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的米醬之旅,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不會再出現意外,胡力也太過在意。
而在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米醬的時候,兩個不速之客登場了
緬北,曼德勒以東三十公里,熱帶雨林的邊緣。
參天古木遮天蔽日,潮濕的空氣仿佛能擰出水來,各種不知名的蟲豸在暗處嘶鳴。
而在這片生機勃勃卻又危機四伏的綠色地獄中,兩個身影如同鬼魅般,和周遭環境幾乎融為一體。
其中一人名叫陳奎,華裔,約莫三十五六歲年紀,身材精悍,動作間帶著一種長期練武之人特有的協調和沉穩。
他穿著經過處理的迷彩服,臉上涂抹著油彩,眼神銳利如鷹,正屏息凝神地趴在一處茂密的灌木叢後面,透過枝葉的縫隙,遠遠眺望著那片被群山環抱、若隱若現的建築群輪廓。
另一個人叫科林,代號“幽靈”,白人,四十歲上下,體型偏瘦,眼神冷靜得近乎漠然,仿佛沒有任何事情能引起他情緒的波動。
此時,他正小心翼翼地檢查著手里一套精密的電子探測設備,屏幕上微弱的光線映照著他毫無表情的臉。
這兩人正是之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大衛通過曼森派出的兩個王牌殺手,他倆在緬國已經待了快三個月了,一直在找機會準備暗殺一個有份量的人。
兩人畢竟都是王牌殺手,根據他倆的觀察,曼德勒以東三十公里外的山莊就很神秘,里面的人身份肯定低不了,搞不好就有大魚。
“怎麼樣,‘幽靈’?有發現嗎?”
陳奎壓低聲音問道,他的約語帶著一點口音。
科林搖了搖頭,手指在設備上快速操作了幾下,低聲道。
“電磁信號屏蔽非常嚴密,常規頻段全是噪音。”
“熱能探測…前方區域有大量離散熱源,分布極有規律,不像動物,更像是某種…動態感應系統。”
“紅外柵欄密度很高,幾乎沒有視覺死角。”
他的約語帶著一點東歐腔調。
(注60年代已經有紅外熱成像和主動探測紅外設備的儀器,以及60年代末,被動式紅外探測系統也開始出現,所以這里的設定是合理的。)
陳奎眉頭緊鎖,他不需要儀器,單憑自身那種經過千錘百煉的、對危險的直覺,就能感受到前方那片區域散發出的無形壓力。
那是一種如同實質的威脅感,仿佛有無數雙眼楮在暗處盯著,稍有異動,便會引來雷霆一擊。
“直覺告訴我,不能再往前了。”
陳奎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凝重。
“上次我們試圖從西側那條干涸的河道靠近,距離還有兩公里,我就感覺像是被毒蛇盯上了脊梁骨。”
“這次…這種感覺更強烈了。”
科林收起設備,冷靜地分析道。
“目標區域的防衛等級遠超預期,明哨、暗哨、電子監控構成了立體防御網絡。”
“硬闖等于自殺,這也更加證明了住在里面的人身份簡單不了。”
“我還就不信了,這天下還有我不能潛入的地方。”
說到這,他頓了頓,抬頭看向上方濃密得幾乎不透光的樹冠層。
“或許,我們的方向錯了。”
陳奎順著他的目光望去。
“你是說…上面?”
“沒錯。”
科林的眼里閃過一絲算計。
“地表監控太密集,但樹冠層枝葉繁茂,可以形成天然的視覺遮蔽。”
“而且,根據我這兩個月的觀察,這片區域的鳥類和小型動物活動頻繁,說明樹冠層的監控可能存在‘盲區’或者‘容忍區’。”
“只要我們的動作足夠輕,足夠慢,模擬自然生物的移動,或許能避開大部分探測。”
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茂密的雨林樹冠層移動,本身就有極高的難度和風險,不僅要面對濕滑的樹干、纏繞的藤蔓,還要時刻警惕可能存在的空中監測設備。
陳奎沉吟片刻,隨後再次凝神感知前方的危險信號。
那種針扎般的感覺主要來自地面和低空,對于數十米高的樹冠層,雖然仍有威脅感,但似乎沒有那麼密集和尖銳。
“值得一試。”
陳奎最終點了點頭,隨後他活動了一下手腕道。
“我的輕身功夫,應該能應付樹冠移動,你的滲透技巧,也能派上用場。”
“但我們不能急,必須像真正的樹棲動物一樣,慢,再慢。”
“那行,我們撤,先回去準備下。”
科林收起望遠鏡,動作輕得像一片落葉,隨後他從背包里掏出一個小巧的黑色盒子,按下上面的按鈕。
“我放個干擾器,能屏蔽那玩意十分鐘,足夠我們退到安全區域了。”
陳奎點了點頭,率先轉身,腳步踩在落葉層上,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他的步伐很特別,每一步都踩在落葉最厚的地方,腳掌先落地,再慢慢把重心移過去,就像貓科動物捕獵時的姿態。
這是他在米醬的貧民窟里練出來的本事,那時候為了不被幫派的人發現,他能在堆滿垃圾的巷子里走幾百米,不踫倒一個瓶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科林緊跟在他身後,眼楮始終盯著周圍的環境,左手握著腰間的軍用匕首,匕首鞘是特制的,拔刀時不會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
他注意到陳奎的肩膀偶爾會輕微晃動一下,那是在避開地面上看不見的陷阱,比如被落葉蓋住的絆索,或者埋在泥土里的壓力傳感器。
“陳,你說目標區域里到底是什麼人?”
