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

第76章 麥穗低垂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微笑小油菜 本章︰第76章 麥穗低垂時

    全國農業大會的頒獎台上,燈光璀璨,掌聲如潮。方稷站在聚光燈下,接過那座沉甸甸的金色獎杯,上面刻著幾個遒勁的大字——

    "國家農業科技進步特等獎"

    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聲音回蕩在整個會場︰

    "‘北芒2號’成功突破極寒限制,在零下25c環境下仍能保持50以上存活率,畝產提升40,為我國東北、西北高寒地區糧食安全作出歷史性貢獻!"

    台下閃光燈連成一片,鏡頭對準了這位年輕的農業科學家。方稷的笑容得體而平靜,但眼神卻穿過喧囂的人群,仿佛看到了很遠的地方——那片黑土地上的麥浪,那個曾經站在田埂上對他說"活著,本身就是最偉大的抗逆性狀"的男人。

    當主持人將話筒遞給他時,全場安靜下來,等待他的獲獎感言。

    方稷沉默了一瞬,最終只說了一句話︰

    "這片土地,永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慷慨。"

    然後,他微微鞠躬,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從側門悄然離開。

    麥田里的電話

    傍晚的實驗基地空無一人,金黃的麥穗低垂著頭,在晚風中沙沙作響,像是某種溫柔的絮語。方稷蹲下身,指尖插入松軟的黑土,感受著濕潤的顆粒在指縫間流淌。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王昆鵬的電話。

    "喂?" 王昆鵬的聲音從遙遠的日內瓦傳來,背景音嘈雜,隱約能听到英語、法語交織的爭論聲。

    "‘北芒2號’獲獎了。" 方稷說,聲音很輕,卻帶著掩不住的笑意。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瞬,隨即傳來低低的笑聲︰"吳鴻光要是知道,肯定又要說‘這才哪到哪’。"

    方稷也笑了,眼前仿佛浮現出那個總是一臉嫌棄卻又比誰都執著的男人。

    "你在那邊怎麼樣?" 他問。

    "還行,就是談判桌上那群老狐狸太難纏。" 王昆鵬的聲音帶著疲憊,"昨天剛跟國際種子聯盟吵完架,他們死活不承認‘北芒2號’的自主知識產權,非說我們竊取了他們的基因序列。"

    方稷皺眉︰"需要我過去嗎?提供技術論證?"

    "不用,你守著麥田就行。" 王昆鵬頓了頓,聲音忽然柔和了一些,"對了,吳鴻光在瑞士的別墅被改造成國際農業交流中心了,你有空來看看。"

    方稷望著無邊的麥浪,輕聲道︰"好。"

    電話那頭傳來一陣嘈雜,似乎有人用英語催促王昆鵬入場。

    "我得掛了," 王昆鵬語速加快,"下周要去非洲,那邊有幾個國家想引進‘北芒2號’,但國際糧商在施壓……"

    "他們怕了?" 方稷問。

    王昆鵬冷笑一聲︰"他們當然怕。‘北芒2號’不需要他們的專利化肥,不需要他們的轉基因技術,甚至能在他們覺得‘種不出糧食’的地方活下來,這等于動了他們的奶酪。"

    方稷沉默片刻,忽然說︰"吳鴻光當年是不是也這樣?"

    電話那頭安靜了幾秒。

    "不," 王昆鵬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他比我們狠多了。"

    掛斷電話後,方稷躺在田埂上,望著漸暗的天空。

    王昆鵬雖然將吳鴻光的房產、存款、股權全部上交國家,但有些東西是無法用文件移交的,比如吳鴻光幾十年積累的國際種子貿易渠道,比如他在非洲、南美、東南亞的農業關系網,比如他那個讓國際糧商又恨又怕的名字所代表的影響力。

    所以國家派王昆鵬去了日內瓦,讓他以"吳鴻光繼承人"的身份,繼續這場沒有硝煙的糧食戰爭。

    日內瓦萬國宮會議廳的空調開得極低,王昆鵬卻覺得領口發緊。他松了松深藍色領帶的結,指節敲擊著面前厚重的談判文件。對面國際種子聯盟的代表團正在傳閱一份德文報告,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像極了那年東北試驗田里的麥浪。

    "王先生,貴方提供的基因序列數據與孟山都1978年注冊的專利存在92相似度。"金發碧眼的德國代表推了推眼鏡,"這很難不讓人懷疑..."

    "施密特博士。"王昆鵬突然用流利的德語打斷,驚得對方鏡片後的眉毛高高揚起,"您實驗室去年發表的寒地小麥論文里,引用的不就是我們長白山野生麥的標本數據?"他從公文包抽出一份文件,"需要我念鄭懷山教授的原始記錄嗎?"

    會議室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非洲代表團的座位傳來壓抑的笑聲——這些曾被跨國種子公司盤剝的國家,此刻正目不轉楮地盯著這場交鋒。

    "更何況,"王昆鵬切換回英語,聲音不緊不慢,""北芒2號"用的是中國傳統雜交技術,就像..."他忽然抓起桌上的隻果咬了一口,"就像這隻果的種子永遠長不出橙子,某些人是不是該重修生物學基礎?"

    瑞士代表突然拍出一疊照片︰"那請解釋這些!"照片上赫然是柬埔寨某軍事基地里,士兵們在"北芒2號"試驗田旁訓練的場面。

    王昆鵬瞳孔微縮。這是三個月前楊學成殘部襲擊基地時的場景,沒想到被人刻意裁剪。他摩挲著西裝內袋里的棋子——那枚吳鴻光留給他的"馬",冰涼的觸感讓他突然笑了。

    "諸位難道不知道?我國農科院與國防部有合作項目,研究極端環境軍糧供應。"他掏出資料,"比如這個——"

    照片上是方稷帶著戰士們收麥子的畫面,背景里炊事班正用野戰炊具蒸饅頭,蒸汽混著麥香幾乎要溢出屏幕。"上周剛在海拔5000米的昆侖山哨所試種成功,要嘗嘗高原饅頭嗎?"

    談判陷入僵局時,法國代表突然拋出新議題︰"關于吳鴻光在里昂銀行的種子專利存款..."

    "已經轉入聯合國糧農組織信托賬戶。"王昆鵬看了眼手表,"三小時前完成的交接。"他故意沒說這個賬戶的監管方是中國科學院。

    散會後,王昆鵬望著窗外阿爾卑斯山的雪頂,突然想起父親日記里的一句話︰"種子不會說話,但比任何外交辭令都有力。"

    他摸了摸西裝內襯別著的銀色盾牌上面有金色的麥穗胸針——這是臨行前從吳鴻光遺物里找到的。胸針背面刻著極小的字︰最好的農業科技,永遠來自土地和人的對話。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方便以後閱讀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76章 麥穗低垂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76章 麥穗低垂時並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