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

第2章 王師東渡•中線(桂王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史墨客看歷史 本章︰第2章 王師東渡•中線(桂王篇)

    與唐王朱聿鍵那充滿了侵略性的雷霆之勢不同,桂王朱常瀛的“東征第二軍團”,其出征,更像是一場秩序井然的、武裝到牙齒的“遷徙”。

    山東登州港。

    三萬五千人的大軍,在經歷了最後的檢閱之後,開始有條不紊地登船。桂王的艦隊,不僅有龐大的戰船與運兵船,更有數量驚人的、專門用來運輸糧草、耕牛、鐵犁、乃至書籍與印刷機的後勤補給船。

    在旗艦的船艙之內,朱常瀛並未身著甲冑,而是穿著一身儒雅的王袍,與他麾下的幾位“博士”,圍著一張巨大的海圖,進行著最後的討論。

    “殿下,”一位出身大儒林文正門下的“博士”,沉聲道,“根據情報,我軍的登陸點,朝鮮黃海道海州灣一帶,守備松懈。但海州城,畢竟是黃海道首府,城高牆深,不可小覷。我軍,當以攻心為上。”

    朱常瀛緩緩點頭︰“先生之言,深合我心。戰爭,非一日之功。征服,更非一戰之能。要打,更要治!”

    他早已為這場戰爭,定下了基調——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穩固的統治。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座座城池,更是城池里的人心。

    桂王軍團的登陸,同樣順利。當那龐大的艦隊,出現在海州灣時,當地的朝鮮水師,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選擇了投降。

    但與唐王軍團不同的是,當桂王的大軍,兵臨海州城下時,他們並未立刻展開攻擊。海州城的守將,在巨大的恐懼之下,選擇了緊閉城門,試圖依托城牆,負隅頑抗。

    于是,桂王麾下那支以帝國軍團為模板的大軍,便向朝鮮人,展示了一場教科書般的、充滿了紀律與壓迫感的“圍城”。

    數萬大軍,在城外,安營扎寨,井然有序。工兵營,甚至開始挖掘壕溝,建造營壘,一副準備與海州城,在此地耗上三個月的架勢。

    緊接著,數百名士兵,將數台巨大的活字印刷機,搬到了陣前。桂王麾下的文書官吏們,開始日夜不休地,印刷著數以萬計的、由桂王親筆撰寫的《告海州軍民書》。

    這些用漢、朝兩種文字寫就的告示,被綁在箭矢之上,日夜不停地,射入海州城中。城內的軍心與民心,在這場不見血的“輿論戰”中,開始迅速瓦解。

    圍城第三日,在確認城中人心已亂之後,桂王,才終于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咚!咚!咚!”

    沉重的戰鼓聲,第一次,在海州城外響起。

    數千名帝國軍團步兵,組成了十數個巨大的方陣,他們並未立刻沖鋒,而是以一種令人窒息的、恆定的速度,向前推進。在他們的方陣前方,是數百名士兵,推著數十座高達數丈、包裹著濕牛皮的巨型攻城塔,以及數台由粗壯原木打造的、需要上百人才能驅動的巨型攻城槌。

    “放箭!放箭!打退他們!”

    城牆之上,朝鮮守將聲嘶力竭地吼叫著。稀疏的箭雨和火銃彈丸,從城頭傾瀉而下。

    “舉盾!”

    明軍的指揮官們,發出了冷靜的指令。

    “ !”

    數千面巨大的方形塔盾,被同時舉過頭頂,無縫地連接在一起,瞬間,便形成了一片片密不透風的巨大鐵殼。朝鮮人的箭矢與彈丸,射在這鐵殼之上,除了發出一陣清脆的“叮當”聲,根本無法傷其分毫。這些“鐵烏龜”,便頂著城頭的攻擊,一步一步,堅定地,將那些巨大的攻城器械,推到了護城河邊。

    工兵營的士兵,在盾牆的掩護下,飛速地填平護城河,為攻城塔與攻城槌,鋪平了道路。

    與此同時,在明軍陣線的後方,數千名帝國射手,早已彎弓搭箭。

    “拋射!三輪!放!”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一片由數千支利箭組成的、遮天蔽日的黑色箭雨,拔地而起,以一個精準的拋物線,越過高高的城牆,狠狠地,落入了城內守軍最密集的區域。

    “啊——!!!”

    淒厲的慘叫聲,響徹了整個海州城。那箭雨,一輪接著一輪,精準而又致命,仿佛長了眼楮一般,將城牆之上,任何試圖進行有效抵抗的區域,都徹底覆蓋。

    這種只挨打,不能還手的、充滿了絕望感的攻城方式,成了壓垮海州守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轟!!!”

    就在此時,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傳來!

    是那巨大的攻城槌,在數百名士兵的合力驅動下,一次又一次地,狠狠撞擊著海州那本就不甚堅固的城門!每一次撞擊,都讓整座城牆,都在微微顫抖。

    終于,在連續十數次的撞擊之後,城門,轟然倒塌!

    “軍團!前進!”

    早已等候在城門前的帝國軍團步兵們,收起了頭頂的盾牌,重新組成緊密的攻擊方陣,口中呼著沉重的號子,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向著那洞開的城門口,涌了進去!

    城門之後,是數百名手持長矛的朝鮮督戰隊,他們試圖做最後的抵抗。

    但迎接他們的,是明軍毫不留情的標槍投擲!

    “投!”

    數百支短小而致命的標槍,從軍團步兵的方陣中,呼嘯而出,瞬間便將那本就混亂的督戰隊,撕得粉碎!

    隨即,黑色的鋼鐵洪流,涌入了城內。

    城牆之上,眼看著大勢已去,一部分不願為後金賣命、也早已被那份《告海州軍民書》所動搖的朝鮮軍官,終于爆發了。

    “弟兄們!不能再給這些奸臣當炮灰了!”一名軍官怒吼著,拔刀砍向了還在聲嘶力竭地督戰的主將,“殺了他!開城門!迎王師!”

    嘩變,如同瘟疫般,在城牆之上蔓延開來。

    片刻之後,海州城的數座城門,被從內部,緩緩打開。

    桂王朱常瀛,兵不血刃,最終,還是以一種“和平”的方式,佔領了這座黃海道的首府。

    他進入城市之後,第一道命令,是嚴明軍紀,安撫百姓,將所有嘩變投降的朝鮮軍官,盡數赦免。第二道命令,是開倉放糧,賑濟城中百姓。第三道命令,則是召集城中所有士紳大族,與他們共同商議“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之事。

    他麾下的民政官吏,開始丈量田地,登記戶口;工匠們,則開始幫助當地人,修復在之前戰斗中被損壞的房屋與水利。

    這種“仁義之師”的姿態,與之前後金軍的殘暴,以及唐王軍那充滿了侵略性的威壓,形成了無比鮮明的對比。

    短短十日之內,整個海州,乃至黃海道大部分地區的人心,便迅速安定了下來。當地的百姓與士紳,開始真心實意地,歡迎這支為他們帶來了“秩序”與“富足”的大明王師。

    朱常瀛站在海州城的城樓上,望著城中那漸漸恢復了生機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深思熟慮的微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方便以後閱讀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第2章 王師東渡•中線(桂王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第2章 王師東渡•中線(桂王篇)並對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