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

第39章 抗旱大會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微笑小油菜 本章︰第39章 抗旱大會戰

    農科院大會議室的窗戶全部敞開,卻仍悶熱得讓人透不過氣。電風扇在角落里嗡嗡轉動,吹不散凝重的空氣。

    氣象局的楊工程師指著牆上的天氣圖,聲音沙啞︰"未來三個月,黃淮海地區降水量預計不足往年三成,部分地區可能絕收。"

    會議室里一片死寂。方稷盯著地圖上標紅的干旱區域,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那里有上千萬畝剛剛播種的冬星小麥。

    林副主任率先打破沉默︰"現有的抗旱措施有哪些?"

    "深播、覆膜、保水劑。"陳雪翻著資料,"但這些只能應對普通旱情......"

    "不夠。"方稷突然站起來,走到黑板前,"這次是系統性干旱,必須啟動應急預案。"他抓起粉筆快速寫下幾個關鍵詞︰蠟質基因、輪灌制度、病蟲害預警。

    "雲南樣本!"鄭國棟猛地反應過來,"那種帶蠟質層的野生麥!"

    方稷點頭︰"蠟質層能減少水分蒸發,如果能把這個性狀轉育到冬星上......"

    "來不及。"農業部的老專家搖頭,"育種至少需要三年。"

    "不一定。"方稷翻開筆記本,"鄭教授上次來信提到,雲南野生麥的蠟質性狀可能是單基因控制,如果找到分子標記......"

    林副主任敲了敲桌子︰"說具體方案。"

    "分三步走。"方稷豎起手指,"第一,立即篩選現有冬星中葉片蠟質較厚的株系,擴大繁殖;第二,在重旱區推廣"坐水播種"技術;第三,建立病蟲害聯防體系——大旱之後必有大蝗。"

    會議結束時,窗外突然滾過一道悶雷。眾人抬頭望去,天空依舊晴朗無雲。

    實驗室里,方稷和團隊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八個小時。桌上堆滿了麥苗樣本,每株都被編號標記。

    "第七十二號,蠟質厚度0.3微米。"陳雪對著顯微鏡報數,聲音疲憊。小王立刻在登記表上記錄下來。

    方稷揉了揉發紅的眼楮︰"還不夠。雲南野生麥的平均蠟質層是0.8微米......"

    鄭國棟推門進來,手里拿著個保溫桶︰"食堂熬的綠豆湯,都喝點。"他湊到顯微鏡前,"有進展嗎?"

    "找到幾株0.5微米的。"方稷接過綠豆湯一飲而盡,"但性狀不穩定。"

    突然,實驗室的電話刺耳地響起。陳雪接起來,臉色驟變︰"什麼?......好,我們馬上過去!"

    "怎麼了?"方稷放下試管。

    "河南安陽試驗田出現異常!"陳雪抓起外套,"有部分麥苗在干旱條件下長勢反常的好!"

    吉普車在龜裂的田間小路上顛簸。方稷透過車窗望去,大片的麥苗蔫頭耷腦,唯有一小塊地里的麥子挺拔翠綠。

    地頭已經圍滿了人。當地老農張滿倉蹲在地里,正用手掌摩挲著麥葉︰"奇了怪了,同一批種子,就這塊地的苗子精神!"

    方稷快步走過去,摘下一片麥葉對著陽光觀察——葉片表面泛著明顯的藍灰色光澤。

    "蠟質層!"他聲音發顫,"測量過厚度嗎?"

    安陽農技站的小劉搖頭︰"沒設備。但我們做了對比實驗,"他指著旁邊的兩塊小田,"同樣的澆水次數,這邊的苗子比普通冬星節水30,產量預估高15。"

    方稷立刻蹲下身挖取土樣︰"這塊地往年種什麼?施肥情況?"

    "去年休耕。"張滿倉回憶道,"前年種的是豆子,再往前......"他突然拍腿,"想起來了!六八年這兒堆過從雲南運來的磷礦粉!"

    方稷和鄭國棟對視一眼——雲南礦粉可能含有特殊微量元素,與冬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互作效應!

    "取樣!根系、睫葉、土壤全都要!"方稷掏出小刀,"再查查當年礦粉的運輸記錄!"

    縣委大院里,高音喇叭正在廣播抗旱通知。方稷走進會議室時,十幾個生產隊長正在激烈爭論。

    "水庫就這點水,憑什麼先供你們大隊?"

    "我們靠近干渠,理應優先!"

    縣委書記老周敲敲茶缸︰"吵什麼吵!方技術員來了,听科學安排!"

    方稷展開一張手繪地圖︰"根據土壤墑情監測,我建議實施"三級輪灌制"。"他用紅藍鉛筆劃分區域,"重旱區每周供水一次,中度旱區十天一次,輕旱區半月一次。"

    "這不公平!"一個年輕隊長站起來,"我們村全是鹽堿地,本來就......"

    "正因為考慮到土壤差異。"方稷打斷他,指向地圖上的紫色標記,"你們村的地下水礦化度高,我已經申請調配了改良劑。"他轉向眾人,"這不是簡單的分水,而是一場精確調度。"

    會議室門突然被推開,陳衛國風塵僕僕地闖進來︰"方技術員!有公社發明了"驢車滴灌",效果特別好!"

    他身後跟著個黝黑小伙,手里拿著個簡陋的裝置——廢舊油桶焊上輸液管,架在驢車上緩慢滲水。

    "這法子一天能澆五畝地!"小伙靦腆地說,"比大水漫灌省水六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方稷眼前一亮︰"立刻畫圖紙,全縣推廣!"

    深夜的農技站燈火通明。方稷正在研究土壤樣本,陳雪匆匆推門進來︰"剛接到山東報告,部分地區發現蝗蝻!"

    "果然來了。"方稷沉聲道,"通知各公社立即啟動"三查制度"︰查蟲卵、查蝻蟲、查成蟲。"

    陳衛國憂心忡忡︰"農藥不夠怎麼辦?去年儲備的都用在棉鈴蟲上了。"

    "用土辦法。"方稷翻出本發黃的手冊,"這是我插隊時記錄的︰苦楝樹汁兌草木灰,驅蝗效果能達到60。"

    老周書記湊過來看︰"苦楝樹咱這兒不多啊......"

    "配合人工撲打。"方稷快速寫著方案,"每百畝組織十個撲蝗隊,用網兜和薄膜攔截。"他抬頭看向眾人,"最關鍵的是——保護好那批特殊麥苗!"

    一個月後,天空終于積聚起烏雲。方稷站在試驗田邊,望著那些挺過旱災的麥子——蠟質麥株已經擴繁到二十畝,長勢明顯優于普通品種。

    張滿倉蹲在地頭,小心翼翼地把幾株最好的麥穗系上紅布條︰"留種用。"他咧嘴笑著,"俺們叫它"鐵稈旱不死"。"

    遠處傳來拖拉機的轟鳴。鄭國棟跳下車,手里揮舞著一份電報︰"雲南回信了!那種蠟質性狀確實由單個顯性基因控制!"

    方稷接過電報,手指微微發抖。電文最後還有一行小字︰"礦粉樣本已找到,含特殊稀土元素,可促進蠟質合成。"

    "太好了!"陳雪歡呼,"這下可以大規模......"

    她的話被突如其來的雨滴打斷。豆大的雨點砸在干涸的土地上,激起細小的塵土。所有人都愣住了,隨即爆發出歡呼。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方便以後閱讀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39章 抗旱大會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39章 抗旱大會戰並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