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盛夏,蟬鳴撕扯著午後的寧靜。
李琦推開那扇熟悉的朱漆大門,踏進四合院時,一股混合著海棠花香和舊日時光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101novel.com04年的京都,一座正在劇烈膨脹的都市,推土機和起重機日夜不休,但這里,灰牆青瓦之下,時間仿佛被刻意滯留。
他深吸一口氣,塵埃與記憶涌入肺腑。
有些不真實。
一切像一場光怪陸離的夢。
就在七十二小時前,他還在香江。
那片濕熱的土地,三十五度的氣溫被百分之九十的濕度發酵成巨大的蒸籠,西裝革履裹在身上,像一層永遠脫不掉的濕皮。
而此刻,他站在自己院子的棗樹下,陽光透過層疊的葉片,碎金般灑在青磚上,燥熱被隔絕在外,一種北方獨有的、爽利的熱。
這種感覺,南方人是體會不到的。
屋內,空調低聲嗡鳴。
這年頭的國產空調,制冷已足夠猛烈,但除濕?還沒那麼精細。
不過在北地,這也並非必需。他癱進客廳那張寬大的舊沙發,骨頭縫里的疲憊終于絲絲縷縷地滲出來。
朦朧睡去,不知幾時。
身側床墊微微一陷,一種極細微的失衡感,卻足以將他從淺眠中驚醒。
演藝圈浮沉多年養成的警覺,早已刻進本能。
睜開眼,逆著光,一個窈窕的身影坐在床沿。
是鵑子。
“啥時候回來的?”
她聲音輕輕的,帶著一點剛睡醒的沙啞,或者說,是久別重逢時那種刻意放輕的試探。
“今天早上。”他揉了揉眉心,睡意褪去,現實的輪廓逐漸清晰。
原本心里那點漂泊無依的空洞,瞬間被填實了些。
“這回回來待多長時間?”她轉過身,眼眸在略顯昏暗的光線里顯得格外亮,像含著一汪水。
“還不知道呢,”他實話實說,撐著手臂坐起身,“這回回來要商量一部戲。”
“商量一部戲?”鵑子眼楮眨了眨,那弧度長得過分的睫毛像蝶翼般撲閃。
不靈不靈,李琦腦海里莫名跳出這個後來才會流行的形容詞。
此刻的她,帶著一種這個時代女演員獨有的天真與嬌憨,毫不設防,“啥意思?你自己公司的戲,還要跟誰商量去?你的意思是…”
“沒錯,”李琦嘆了口氣,這口氣嘆得有些沉,像是要把積壓在胸口的某種重量呼出去,“就是你想的那種,需要跟上面、跟方方面面商量的大場面戲。”
他不得不起身,拖鞋在地板上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時代的浪潮推著他往前走,有些事,躲不開,也沒想躲。
“對了,”鵑子也跟著站起來,像是想起什麼,腳步輕快地走向廚房,“前幾天你爸媽來過了,給咱們帶了許多好吃的。”
她拉開銀色雙開門冰箱的剎那,自己先倒抽了一口冷氣,“ ~”
李琦踱過去,只見冷藏室內被塞得密不透風。真空袋裝的醬牛肉、飯盒分裝的四喜烤麩、熬好的豬油、洗干淨的薺菜、灌好的香腸……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還有!”鵑子像是展示什麼了不起的寶藏,又彎腰打開下面的冷凍冰櫃。果然,里面同樣毫無空隙,凍魚、凍肉、包好的餃子餛飩、甚至還有幾個裹得嚴嚴實實不知內容的塑料袋,將狹小的空間擠壓得滿滿當當。
李琦忍不住抬手拍了自己腦門一下,哭笑不得,心底卻涌起一股極其復雜的暖流。
親父母。
絕對是親生的。
他記憶的閘門被猛地沖開。
童年時代,物質雖已不似父輩那般匱乏,但那種深植于基因的“短缺恐懼”並未消散。
父母那一代人,是從什麼樣的歲月里 過來的?三年自然災害的陰影,計劃經濟時代的票據,讓“囤積”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本能安全策略。
白菜、土豆、海帶、帶魚…一買便是幾十斤,陽台上、地窖里,總是堆得滿滿當當。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抵御外部世界一切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種恐慌,並非源于饑餓,而是一種對“匱乏”本身的集體創傷後應激。哪怕到了新世紀,物質極大豐富,超市二十四小時營業,這種心理慣性依然強大到可怕。
別說現在是101novel.com04年,就算再過二十年,社交媒體時代,不也照樣有聞風而動的大爺大媽們瘋狂搶鹽、搶白菜?即便家里的冰箱還塞著可能凍了兩年的西蘭花和不知何時放入的凍肉。
他們從未計算過,長期開啟冰櫃所耗費的電費,或許早已超過了那些凍肉本身的價值。
這是一種情感計算,而非經濟核算。
寧願將豐盈制成預制菜塞進冷櫃,也決不允許那方象征著“儲備”的空間空著。
或許,西唄的那個“老賈”,之所以能把饅頭賣出天價,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種心理?!
