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4 章 頒獎
柏林。
李琦正睡著就接到了林和泰的電話,“我說林局,咱們兩邊是有時差的啊!”
他看了看表,才四點多。
德意志和華夏的時差是七個小時。
也就是說德意志比華夏那邊慢 7 小時,那邊應該是 11 點左右。
“小李啊,告訴你個好消息,等你回來,我為你慶功準確地說,是上面的領導為你慶功。”
“啥意思,要給我往上升一升?”
“這個可以有……”
李琦掛完電話,才知道原來柏林電影節這邊的事情在國內那邊也受到了如此大的關注,要不然不會還沒有得獎,林和泰就往這邊打電話。
他往床上躺了好大一會兒,卻還是睡不著。
“瑪德,老林也是,再等幾個小時嘛,這麼早給我打電話,整的我也熱血澎湃起來了,算了,不睡了。”
他準備起來去外面跑會步。
等他跑到酒店一樓的大廳的時候,才發現李揚竟然也在。
“楊導,你這是?”
“睡不著,您不也一樣嗎?”
兩人相視一笑,“走,去街上溜達一下,我還沒有看過柏林早上四點多的風景。”
……
翌日,太陽升起。
李琦回來洗了個澡,然後回去睡了個回籠覺。
等到了中午的時候,顏丹辰來敲門,“起床了,一會兒我們得去參加閉幕式。”
持續了十天的柏林電影節終于迎來了尾聲,22 部電影輪番亮相,引來無數目光。
閉幕式在主會場的波茨坦廣場的berinae paast電影宮)舉行。
與會的主創人員要坐著禮賓車先抵達,然後再走一段相比開幕式簡短的紅毯。
短是短了的,但記者卻是相比開幕式還要更多。
各式的攝像機、照相機在兩側架設著,猶如火炮。
“輕松點,別緊張。”李琦握著顏丹辰的手,笑著安慰她,“那幫西方人或許比我們更緊張。”
“他們緊張啥?”
“怕李總再搞他們唄。”王保強不合時宜地來了一句,讓整個集體的氣氛一下子輕松了下來。
他們正往前走著,李琦听到有人叫他,回頭一看,是章子宜和老謀子。
老謀子笑著和李琦握手,“今年你們的陣勢是真的大,我後來專門去看了《穿藍色條紋睡衣的男孩》,我很喜歡。”
“謝謝張導,我也很喜歡你的《英雄》,等回去咱們好好坐坐。”
“……”
倆人客氣了幾句,隨之一起往里面走,顏丹辰和章子宜彼此對視了一眼,這一瞬間,兩人似乎交鋒了幾十次,然後又很快分離開。
電影宮之內,前面幾排是評委席,後面才是各劇組的座位,眾人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坐在相應的位置,然後等待著閉幕式的最後結果。
閉幕式在晚上,一般都在 18 點20 點之間。
……
京都,林和泰看著表指向十一點,“該開始了吧?”
“爸,你在看什麼?”林月月從自己的房間里面出來,打著哈欠,“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你血壓高,不能熬夜的。”
“我知道,我在等電話。”
“等什麼電話?”
“柏林電影節那邊的……”
林月月眼楮猛地瞪大,困意似乎也一下子消散了一般,蹬蹬蹬跑了過來,“李琦在柏林那邊獲獎了?獲的什麼獎?”
“我這不是在等嘛。”
“我和你一起等。”林月月抱著一個枕頭坐在林和泰的邊上,目光炯炯地問林和泰,“爸,你和我說說李琦在柏林電影節那邊到底都做了什麼,我怎麼看報紙上報道,他們把本子給打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你不是對他不感冒嘛?”
&34;爸……您就和我說說嘛,和我說說。&34;林月月撒嬌道。
……
香江,許多媒體也在關注著柏林國際電影節。
比如華仔、成龍、洪金寶、向太、王經、星爺、梅艷芳、梁超偉、楊守成、鄒文淮等人。
當然這些人各自的關注點可能不一樣,比如梅艷芳就希望李琦好,希望能取得一個好成績,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李琦趕緊灰溜溜地滾回內地。
無他。
李琦在香江攪風攪雨,他說要讓影片出海,要帶著香江電影人出去賺美刀,他們到底要看看這個內地人到底能折騰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天幕公司,劉衛強不斷地刷新著網頁,“老板,麥哥也不說打個電話過來,到底能不能得獎啊?”
“大師跟著去的,肯定能得獎。”
“老板,這個大師真的很靈嗎?”
華仔擺了擺手,“這個你有機會自己體會,我不敢亂說的。”
……
“辦電影節不能總是開香檳,玩親來親去那一套,如今國際政治緊張,時局棘手,自“911”之後,大量的難民和民族問題越來越突出,我認為寬容才是解決當今問題的途徑,但與此同時,我們更不能忘卻歷史,難民潮和大屠殺都是戰爭造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暴戾無法改變世界,如果可以,那也是暫時的……”
負責發言的是迪特爾•科斯里克,下一任電影節主席。
柏林電影節一向關注政治,這一屆的政治色彩顯得尤其的濃郁,卻又有些令人玩味。
“下面有請我們尊敬的評審團上台,為大家揭曉最終的獎項。”
在燈光之中,評審團亮相,進入頒獎環節。
李琦左右四顧看著在座的幾個劇組,大致上數了數,只有8個劇組。
九個獎項被八個劇組分,也就是說,有劇組獲得了雙獎。
“個人貢獻銀熊獎︰李揚!”
評委會喊出了第一個名字,赫然正是華夏影片《盲井》的導演李揚。
在柏林電影節的歷史上,這是一個相當重要且含金量相當高的年度獎項,是為了表彰在影片中表現突出的導演、演員等個人而設立。
1973 年以後,該獎項有一半的時間空缺,也就是差不多十五年,如此嚴苛的評審標準,可以說是對電影人藝術事業的至極高評價。
另一方面,自 1973 年以後,個人貢獻銀熊獎的表彰對象也幾乎全集中在歐洲影壇。
米國的電影人獲得過兩次,其中包括伍迪.艾倫。
亞洲電影人只有在1986年本子憑的一部《yari no gonza》。
這一屆,《盲井》導演兼編劇李揚是華語影壇獲得該榮譽的第一人。
掌聲響起,可良久卻不見有人站起來。
“導演,快上去啊,快點。”王保強拍著手,臉色通紅,李揚這才猛地反應過來,走了幾步,又愣愣地回過頭將王保強拽起來,“走,和我一起去領獎。”
喜歡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請大家收藏︰()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