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的試驗田被烈日烤得發燙,張明站在田埂上,看著工人們將一袋袋印著英文的白色粉末倒入施肥機。他的幾個跟班圍在旁邊,臉上寫滿了得意。
"看見沒?美國進口的土壤改良劑,一畝地光成本就要八十塊。院里特批的經費,全用在我們項目上了。"
王志剛笑的得意︰"張哥,這次咱們用的可是最先進的配方,方稷那邊還在用老掉牙的漚肥,簡直笑死人!"
不遠處的另一塊試驗田里,陳雪憂心忡忡地看著手中的賬本︰"方工,他們用的改良劑是美國貨,據說一畝地成本要八十塊......咱們的有機肥,產量真的能比得上嗎?"
方稷正蹲在地上檢查肥堆,聞言頭也不抬︰"讓他們折騰。"他扒開肥堆表面已經腐熟的秸稈,一股溫熱的氣息撲面而來,"鹽堿地最怕急功近利。"
陳雪咬了咬嘴唇。她在方稷手下干了三年,見過太多次這個看似固執的男人創造的奇跡。
"可是......"陳雪還想說什麼,卻被一陣刺耳的笑聲打斷。
張明帶著他的跟班們晃了過來,故意大聲說︰"方總工還在玩泥巴呢?這都什麼年代了,還用人畜糞便種地?"他踢了踢方稷腳邊的肥堆,立刻嫌惡地後退兩步,"臭死了!你們退伍老兵田這是要種莊稼還是養蛆?"
方稷慢悠悠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對張明的挑釁充耳不聞。他轉向皮膚曬得黝黑的小戰士︰"去把三號田的測土數據拿來,我看一下ph值變化。"
張明被無視,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劉芳見狀立刻幫腔︰"方工,您這肥堆里該不會加了什麼"秘方"吧?"
方稷這才抬眼看了他們一眼,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現代農業講究科學,哪來什麼秘方?不過——"他指了指肥堆,"這里面確實有寶貝。"
張明嗤之以鼻︰"一堆垃圾能有什麼寶貝?"
"戰士們的智慧。"方稷平靜地說。他彎腰抓起一把腐熟的肥料,黑色的有機質從他指縫間漏下,"這是退伍兵們按野戰炊事班的方法堆的肥。廚余垃圾加秸稈,嚴格的比例,精確的翻堆時間。"他頓了頓,"成本幾乎為零。"
張明臉色更難看了。他最討厭方稷這副永遠從容不迫的樣子,好像什麼都難不倒他。"零成本?"他冷笑,"那你就等著零產量吧!科學種植是要投入的,窮酸樣!"
說完,他轉身就走,跟班們趕緊跟上。只有技術員小王落在最後,偷偷回頭看了眼方稷的肥堆,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特意找到張明,"張工,"技術員小王猶豫著開口,"我昨天路過方工那邊,發現他們的麥苗長勢..."
"小王!"劉芳厲聲打斷,"你該不會是去偷學他們的"先進經驗"了吧?"她故意把"先進"二字咬得極重,引來又一陣嘲笑。
小王漲紅了臉︰"我就是路過..."
張明眯起眼楮盯著小王︰"記住你是哪一隊的。這次項目關系到我們整個團隊的聲譽,別讓我發現有人吃里扒外。"自從上次在食堂被李教授當眾訓斥後,他想讓方稷滾出農科院的執念更深了。
陳雪抱著一疊資料匆匆走來,正好听見這番對話,此刻眉頭緊鎖︰"張工,你們這樣背後議論同事不太好吧?"
張明挑了挑眉︰"喲,方稷的小跟班來了?怎麼,你們那堆廚余垃圾發酵得怎麼樣了?需要我贊助幾個防毒面具嗎?"
陳雪氣得臉頰泛紅,但想起方稷平日的教導,強壓下火氣︰"方工說過,農業不是競技場。我們追求的是可持續、低成本的種植方案,不是一時的高產數據。"
"听听!"張明夸張地攤手,"多麼高尚的情操啊!可惜院里考核看的是產量和效益,不是你們那套情懷。"他故意提高音量,"對了,听說你們連測土儀都舍不得買?還在用那套"看、聞、摸"的土辦法?"
陳雪咬緊下唇不再爭辯,遠離這些整天只會說方工是非的小人。
夜幕降臨,試驗田里只剩下蟲鳴。方稷打著手電,一株一株地檢查麥苗長勢。月光下,他的苗子雖然不如張明田里的高大,但睫稈粗壯,葉片厚實。
突然,田邊傳來" 嚓"一聲輕響。方稷手電光一掃,照出了蹲在田埂上的小王。
"我、我就是好奇......"小王結結巴巴地解釋,"方工您們這邊得地沒施化肥,苗咋比我們的還壯?葉色還更綠......"
方稷笑了笑,蹲下身扒開麥苗根部的土層︰"因為我們在"養土",不是"催苗"。"手電光下,無數蚯蚓在腐熟的秸稈間蠕動,形成一張活的地下網絡。
"看,這才是最好的土壤工程師。"方稷輕聲說,"一克健康的土壤里有上億微生物,比任何進口肥料都金貴。"
小王瞪大眼楮︰"可是張工說,現代農業就是要高效率、高投入......"
"高效率沒錯。"方稷站起身,"但高投入不等于可持續。我們搞農業科研,最終是要讓農民用得起、用得好。"他望向遠處張明試驗田里整齊劃一卻略顯單薄的麥苗,"土地和人一樣,急不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說︰"方工,其實......張工他父親給院里打過招呼,要求優先保證他項目的資源。"
方稷表情沒有絲毫波動︰"我知道。"
"您不生氣?"
"生氣解決不了問題。"方稷站起身,"農業不是軍備競賽。我們追求的是農民用得起的方案。"拍拍小王的肩膀,"回去吧,別讓人看見你在這兒。"
小王匆匆離開後,陳雪從陰影處走出來︰"您就這麼把秘訣告訴他?萬一張明..."
方稷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工棚,張明和他的團隊還在加班加點分析數據。"農業沒有秘訣,"他輕聲說,"只有對土地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他們真能學去,反倒是好事。"
每一株麥苗都是他的戰士,而他要做的,就是為它們創造最適宜生長的環境——不是用昂貴的進口藥劑,而是用最樸實無華的方法,喚醒土地本身的生命力。
遠處辦公樓里,張明正透過窗戶盯著田里那點微弱的手電光。他手里攥著一份剛拿到的檢測報告——方稷試驗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比三個月前提高了1.2個百分點。
"裝模作樣......"張明咬牙切齒地低語,一把將報告揉成團扔進垃圾桶。他轉身對正在整理數據的劉芳說︰"去聯系美國那邊,再加訂200斤改良劑!我就不信贏不了他這個土包子!"
劉芳猶豫道︰"可是預算......"
"怕什麼?"張明冷笑,"這次秋收評比,院里會請省里的專家來。只要產量上去,讓方稷滾蛋,花多少錢都值!"
而在試驗田里,方稷正小心翼翼地將一株長勢特別好的麥苗系上紅繩。這是他要重點觀察的樣本。夜風吹過,麥浪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土地最本真的秘密。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