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港島中環的“文華東方”宴會廳內,水晶燈流轉著鎏金般的光澤,空氣里彌漫著雪茄的微焦與香檳的清甜。
這是一個屬于李琦的慶功夜。
但對于廳內許多香江影人而言,這夜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盞燈塔,照亮了一條他們從未設想過的航路。
“麥導,這次很不錯。”李琦舉杯向麥兆灰致意,唇角笑意溫潤。
麥兆灰幾乎是即刻起身,手中酒杯微傾,臉上煥發著被認可的榮光。
“謝謝李總!”他聲音洪亮,帶著港人特有的快節奏,“與李總比差遠了!您不僅在香江,在米國市場,也將他們打的服服帖帖的,這才是真的厲害!”這番話他說的流暢無比,既是奉承,也是在場許多人的心聲。
曾幾何時,好萊塢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夢工廠,是文化輸出的終極聖殿。
如今,身邊竟真有人能破門而入,且並非以屈就迎合之態,而是帶著《越獄》、《絕命毒師》這般硬核作品,在別人的主場殺伐果斷,這帶來的震撼是顛覆性的。
“《越獄》、《絕命毒師》不僅在米國,在香江也殺瘋了。”一旁徐�wψ挪寤暗饋 br />
“是啊,李總在好萊塢這麼能打,大家都盼著您把我們給帶去好萊塢呢!”又一人附和道,語氣半是玩笑,半是赤裸裸的渴望。
話音落下,周遭響起一陣心照不宣的笑聲與附和。
這“虛榮的贊美”背後,是歷經港片黃金時代落幕後的迷茫,是對97後市場變遷的焦慮,更是對李琦一手開闢的這條新航路的急切向往。他們仿佛看到,李琦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能帶領他們穿越迷霧的船長。
李琦含笑擺擺手,姿態謙遜,正要開口,一陣低沉而有力的汽車引擎聲由遠及近,精準地切入廳內的喧囂,
鐘甄濤即刻上前半步,低聲提醒“先生,銀都的宋總來了。”
他的聲音壓得很低,足以讓李琦听清,卻不驚動四周正酣的談興。
李琦眸光微動,點頭“好,我去迎接一下。”
他並未假手他人,而是親自起身迎向門口。
來的不僅是銀都機構的宋代,緊隨其後的,還有華潤、華旅、以及最為關鍵的華心社等駐港機構的主要負責人。
這個陣容,已遠超尋常的業務往來範疇。他不可能,也絕不會安然坐在主位,等待這群人魚貫而入。
尤其是在華心社的代表面前——這家機構的筆墨,分量非同小可,一字一句都可能直達天听。
做的太過分,恐怕連林和泰,都需費心替他周旋解釋。
“歡迎、歡迎!”李琦朗聲笑道,主動伸出雙手。
“哎呦,李總,您這次可以替我們所有人都爭臉咯!”華潤分社的負責人率先上前,緊緊握住李琦的手,用力晃了晃。他語調激昂,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光彩。
另一位身著中山裝、氣質更為內斂的中年男子——銀都的宋代,則言簡意賅“李琦同志,干的漂亮!”
與周遭沉浸在娛樂業輝煌戰績的歡騰不同,宋代眼底有一份更深層的了然與贊賞。
香江演藝界或許只看到票房與收視的狂飆,但他所代表的機構卻清楚,《越獄》、《絕命毒師》在北美引發的文化現象,其意義遠不止于商業成功,更關乎話語權的爭奪、形象的重塑與軟實力的無聲彰顯。
這其中,或許還蘊含著對某些島內輿論態勢的巧妙破局。
李琦心領神會,面上笑容不減“好久不見,快,里面請。”
宋代步入華廳,目光掃過場內諸多熟悉的香江面孔,微笑道“借您的光,能看到香江這麼多的明星齊聚一堂。”
李琦笑著連連擺手,語氣顯得頗為隨意“我本來都沒想搞這一出的,大家攛掇,酒店都包好了,索性就熱鬧熱鬧,趁這機會,我也正好總結一下「璀璨娛樂」在米國第一階段的工作,向大家做個匯報。”
他刻意將“慶功”淡化為“總結匯報”,姿態放得極低。
“那感情好!”
