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事情均已就緒,大鳥可以坐下來認真思考修煉一事了。
他知道過冬鳥道長為什麼這麼生氣。因為他從呂松到蒲甘這一段時日,越來越陷入紅塵之中。大鳥安保剛創立,還可以說是為了自保,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到了蒲甘之後,甚至想要通過各種手段,佔地為王,攻城掠地,建立大一統的 邦,與蒲甘軍政府劃江而治。真要這樣做了,與自己何益?與大鳥安保團體何益?與仍在戰火紛飛的蒲甘華裔子民何益?
即便自己成功了,也無非是在諸多草頭王之中,又出了一個亂世軍閥而已。如果自已失敗了,隨自己流落海外的親朋故舊將分崩離析,自己即便能憑著修仙手段得以保全,心中有瑕,修仙道途畢竟難以寸進,就是做一個富家翁,也將落落寡歡。
過冬鳥道長將他引上仙途,自然是看上了他某種不可知的氣運秉性。過道長在他識海中留下的黃帝內經詳注,他已經反復研讀10余遍,每次都有所心得。但始終覺得如隔靴搔癢,總是不得要領。
大凡修仙,無非是修體、修形、修神三途。修體使自身從凡胎肉體,煉就不死之身,刀槍不入,堅逾鋼鐵。修形亦為修行,從練氣開始,氣聚丹田,逐步打通全身經脈,築就仙基,凝結金丹,培育元嬰,成就真仙,真仙之上,猶有太乙、大至等步步仙途,極少數修仙得道之人,得以攀上仙王、仙帝之巔。修神則是凝煉神識,擴展識海,煉出元神,遨游于九天之上,徘徊于鬼神之間。縱一葦之何如,凌萬項而茫然。修神,能賦予修士第二生命!
一般修仙,大都從煉氣開始,步步荊棘,艱難攀升。但正如凡間將軍,大都從士伍出身,浴血搏命,歷經十數載乃至數十載,用尸骨和鮮血築就升階之路。但也有例外,西方世界,國防部長等軍營高官,往往由一位文職人員擔任,而此文職人員,大抵從未有過從軍經歷,有的甚至由不諳戰事,不懂軍人的縴縴女子擔任,用秀才管丘八,和平時期自無大礙,一旦戰事開啟,戰局難免一塌糊涂了。
修仙之途亦如此。大鳥就覺得,如他要從煉氣開始,不說位列上仙,能結出金丹也是千難萬難。而他踏上仙途,就是從鄱湖之濱,青牛之殤上獲得魂網開始。
有了魂網,有了𤕸逍遙游》,有了江豚、蚣蝮、火兒、小魯、阿嬤等魂體的相伴,他才逐步凝聚出神念、神識、神印,才能在江湖之間,在域外之地為自已和大鳥安保覓得一份生機。
修魂,最關鍵處不僅在于魂體的強大,還要使魂體修出元神,而元神能夠獨立于肉體存在,神游于九天之上。
魂體或元神自然也需要強大的載體。如悟空的七十二變和八戒的三十六變。但不論如何變化,也只是一百零八變。世間萬事萬物,何止千千萬萬。元神也好,魂體也罷,最好的變化方式是附體。如遇到一塊大石,你的魂體就是大石。遇到一座高山,你的魂體就是一座高山。魂體可以是一朵花,一片樹葉,一掬清泉,甚至是隊伍中的一名士兵,士兵頭上戴的鋼盔,士兵衣服上的扣子一一。你的魂體是物體在陽光下的陰影,是一陣拂面的清風,是春天的一點雨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本體要不要?當然是要的。如何在魂體脫離本體時,也即靈魂出竅之時,如何保證本體的生命之火延續,保證本體的安全無虞,也是修魂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鳥知道,自己要在魂修方面出類拔萃,還有艱難曲折的道路要走。但畢竟已邁出了第一步。隨過冬鳥道長在鄱陽湖老爺廟過仙池,是自己第一次靈魂出竅。在金陵秦淮河畔賞心亭下,是第二次。在龍虎山仙女岩下,是第三次。那幾次魂體的游蕩,是外力的影響,不得已而為之。現在就是要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去變。
喜歡潛影請大家收藏︰()潛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