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

第75章 送別和來信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黑千羽 本章︰第75章 送別和來信2

    “打擊豪強,公平商市,一視同仁,修橋補路。”

    听王安說完,諸葛亮面色一滯,心中想著,這王安是不是和豪強杠上了,走到哪里都是要和當地的豪強斗一斗。

    可若不是這樣,卻又如何能夠打開局面?

    難怪這王安說,要帶一支人馬南下,怕是心中早就打算這般做了。

    “守義,水利萬物而不爭,凡事當順勢而為,若強行行勢,恐怕會激起更大的反彈。”

    諸葛亮輕搖羽扇,隨手拿過幾個杯子,放在桌案之上。

    “南中豪強盤踞多年,根深蒂固,急切間難以鏟除,強行行事,怕是會深變亂。你可想好如何做了麼?”

    “軍師放心,這豪強所恃者,土地、人口、錢糧三者,南中豪強則還有一股外力,這些年來,南中產出,還有那些人口奴隸從何而來?不過是南中豪強對附近的部落,實行拉一派,打一派罷了。

    各家又有各自相熟的部落,甚至可以說,他們本就是相互之間結盟,而後挑動部落相互攻伐,這南中的兵器才有出路,而那些奴隸和人口,便是回報。”

    販賣人口,自古就有,不過好在現在只要這些人的勞動力還有生育力罷了,不像後世,雖然號稱文明,但文明的外衣之下,卻是更為隱秘和殘忍的掠奪。

    “那守義如何做?若是這三點不解決,老夫可是不會派人前來的。”

    糜竺雖然覺得王安不錯,背後的大腿也足夠粗,可眼下派人前去南中之地,實在是太過冒險了。

    “建寧雍氏、永昌呂氏、朱氏,三家盤踞南中多年,又多和南中部族交好,可謂一呼百應,隨便便能召集數千人馬,你帶著一營人馬南下,怕是多此一舉。”

    諸葛亮也說道,他與法正參詳過,如今的南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慢慢分化瓦解,這才是最上策。

    帶兵進入,只會讓他們引起警覺。

    王安听諸葛亮這般說,心中明白,可一想到自己的安危,還是堅持。

    “兩千人,防守有余,進攻不足,他們雖然心有忌憚,可還不會這般作吧。”

    諸葛亮聞言,又思索一番,最後才點點頭。

    王安又轉向了糜竺。

    “將軍,若是三者全部達成,那前往南中的人可就不少了,不如這樣,待我打通商路之後,將軍便派人進入,如何?畢竟這機會,先到先得。”

    糜竺還在思索,諸葛亮立刻明白過來。

    “既然如此,亮在成都拭目以待。”

    糜竺見諸葛亮這般說,還有些迷惑,諸葛亮見狀,便說道。

    “子仲,還當早早派人進入南中才是,若是稍稍拖延,被他人知道了消息,可就失了這次機會了。”

    糜竺見諸葛亮如此,想著諸葛亮既然都這般說了,便點頭答應。

    “好,若是守義能夠打通商路,我便派人進入南中。”

    接下來,王安又將利用蜀錦綁定如今成都的值百大錢綁定,炒作生絲的方法簡單說了一遍。

    糜竺本就是商賈出身,這低買高賣,炒作之事本就熟悉,就是如何與蜀錦綁定之事,問得詳細。

    “不想還有這蜀錦還有這等妙用。”

    糜竺感慨的說道,諸葛亮則在邊上說道。

    “若非這蜀錦,唯蜀中能生產,且工藝紛繁復雜,亮還不敢如此答應。”

    三人又商議了一番,王安這才起身告辭。

    這才回到府中,便有下人遞過來一封書信,王安一看信件,卻有些好奇,這魏延這時候給自己送來書信,到底是什麼意思。

    匆匆回到書房,姬平見狀,立刻讓人去將泡好的茶端來,自己則是侍立在門外。

    王安坐下,待這下人退下去,這才打開信件看了起來。

    守義︰

    一別數月,漢中風雲,殊非舊觀。每憶往昔與公取漢中,開均田,日議均田安民之策,夜籌強兵北伐之謀,隴畝得復生機,倉廩漸有實粟,軍民香菇,皆有望于太平。此皆公運籌帷幄,澤被黎元之偉業也!延雖武夫,亦深佩公之宏圖遠慮。今不能復與公共襄盛舉,實乃此生大憾!

    然痛心疾首者,非為離別。楊儀自到漢中,竊均田良法以自居,但知橫征暴斂,如餓鴟攫食!府庫之征,倍于往昔;民力之竭,甚于戰時。耕者失其田,疲卒難得養,漢中瘡痍未復,何堪此酷吏盤剝?

    尤可恨者,竟與彼等殘喘苟存、元氣大傷之地方豪右暗通款曲,蛇鼠一窩,共謀私利!坐視甚或縱容彼輩巧取豪奪,侵吞民田,其間又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阡陌之間,強買者有之,偽契霸佔者有之!膏腴之地,盡入豪強囊囊;貧弱之戶,頓失立足之所!公之心血“均田”,名存實亡,行將崩壞矣!

    更兼已釀人命,天理難容!聞有老農,田產被奪,含冤莫白,觸柱而亡;亦有孤孀,失其薄田,生計斷絕,投繯自盡!血淚斑斑,皆因儀輩貪酷及豪強之暴虐所致。漢中父老,昔日頌公之德,今則畏儀如虎,怨聲載道,道路以目。此情此景,思公在時,能不令人椎心泣血,扼腕長嘆......

    王安看著這封書信,卻有些不敢相信,這魏延雖然在自己面前平和相待,可對待其他人,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他自恃身份乃是元老,又是劉備的部曲出身,身份雖比不得關張趙等人,卻也頗為特殊,又兼在取益州,攻漢中之際屢立功勞,在軍中行事,頗為跋扈。

    這均田之事,諸葛亮既然選擇了讓楊儀前往,必然是有所考量,這征調糧草,聚合力量本就是楊儀的職責。自己先前在漢中一番打砸,正好給了楊儀去收拾建功的機會,收攏漢中士民之心。

    可這楊儀真的是如此麼?

    王安不在漢中,對許多的事情也不了解,但魏延能這般送信到自己這邊,也一樣能夠送信到劉備、到諸葛亮處。

    這文末希望自己能夠再回漢中,又怎麼可能?

    想著這事如今不是自己能夠摻和的,也不是自己應該摻和的,王安收拾了書信,又招呼了姬平,準備前往漢中王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方便以後閱讀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第75章 送別和來信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第75章 送別和來信2並對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