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馬書記一把按住方稷的手,手絹里滾出幾張皺巴巴的票子,兩張五塊,剩下的全是毛票,用橡皮筋扎得整整齊齊,"這是社員們湊的,張家五毛,李家一塊...連村頭二傻子都掏了倆雞蛋!"
方稷攔下馬書記,把信封塞到老劉頭手里。
老劉接過信封時,煙頭"啪"地掉在地上。他彎腰撿煙時,方稷看見他後脖頸上有一道長長的疤,像是子彈擦過的痕跡,老劉應該是個老兵。
"跟我來。"老劉一瘸一拐地引路,"新到的檸條苗,算你們成本價。"
苗圃深處,齊腰高的苗床上綠浪翻滾。老劉拔起一株︰"看這根系!三寸長的側根,栽下去保活!"
小林突然發現苗床邊的水溝里漂著藥瓶︰"這是..."
"青霉素。"老劉用樹枝撥開瓶子,"苗子生病也得打針哩!"他扭頭沖方稷眨眨眼,"听說你們要治沙?這批苗子...再打七折!"
回程時,驢車滿載著捆成把的樹苗。馬書記哼著小調,突然回頭問︰"方專家,你為啥非要自己貼錢?"
方稷望著遠處翻滾的沙塵,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算了,等樹長起來再說吧。"
驢車"咯吱咯吱"駛向晨光,車轍里漏下的細土中
樹運到後,全公社的人都聚集在了荒坡上。
方稷挽著褲腿,正在教婦女們用"干栽法"種檸條。
他蹲在地上,雙手捧起一株幼苗︰"坑要挖深點,苗子斜著放。"細碎的沙粒粘在他汗濕的額頭上,"埋土後要踩實,這樣夜里露水能順著睫稈流到根上。"
趙寡婦學得最認真,她小心地把一株檸條苗放進坑里,輕聲問︰"方專家,這真能活?"
"能。"方稷抓起一把土,"您看這土里只要還有一點濕氣。檸條的根會自己找水,比人還聰明。"
另一邊,小林帶著娃娃們在學著,如何在檸條的周圍用捆繩在檸條周圍扎成方格。孩子們嘰嘰喳喳像群麻雀,舉著捆草繩眼楮亮晶晶的听,“像這樣一格一格固住流沙,等風來了,咱們就能減少風沙了,你們扎好小樹的圍牆嗎?”
“能!”孩子們的回答又清澈又嘹亮,他們是這片土地的未來,用他們稚嫩的小手和大人一起守護這片土地的未來。
李老漢領著壯勞力在挖蓄水溝,鐵鍬揚起一道道土浪。
村里的青年索性脫了褂子,古銅色的脊背在陽光下泛著油光,邊挖邊吼秦腔︰"一棵樹呀~!哎嗨喲~!一把鎖喲~!鎖住黃龍~!保家鄉咧~!"
村里的賴漢,望著熱火朝天的景象直搖頭︰"切!這幫瘋子,還真信沙子能變成林..."
話音未落,一陣狂風卷著沙撲來,嗆得他直咳嗽,一嘴的沙子,“呸!呸!”
再睜眼時,看見方稷正把一棵小苗栽好,那專注的樣子,像是在給嬰兒系襁褓。
一場大風給大家吹的信心動搖,感覺那細苗都擋不住兩場風。
傍晚的總結會上,煤油燈把十幾個人的影子投在土牆上,晃得像一群打架的皮影戲。
"這申請來這麼多,種上了三百棵?能不能活一半都難說!"張鐵匠第一個拍桌子,手上的老繭蹭得桌面沙沙響,"要我說,不如多打幾把鐵鍬實在!"
"就是!"王麻子媳婦扯著尖嗓子附和,懷里吃奶的娃娃都被嚇了一哆嗦,"草方格剛扎好就讓風掀了!白費那勁干啥?俺家自留地還等著澆呢!"
馬書記瞪著眼楮訓斥︰"你們這些短見識的!"他噴著煙圈指向窗外,"瞅瞅趙家溝那幾畝地,去年一場風刮得連墑溝都平了!而且!這不是申請來的,這是人家方專家和小林技術員自己掏腰包給咱買的!"
"那還有啥可說的!人家出錢出力的,還要落埋怨不成?"張嬸子突然出聲,手指絞著衣角上的補丁,"俺家那三分地,去年種下的麥種連芽都沒發,全讓風刮出來的哈哈啃光了...俺支持。"她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淹沒在娃娃的哭鬧聲里。
角落里,會計撥著算盤珠子慢悠悠插話︰"一根檸條苗五分錢,買這麼多檸條子,都夠買一百五十斤救濟糧了。"
"放你娘的屁!算的什麼慫球賬!"李老漢突然暴起,煙桿指到老周鼻尖上,"你咋不算算去年刮走的肥土值多少錢?再說了,花你錢了?胡咧咧!"
"都消停會兒!"老馬一搪瓷缸子砸在桌上,"方專家,大伙其實就是想知道,這得多久才能管用嘛?"
"五年。"方稷的聲音不大,卻讓吵鬧的屋子瞬間安靜,"只要堅持五年,這片林子就能把風速降低三成。但是等咱們的檸條結了籽,一斤能賣八錢。"
"八毛?!"會計的算盤珠子"嘩啦"一響,"那三分地就能..."
"不光賣錢。"小林突然插話,舉起個玻璃瓶,里面泡著深褐色的根須,"檸條根能固氮肥田,粉碎了就是天然綠肥。農科院實驗證明,種過檸條的地,小麥畝產..."
他的話被一陣突如其來的風聲打斷。狂風卷著沙粒" 里啪啦"打在窗紙上,像無數細小的箭矢。掛在門後的草帽被吹得" 當"亂晃,煤油燈的火苗猛地一矮。
黑暗中,方稷的聲音格外清晰︰"明天我要去縣里申請打深井。"他劃亮火柴,跳動的火光照亮桌上那株檸條標本,"有了水,咱們就能在檸條中間種苜蓿,當年就能見效益。"
火柴滅了,但每個人眼里都映著兩點微光。
三天後,縣水利局的吉普車揚起一溜黃煙開進村。
戴著眼鏡的技術員踩著 亮皮鞋剛下車,就被風沙糊了滿臉灰。
他狼狽地掏出手帕擦臉,卻看見一群灰頭土臉的村民齊刷刷站在風里,最前面是個曬得黝黑的知識分子,白襯衫領子已經磨破了,但別在胸前的鋼筆卻擦得 亮。
"這就是方專家?"技術員小聲問司機,"不是說農科院的研究員嗎?怎麼跟個老農似的..."
方稷已經大步走來,伸出沾滿泥土的手︰"歡迎!我們勘測了三個備選點位,都做了標記。"
技術員猶豫了一下,還是握住了那只粗糙的手。
"正式打井前,我們這邊會給一個評估,走吧,咱們去看看。"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