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目送二人離去,那雙因連日操勞和算計而略顯血絲的眼眸中,寒芒一閃而逝。清算“八大家”這等抄家滅族的行動,必然會在京師內外掀起滔天巨浪,那些與晉商利益深度捆綁的勛貴朝臣,難保不會有鋌而走險、狗急跳牆之輩。
“皇城禁中,絕不容有絲毫疏漏!” 他心中一定,當即對侍立一旁的掌印太監如曹化淳或王承恩)沉聲吩咐,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傳朕密旨!”
“命曹變蛟即刻統領其麾下新近整編完畢的龍驤軍,並會同虎賁營精銳、以及由沙定山統領的射聲營,從即刻起,全面接管紫禁城內外一應宿衛防務!”
“宮城九門、各處關防要隘,皆由曹變蛟親自重新調度布防!所有原宿衛宮城之禁軍將校,一律听其節制,若有不從或陽奉陰違者,許其先斬後奏!”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聲音愈發冰冷︰“另,前幾日隨駕回京的太醫剛招募)著其即刻起署理太醫院院使之職,總攬宮禁內外所有醫藥及太醫、御藥房人等!”
最後,朱由檢眼中殺機畢現︰“朕有言在先︰以上諸般調度,誰敢從中作梗、抗旨不遵,一律以謀逆論處,直接斬首,絕不姑息!”
他知道,此次清算晉商,利益糾葛之深、牽扯之廣,遠超想象,必須用最信任的力量牢牢掌控中樞, 以防備任何可能發生的肘腋之變!
......
雷霆掃穴、誅殺晉商巨蠹的震蕩尚未完全平息,京師內外依舊暗流涌動。
數日後,清晨,天色陰沉,如同罩上了一層鉛雲。皇極殿內,大朝會如期舉行。
然而,與數日前封賞百官、萬民歡騰的氛圍截然不同,今日朝堂之上的氣氛,從一開始便透著一股令人窒息的沉重與壓抑。 參與朝會的文武百官,臉上不見絲毫喜色,許多人更是面帶憂慮,眉宇緊鎖。敏銳的朝臣們也早已察覺,今日的朝班之中,又少了許多熟悉的面孔——那些在範家一案中被牽扯、尚未公開處置但已被錦衣衛“請去喝茶”的官員,其朝位空空如也,使得本就稀疏的隊列更顯蕭條,也讓整個大殿的氣氛平添了幾分詭異的肅殺。
龍椅之上,朱由檢身著明黃色龍袍,面容沉靜如水,手中那幾份來自西北的、字字泣血的緊急軍情塘報讓他心情沉重。他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垂首肅立的百官,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凝重與憂慮︰
“眾卿,薊州之建奴雖被朕親率大軍擊退,一時不敢再窺視京畿。然則,國事之艱,遠未到可以松懈之時。朕手中這份,是來自山西的八百里加急!”他揚了揚手中的奏報,語氣陡然轉厲,“崇禎三年春以來,流寇高迎祥已率其主力竄入山西境內,沿途裹挾饑民,聲勢日大!如今,他更是糾集了其陝西舊部王自用、張獻忠等數股巨寇,合流號稱‘三十六營’,聚眾已逾二十萬之眾!”