畢竟一個饅頭 21 塊,101novel.com 塊錢要交電費。
李琦的思維不由得發散開去,帶著一絲行業頂層審視市場心理的冷冽趣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無奈地搖頭失笑,拿起桌上那部摩托羅拉翻蓋手機,熟練地按下一個號碼。
“老孔,”電話接通,他直接吩咐,“你叫上王保強、黃建鑫……”話說一半,猛地剎住。
電話那頭只有輕微的電流聲。他想起來,王保強那股愣頭青的狠勁,黃建鑫那學院派的較真,都被他一股腦塞去米國進修了。
此刻,他們大概正在洛山基的片場或扭腰的劇院里摸爬滾打。
“算了,他們不在國內。”他語氣頓了頓,“你另外找幾個靠譜的人,開車來我院里一趟,把冰箱冰櫃這些東西,全都拉到公司去,給大伙分分。”
電話那頭的孔陽立刻心領神會,聲音帶著笑意“伯母又來送溫暖了?”
“啊,”李琦應了一聲,“還是老規矩。你留下三成,剩下的帶走,給公司的員工們都分分,都嘗嘗我爸的手藝。”
“琦哥兒,不是我說你,”孔陽在那邊咂嘴,“伯父這手藝真是沒得挑,醬那牛肉,絕了!換成我,天天有這口福,能樂死。”
“別貧了,”李琦笑罵,“我也得能吃得完不是?”
“那倒也是!”孔陽哈哈一笑,掛了電話。
不到半小時,門外就響起了汽車喇叭聲。不是小轎車,是輛能拉貨的金杯面包。可見李老爺子這回的手筆之大。
…
下午兩點,“璀璨娛樂”公司的內部食堂正是人聲鼎沸的時候。
免費午餐是李琦定下的規矩,四菜一湯,兩葷兩素,有水果有點心,水準堪比外面不錯的餐館。這在整個行業里都是頭一份。幾個員工圍坐一桌,邊吃邊聊。
“嘖,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以前我在華誼那邊,別說平時了,年終福利能發個購物卡都得謝天謝地,哪見過這陣勢。”
一個戴眼鏡的後期人員感慨。
“誰說不是呢!咱們公司在京都現在也算這個了吧?”另一個宣傳口的女孩豎起大拇指,“北影廠牛吧?老牌國營大廠,福利跟咱們一比,差遠了!”
“你們誰見過李總他老爸沒?”一個年輕些的實習生好奇地問。
“沒呢,听說是個隱世高人,特級廚師!”
“真的啊?怪不得李總這麼大方,天天請我們吃好的。你說,這以後誰要是能嫁給李總,豈不是天天吃國宴?真是祖墳上冒青煙…”
“噓——!小聲點,李總來了!”
竊竊私語聲瞬間消失,只剩下餐具踫撞的輕微聲響和咀嚼聲。
李琦端著餐盤,目光在食堂里掃了一圈,看到了角落里的孔陽,便徑直走過去坐下。
飯菜很簡單,他吃得也快,邊吃邊和孔陽低聲交談。
“內地這邊最近風聲有點緊,古裝戲扎堆,上面好像有點意見,下一步的立項可能得更謹慎點。”孔陽壓低聲音。
“嗯,跟我想的差不多。所以得做點不一樣的。”李琦扒拉著飯,“光靠市場嗅覺不夠了,得抬頭看路。”
飯還沒吃完,放在桌面的手機就嗡嗡震動起來。
李琦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神色稍肅,拿起手機走到食堂外的走廊。
“林老,我這回來還沒滿二十四小時呢,您又有什麼重要指示?”他語氣恭敬里帶著熟稔的隨意。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中氣十足、略帶沙啞的聲音“誰讓你小子總是能折騰出大動靜呢?你那《決戰中途島》在北美不是成績好得嚇人嗎?听說在本子也鬧得厲害,都快打破好萊塢戰爭片的記錄了!這邊很多人都關注著呢,那個…你抓緊時間,寫個詳細報告送上來,領導點名要看。”
“領導?”李琦眉頭微動。
“你懂的。”
對方語氣里多了點意味深長。
“哦,明白了。”李琦心領神會,“明天一早,報告就送到您桌上。”
…
整個下午,李琦沒干別的,泡了杯濃茶,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
電腦屏幕上是復雜的財務報表和股權結構圖。
他斟酌詞句,鍵盤敲擊聲持續了數小時。
報告完成後,他直接讓司機送往廣電。
林和泰作為主管部門的領導,也是他的直屬對接人,自然需要先過目。
林老的辦公室門關著。
秘書示意李琦直接進去。
紅木辦公桌後,林和泰戴著老花鏡,正逐字逐句地看著剛送來的報告。
室內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李琦安靜地坐在對面沙發上。
忽然,林和泰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揚起,越揚越高,猛地,他抬手重重一拍大腿!
“好小子!”
這一聲吼,中氣十足,嚇了李琦一跳。
“好啊!這回不僅是文化攻島,你這是直接給我來了個文化攻美!直搗黃龍!好,好,好呀…哈哈哈…哈哈哈…”
他竟控制不住地大笑起來,笑聲洪亮,穿透了厚重的木門,回蕩在寂靜的機關走廊里。
那笑聲不是連續的,而是一股一股的,听得人有點發毛。
走廊里,相鄰幾間辦公室的門被悄悄打開一條縫,幾張驚疑不定的臉探出來,互相用眼神詢問著。
分辨了半天,終于確定那“可怕”的笑聲源自林副主任的房間,一個個又面色古怪地、悻悻地縮回頭,輕輕把門關上,假裝一切從未發生。
辦公室內,林和泰兀自樂個不停,隔一會兒就忍不住又笑幾聲……
喜歡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