退到一公里外的一片竹林里,科林靠在竹子上,從背包里掏出一個小水壺,擰開蓋子,遞了半瓶給陳默。
“快三個月了,我們連靠近都難,警戒級別比米醬的白房子還高。”
陳奎接過水壺,抿了一口,水流劃過干裂的嘴唇,帶來一絲微弱的緩解。
他靠在另一根竹子上,閉上眼楮,剛才那種刺痛感還在隱隱作祟,讓他無法完全放松。
“曼森要我們暗殺一個‘有分量’的人,能住在這種地方的,分量絕對不輕。”
“可能是緬國的高層,也可能是…復興軍的高層。”
“復興軍的高層?”
科林挑了挑眉,隨後掏出一塊壓縮干糧,掰成兩半,遞給陳童一半。
“怎麼會住在這?會是誰呢?”
陳奎接過干糧,慢慢嚼著,壓縮干糧的味道像砂紙,刺得他喉嚨發疼。
他搖搖頭道。
“不知道,但不管是誰,這里的防御體系,絕對不是緬國自己能搞出來的”
兩個小時後,兩人回到一處隱蔽在山林的小木屋里,開始整理裝備。
科林把望遠鏡塞進胸前的內兜,又拿出一把消音弩,那是他根據二戰時期的軍用弩改裝的。
弩箭頭上涂了足量的氯胺酮,射中目標後三十秒就能讓人失去意識,他還帶了三發弩箭,用防水油布裹好,系在腰後。
陳奎則把環首刀解下來,仔細檢查了刀刃,又從床底下拖出一個帆布包,里面是幾塊壓縮干糧、一個軍用水壺、一卷縴維繩。
還有一副簡易的潛水面罩,那是他為了應對河流準備的,橡膠材質,帶著一根長長的呼吸管。
“把多余的東西都留下。”
陳奎把帆布包扔給科林。
“只帶三天的干糧,水壺裝滿水,縴維繩必須帶,萬一從樹上掉下來能保命。”
科林點了點頭,把沒用的東西(包括備用的電池,他的夜視鏡用的是鋅錳電池,60 年代的技術,續航只有八個小時),還有多余的匕首 ,都塞進木屋角落的隱蔽處,用腐葉蓋好。
他又從懷里掏出一個小小的無線電對講機,試了試信號,只有滋滋的雜音。
“曼德勒那邊信號不好,聯系不上曼森。”
他皺了皺眉,隨後又把對講機也留下了。
“只能靠我們自己。”
兩人收拾妥當,陳奎走在前面,腳步輕得像貓。
他的功夫練了二十多年,“踏雪無痕” 雖做不到,但在雨林里行走,能把腳步聲壓到最低。
每一步都踩在落葉最厚的地方,膝蓋微屈,緩沖身體的重量,避免樹枝斷裂的聲音。
科林跟在後面,學著陳奎的樣子,手指時不時扶一下身邊的樹干,保持平衡。
雨林里很靜,除了雨聲和偶爾的鳥叫,幾乎听不到別的聲音。
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他們來到了望天樹林的邊緣。
這里的每一棵望天樹的樹干要兩個人才能合抱,樹皮粗糙,布滿了溝壑,正好能用來攀爬。
陳奎抬頭看了看樹冠,深吸一口氣,雙手扣住樹皮的溝壑,雙腳蹬著樹干,像壁虎一樣往上爬。
他的動作很穩,每爬一米,就會停下來,側耳听一會兒,確認沒有動靜,再繼續往上。
科林緊隨其後,他的攀爬技巧不如陳奎,但勝在謹慎,每一步都抓牢了才敢動。
四十多米的高度,兩人爬了足足十多分鐘。
到了樹冠層,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 頭頂是灰蒙蒙的天空,腳下是密密麻麻的樹葉,遠處的雨林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陳奎蹲在一根粗壯的樹枝上,身體伏低,感受著周圍的動靜。
“怎麼樣?”
科林也蹲了下來,壓低聲音問。
陳奎搖了搖頭,眼神里帶著一絲疑惑。
“奇怪,這里的危險感比地面弱很多,但還是有 就像遠處有什麼東西在盯著我們。”
他頓了頓,指向東北方向。
“目標在那邊,大約還有五公里,我們沿著樹冠走,盡量別踫斷樹枝。”
喜歡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戰這個小孩有點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