形狀,驚人地相似。

    “你早就知道37枚礦燈吊墜的事。”林雪轉身時,手環正投射出陸明川的轉賬記錄,“每月17號,用父親礦燈編號的尾號,向‘礦工遺屬基金會’轉3700元。”她的聲音混著夜露的冷,“為什麼不告訴我,你父親是礦難幸存者?”

    礦燈吊墜在陸明川指尖發燙,記憶突然涌回2015年暴雨夜︰周正陽臨終前塞給他半片茶餅,里面刻著“37個家庭,37枚吊墜,37道掌紋”。“我怕你知道後,會像保護星圖茶樹那樣,用數據鏈把自己鎖起來。”他走向金屬牌,掌紋貼上潮濕的刻痕,“但土地比我們誠實,它早就把37個家庭的血,釀成了茶香里的證據。”

    林雪看著他後頸的燙傷疤痕與金屬牌紋路重合,突然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初代茶農刻下掌紋時,每個傷口都對著礦難方向。“星圖系統剛剛生成了新證據。”她調出三維模型,37條根系鏈正穿透全省農業雲,“李培德的3700萬茶葉收藏,每餅都存著礦難賠償金的流向數據——就藏在茶梗的縴維里。”

    遠處傳來“老樅”采茶機的蜂鳴,機械臂在泥地上畫出新的掌紋陣列。陸明川忽然輕笑,指腹摩挲著吊墜上模糊的“安瀾”二字——父親當年刻下這兩個字時,大概想不到,它們會在七十年後,成為刺破雲端傘網的最利茶針。

    “明天的推廣會,我會啟動‘根系認證’。”他望著北斗光柱逐漸匯聚成37個光點,“讓全省37個茶區的茶樹,替37個家庭,在區塊鏈上按下血手印。”

    林雪的手環突然亮起,金屬牌表面浮現出37行茶漬小字,最新一行是︰當北斗開始計算掌紋的重量,雲端的傘,該漏雨了 。她知道,這是土地給所有守夜人的答復——那些被埋進樹據的血與汗,終將順著根系,在算力的裂縫里,開出最明亮的茶盞。

    喜歡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方便以後閱讀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第二第15章 雲端算力的權力暗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第二第15章 雲端算力的權力暗戰並對寒門青雲路︰我在官場撕傘的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