“山西、陝西多處州府縣城被其攻破,地方官軍屢戰屢敗,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情勢已危如累卵!此等內患,已成燎原之勢,若不盡快撲滅,則國本動搖,後果不堪設想!今日早朝,朕要听听諸位愛卿,對此流寇巨患,有何良策可以應對?”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愈發壓抑,落針可聞。戶部尚書畢自嚴率先出列,面帶苦色,聲音干澀︰“陛下,流寇之禍,根源在于天災人禍,百姓無以為生。若要徹底平息,非錢糧不可。然連年征戰,國庫早已空虛見底,去歲遼餉尚有巨額虧空,如今……如今實在難以再額外撥付巨款用于招撫或大規模征剿……”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奈。
緊接著,兵部尚書梁廷棟亦是愁眉不展,躬身奏道︰“陛下,九邊防御建奴已耗盡我大明大半軍力與精銳,各處衛所兵備廢弛,不堪大用。京營雖經整頓,但新募之兵尚需時日操練。若要從邊軍大規模抽調兵馬入內地平叛,則邊防空虛,恐建奴趁機再犯……”
龍椅之下,眾臣見兩位尚書皆面露難色,一時間議論紛紛。有的痛陳地方官吏隱匿災情,有的疾呼民生困苦盜賊蜂起,有的則強調國庫空虛、邊餉尚且不足……然而,你一言我一語,爭來吵去,話題又回到了“缺糧”、“缺兵”這兩個老生常談的死結之上,吵得不可開交,卻無一人能拿出真正行之有效的萬全之策。
朱由檢听著下方這些各執一詞、甚至隱隱有互相攻訐之態的大臣們,眉頭越皺越緊,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強烈的厭煩。 這些飽讀詩書、位列中樞的股肱之臣,平日里個個口若懸河,指點江山,可真到了這等軍國大事、危急存亡的關頭,除了空談誤國、推諉塞責,竟少有能直指核心、提出半分實質性內容的!
他不想再听這些無謂的喧鬧,猛地一抬手,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壓,瞬間讓殿內嘈雜的爭執聲戛然而止。百官心中一凜,皆垂首肅立。
朱由檢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最終定格在班列最前方、身形雖略顯老邁卻依舊挺拔如松的內閣首輔大臣孫承宗身上,沉聲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閣老,對于這愈演愈烈的流寇之禍,你,究竟有何看法?”
孫承宗蒼老的臉上不見波瀾,略一沉吟,便上前一步,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斷然回道︰
“陛下,流寇之禍已成燎原之勢,非重兵猛將不能克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刻欽點一員宿將重臣,授予方面之權,總督數省軍務,專司征剿事宜。”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中武將,繼續道︰“可以九邊的精銳邊軍為骨干,再輔以征發臨近受災省份之衛所兵及鄉勇,合組成一支大軍,雷霆進剿,方能一舉蕩平此獠,以安天下!”
朱由檢听了孫承宗這番老成持重之言,深以為然,略一沉吟,銳利的目光便在階下肅立的文武諸臣臉上緩緩掃過,隨即沉聲問道︰“孫閣老之策,深合朕意。然則,統兵平叛,非同小可,不知眾卿以為,朝中哪位大臣可以擔此重任,為朕分憂,前往鎮壓這股愈演愈烈的流寇?”
此言一出,殿中諸人皆屏息凝神。其實,在朱由檢的心中,早已有一個最為合適的人選——那便是既有方面之才,又忠勇無雙,且剛在薊州大戰中證明了自己統兵能力之人。
果不其然,他話音未落,班列之中,新晉受封“宣武伯”、加太子太保餃的盧象升已然排眾而出, 他上前一步,對著御座方向一揖到底,隨即抬起那張素來剛毅果決的面龐,聲音鏗鏘如金石相擊,擲地有聲地說道︰“陛下!流寇荼毒生靈,禍亂國家,臣食君之祿,理當為君分憂!臣盧象升不才,願請此軍令!提兵前往,與諸路將士同心戮力,不破流寇,誓不回京,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好!好一個‘不破流寇,誓不回京’!” 朱由檢見狀,龍顏大悅,先前因流寇而起的沉郁之氣也仿佛被盧象升這番豪言壯語沖淡了不少。他當即不再猶豫,朗聲決斷︰
“朕便如卿所願!即刻任命盧象升為欽差總督五省軍務大臣,總理征討、安撫流寇一應事宜,節制山西、陝西、河南、湖廣、四川等處所有兵馬,便宜行事!望愛卿早日蕩平寇患,凱旋回朝!”
喜歡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請大家收藏︰()騎砍︰崇禎開局召喚三百可汗衛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