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院子里那口碎了的水缸。
碎裂的陶片跟天女散花一樣,迸射得滿地都是,走兩步踩在碎片上,咯咯作響。
靠門的牆上,還有兩個清晰的彈孔印。
這也是張侗的說法不靠譜的地方。
那個民兵伸著脖子,往院子里張望了一番,意味深長說道︰“張老四,你該不會和那個甦聯專家打了一架吧,這架勢看起來不像是好言相勸吶。”
“呵呵,甦聯人看不起人,搞不好我真揍了他一頓呢?”
張侗打了個哈哈。
他知道沒有跟這個民兵解釋的必要,這件事的處理人多半是田國慶。
到時候,跟田國慶解釋一下就行。
果然不出張侗所料。
他剛回屋沒一會兒,那個跑去匯報情況的民兵也回來了,對著守在門口的民兵招呼道︰“走吧,咱們不用守著了。”
“什麼?”
守在門口的民兵愣了一下,問道︰“怎麼不守了,村支書知道情況嗎?”
“村支書說了,人只要沒事,回來了就行,走吧走吧。”
張侗站到了門口。
兩個民兵深深地看了眼張侗,然後背著槍離開了。
張侗撇了撇嘴,心說這新來的村支書,多半是受了田國慶的指示,才就此揭過了這件事。
不然的話,絕不會這麼輕松,被調查都是有可能的。
看樣子,朝堂有人果然好辦事。
張侗轉頭看了一圈屋子里,基本沒什麼問題,東西早就搬進了縣城,這間房子,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值得留念的地方了。
以後在山上打獵,下山以後,這屋子也就用來當做臨時歇腳的地方。
去看看劉萬全的情況吧。
張侗琢磨著,昨晚下山以後,就和劉萬全分道揚鑣了,今天回來,正好去找劉萬全。
于是張侗出了門,徑直朝劉萬全家里走去。
他其實也不清楚劉萬全在不在家,畢竟劉萬全說了要去鎮上補充子彈,還要再去李家坳找三哥張衛星。
來到劉安全家時,發現大門緊閉,果然人不在家。
張侗見狀,看了眼天色,見已經中午了,于是調頭朝大哥家走去,準備和大哥一起去搞點飯吃。
至于吃什麼,張侗也沒主意,畢竟兩人空手回來,家里也沒有米面什麼的。
搞不好今天還得餓著肚子上山一趟,去山上尋找點吃的。
這麼想著,張侗來到大哥家,結果發現大哥也不在,不知道去哪了。
張侗那個郁悶啊。
忽然有種自己不知道接下來該干嘛的感覺。
好在沒多久,正在大哥的院子外徘徊的張侗,忽然看到大哥焦急地朝著自己跑來。
而大哥跑來的方向,好像是張侗的家。
張侗看著跑到自己面前的大哥,疑惑地問道︰“大哥,你去哪兒了?”
“去找你了!”
張建國神色有些激動,指著張衛星家的方向,說道︰“老四,我剛剛去了一趟老三的家,發現老三家門口的地被打掃過……”
“我心想老三該不會回來了吧?可老三的門是關著的,于是我去敲門。”
張侗一听,立馬追問道︰“然後呢?”
“然後沒人回應。”
張建國搖頭道︰“不過等了一會兒,有路過的人看到我,猜到我在找老三,就告訴我,說老三前天回來過!”
“真的?”
張侗一听,心中忽然開心起來。
三哥前天回來過,就證明三哥人是沒事的。
不過這也真是不巧。
前天的時候,張侗還在山上,昨天才下的山,正好和三哥沒踫上面。
于是張侗繼續追問道︰“那三哥現在人呢,不會又走了吧?”
“是啊!”
張建國捶足頓胸道︰“我听說老三回來了沒一會兒,打掃完了家里的衛生就又走了,別人問他去哪兒了,他也不回答,直接出了村口。”
“是不是又是朝李家坳去的?”
張侗眼楮微微眯起。
張建國嘆氣道︰“听人說,是這麼一回事。”
現在情況一目了然了。
張侗越發相信,三哥肯定是去了馬秀蓮家里。
只是上一次去李家坳,張侗並沒有發現三哥出現在馬秀蓮家中,至于三哥去了哪里,一直是個謎。
“大哥,咱們現在就去李家坳,看能不能找到三哥!”
沒辦法,上回沒功夫也沒時間。
這回張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在李家坳把三哥找到。
大哥張建國也沒任何意見,跟打了雞血似的,忙不迭點頭道︰“走,咱們現在就走!”
于是二人也顧不上吃飯,正晌午的時候,匆匆出了村子,往李家坳趕去。
等來到李家坳,已經過去了快一個小時。
大中午的,外面人少,村民們基本都在家里吃飯休息。
兩人來到村里,張侗特意路過了彭仁義的家,發現彭仁義家中仍然大門緊閉。
他心生好奇,心想彭仁義上次被楊三娃救走以後,莫非仍然沒有回家?
于是張侗抽個空,來到彭仁義家的院門前,透過門縫朝里面張望,發現里面空空蕩蕩的,沒有人出現過的痕跡。
就在這時,不遠處一個院子里走出個村民,看到張侗趴在門縫上張望。
于是那個村民站在遠處吆喝道︰“喂,你是誰,干什麼的?”
張侗聞言,讓大哥張建國留在原地,他則轉身笑呵呵朝著那個村民走過去。
“同志,打听一下,這家主人是不是不在家啊?”
張侗來到那個村民面前,指著彭仁義的家詢問了起來。
听到張侗來找彭仁義,那個村民頓時一臉警惕地盯著張侗,問道︰“你是誰啊,你來找那個彭仁義干什麼?”
張侗眼珠一轉,想到了第一次和三哥來的時候,賣了兩只野雞給彭仁義的事。
于是借口說道︰“我听說彭仁義要收山貨,所以想來找他賣山貨。”
未曾想,听到張侗的話後,那個村民冷笑了一聲。
“收山貨?你人都到這里了,還搞得那麼神神秘秘干什麼?”
“周圍人誰不知道,來找彭仁義的,不都是打著收山貨的幌子,實際上想跟著彭仁義上山嗎?”
那村民戲謔地盯著張侗,仿佛將張侗看穿了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