宋代和華心社的負責人頷首,笑容更深。
這年輕人,很穩嘛!
…
待到所有重要賓客悉數落座,宴會廳內的喧嘩漸漸平息下來,一種期待與莊重並存的氣氛悄然凝聚。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主位上的李琦。
作為李琦的得力助手,孫麗已經長期駐扎香江,已經成了香江的核心人物之一,此刻適時地將一支無線話筒遞到他手中。
她動作利落,眼神未曾交匯,滿是默契。
李琦站起身,目光沉穩地環視全場。
他看到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其中有叱 風雲的影壇大佬,有正值盛年的巨星,也有渴望機遇的新銳導演。
他們的眼神復雜,交織著羨慕、期盼、審視,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彷徨。
“首先,”他的聲音通過話筒清晰傳遍大廳,平和而有力,“看到有這麼多的同志、朋友來參加今晚的聚會,隊伍越來越壯大,我心里,很高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稍作停頓,讓開場白沉澱下去。
“報紙上,都在說《絕命毒師》在米國創造了多少記錄,收視率有多高,拿了多少獎。這些成績,確實值得高興。”
他話鋒微轉,“但我覺得,比起這些數字,有一點的意義或許更大——《越獄》、《絕命毒師》,是由我們華夏的公司主要投資、由我們的團隊主導開發劇本、並且,有我們華夏的演員深度參與的一部電視劇…我們是用自己的頭腦和方式,在北美的主流市場,站穩了腳跟,發出了聲音。”
台下寂靜無聲,許多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背脊。
“毫不夸張地說。”李琦的語氣帶上了一絲舉重若輕的篤定,“摸清了脈絡,米國電視工業的那一套流程化生產,一年鼓搗出幾部收視率不錯的劇,並非不可能。”
“賺錢,當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他加重了語氣,“但另一方面,我們更要思考如何通過成功的作品,持續地提升我們華語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名氣和地位,贏得應有的尊重。”
他的目光掠過麥兆灰,掠過在場每一位香江電影人,“內地的一部分同行,已經先一步組團,前往好萊塢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和項目對接。接下來,我希望,也能為我們香江優秀的導演、演員、以及頂尖的幕後制作班底,創造更多機會,一起去更大的舞台發展。
目前,《越獄》《絕命毒師》算是開了一個好頭,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希望,未來大家能夠更強地團結起來,優勢互補,齊心協力——”
他手臂一揮,做出一個囊括的手勢“把我們共同的蛋糕,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嘩嘩嘩!!!”
短暫的靜默後,雷鳴般的掌聲驟然爆發,持久而熱烈。
這一次的鼓掌,遠非最初的虛應故事,而是真正發自肺腑的認同與激動。
對于在場的香江演藝界人士而言,類似“走向世界”、“做大做強”的口號,在過去听得太多,大多如浮雲過耳。
好萊塢于他們,是夢,亦是鏡花水月。
而本地市場,則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日漸萎縮。
再加上黑金滲入、幫派勢力橫行的那段灰色歲月,更是許多人心中不願觸踫的隱痛。
曾幾何時,強如連城龍、洪金寶這般享譽國際的巨星,亦曾傳出在資本與暴力的裹挾下,身不由己,甚至傳聞有被槍械脅迫拍戲、事後酬勞難以兌現的遭遇。
至于那些光環不及他們的演員、無論是男、女演員。
為了拍戲,不知道要陪睡多少人,不分男主。
直到李琦和他的“璀璨娛樂”以全新的資本運作模式、強大的內地資源背景以及對內容本身的極致尊重強勢進入,許多人才恍然驚覺
原來路還可以這樣走。
走進李琦先生撐起的這把“傘”下,他們才真切體會到,以前走過的路全是爛路,才知道里面有多香…
先不說李琦在好萊塢的成績,單單《投名狀》、《十二生肖》、《掃毒》…直接教香江影視圈做人。
這掌聲,不是為李琦的成功而鳴,更是為他們自己,為一種新的可能、一個可期的未來而鳴…
喜歡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