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

第32章 沿途的客人3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黑千羽 本章︰第32章 沿途的客人3

    “萬萬不可如此,若真這般做了,不說孝直和孔明,怕是大王等人,也會為難,如今大王才登王位,若是鬧出這般大事情,那天下人如何看大王?”

    張松想不到,王安居然會如此剛烈,立刻便開口勸說。

    “此事自有大王定奪,守義身負大才,又怎能如此輕易毀傷自己?需知玉不與瓦斗,守義如今年未滿三十,還有大好前程,如何便能自暴自棄?”

    哎,若不是當初欠了龐統的老大人情,自己又何必趟這趟渾水?

    “憑他們這些人,我還未放在眼里。不瞞永年兄,我此番回來,便是要和他們爭一爭,辯一辯,且看看到底誰對誰錯!”

    張松見王安不再喊打喊殺,心中略微放心,但是對王安如此執著,又有些頭疼,更是對王安的前途,自家的前途有些擔心。

    自家也是蜀中大族,若是這把刀朝著自己揮下來,那自己又該如何面對族人?

    罷罷罷,終究是被法孝直給坑了。

    “依我之見,守義此番回去,什麼也別說,什麼也別做,靜候大王裁決,如何?守義大才,大王舍不得殺你,更會重用你。”

    “那我不是做縮頭烏龜?”

    “不過是暫避鋒芒罷了,又何必如此擔心?如今政務皆由孔明主持,守義難不成還會擔心,這漢中之策會有反復?若是大王另派人員,而後將守義先前作為全部推翻,那豈不是朝秦暮楚?那又讓百姓何去何從?”

    張松見王安如此,想到他可能是擔心原本在漢中做的事情被推翻,便出言勸說。

    王安听張松這般說,心中才大定。

    “若不是永年兄,差點犯下大錯。”

    “唉,守義本就有大才,如今不過是當局者迷罷了,何況此番前來,孝直還有其他話要我帶給你。”

    張松摸了摸自己稀疏的胡須,也不再焦急。

    “還請永年兄直言。”

    “孝直以為,眼下最好的辦法便是由大王奪了守義的官職,”

    張松見王安還要再說,立刻揮手阻止。

    “且勿著急,以你一人罷官,換取漢中均田策施行,不知可願意?”

    這話問的王安一滯,而後瞬間就明白過來。

    “漢中均田關乎北伐,如今才剛剛開始,至少需要三年,不兩年才能見效,後續更還有一系列措施,若是就此中斷,我心中實在不甘。”

    一股不屈的烈火,在王安的心中越燒越烈,似乎要從眼中噴出。

    “事情自然還未到那一步,不過卻不得不防。”

    張松自然是寬慰王安一番,如今他已經是不可能再從軍師府出來做漢中太守,即便是真要出來,也是要都督一方。

    “多謝永年相告。”

    王安起身對著張松拜謝,張松自然是不會這麼受了的。

    等到送完了張松,王安看了一眼麾下的眾人,只覺得若是這次將何芝也帶過來便好了,至少遇到了這等事情,還可以商量一二。

    看著幾人灼灼的目光,王安又不能在面上顯現。

    “不必擔憂,諸位且記住,咱們此次回成都,是為了我和關家三小姐完婚,漢中所有的政策,都是符合大王仁德要求的。

    若真到了那一步,漢中還有文長在,還有仲平、李義他們在,你們所得到的一切,除了大王,誰也不能推翻。”

    “先生何必小視我等?我等追隨先生,是因為先生值得追隨,些許身外之物,今日他們拿走了,來日也要讓他們吐出來。”

    熊大是個急性子,對這些事情壓根就忍不了,見王安如此說,立刻便說道。

    “先生,不必憂慮,就算不去漢中又如何?大不了我請先生去宕渠。”

    王平也知道,此刻必須表態。

    “先生,我等眾志成城,些許坎坷,又算得了什麼?何況長史大人也說了,事情還未到那一步。”

    姬平久隨王安,自然知道的更多些,其余等曲軍侯、百夫長等人,也紛紛表示。

    王安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得熱淚盈眶。

    “好,便讓我們一起攜手,助大王光復漢室。”

    其實,他很想說︰我有你們在,有什麼好怕的。

    眾人各懷心思的睡下,王安卻徹夜難眠。

    第二日一早,王安便早早起來,趁著士卒整理裝備的空擋,做了一番鍛煉。

    “看守義如此模樣,我便放心了。”

    張松過來,見到王安的狀態,心中不由得點點頭。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道我怕了,這事情就不會過來了麼?”

    王安自信的說道。

    “如此也好,此番你我一同南下,這路上也可以好生盤桓盤桓。”

    張松卻突兀的說道。

    “永年不是要運送糧草前往漢中麼?需知軍師最重法紀,你這......”

    王安有些遲疑的說道。

    “區區運送糧草軍資,派一小校就能完成,何必勞動我這軍師府的長史?還不是為了你,這才辛勞我這一番。”

    張松老神在在的說道。

    “多謝永年兄,多謝孝直兄。”

    “難道你就這麼這麼謝麼?總得來點實際的,我可是听軍師說過了,這一路上若沒有美食相伴,我可是不依。”

    “只要永年兄看得上便好。”

    一行人馬,離開了這座寨子後,繼續南下,不過隊伍中多了一個張松,王安也借著這個機會,和張松多多接觸,多多了解。

    王安的許多奇思妙想,還有為政的想法,對張松多有啟發,也不得不佩服,王安如此年輕便能夠得到重用,是劉備的識人之明。

    “所以,這漢中便是守義你的試點?可若是限制土地兼並,那這些人多出來的錢財又將去向何處?而且我看你這套想法,和秦制有些相似。”

    “是,也不是,秦依軍功爵分配土地,可並沒有解決多出來的財富如何運轉,若是不能抑制土地兼並,一兩百年後,百姓無所依便會成為流民,到時候又會埋下亂世禍根。

    我這些想法,還比較粗糙,永年你博聞強識,還望能夠助我一起完善。”

    其實王安也沒有想好,這多出來的財富,應該流向何方,但是他卻明白,最不能要的,便是壟斷和官商勾結。

    可這能禁絕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方便以後閱讀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第32章 沿途的客人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第32章 沿途的客人3並對身穿漢末,助劉備三興漢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