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鳥帶領鳥二和盤龍寨引他上山的小頭目龍行三人趕往蒲北麻粟壩。為了便于趕路,大鳥一行買了一輛二手美式吉普。來往于 和麻粟壩的公路非常簡陋、破爛。好在美式吉普底盤高,顛簸大一點,倒也無甚大礙。
路況太差,有些小溪小河溝只能涉水而過,還有的地方路面破損或被茂密的植被侵佔,鳥二、龍行只得下車砍樹、補路,好在大鳥開車技藝確實非同凡響,才能順利前行。一次過峽谷時,簡易的木橋已腐爛,鳥二和龍行砍了一根長杉木架在峽谷兩端,大鳥開著四輪吉普只有兩輪落在濕木上,另兩只輪子懸空,居然懸空飛渡,穩穩地落在對面的山道上,看得龍行目瞪口呆。
短短七百里的崎嶇山道,居然開了兩天的車才趕到。大鳥腹誹不已。如他一人前往,有五、六個時辰足矣。
車到麻粟壩,已是薄暮時分,稀稀落落的燈火,不長的街道上分布著數十家不同的店鋪,因戰亂的緣故,也大多關門了。
大鳥感應著魂海中于力的氣息,在大街上隨意散步。
龍行指著前方的一片建築說,"那里就是這里最出名的果人大廟。即使現在戰亂,香火仍很旺盛。前面是關帝廟,後面是觀音廟。听說觀音是前任土司從華夏大理請來的,很是靈驗。華夏文化革命時破四舊,這兩個廟都毀掉了。後來果人頭領又重建了這個果人大廟。"
大鳥知道,在蒲甘,果人就是漢人。听了龍行一番介紹,頗有啼笑皆非的感觸。學中文、唱國歌、升國旗,電力和通訊都來自華夏,手機漫游都是移動、聯通,而且信號比國內某些山區更加暢通。連破四舊、砸廟、重建都與華夏同出一轍。哪像是蒲甘的特區,分明是華夏一偏僻小鎮。據說與華夏南鎮相隔僅8公里。
突然,熟悉的梵音在大鳥的魂海中響起。
"嗡嘛呢叭咪�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