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8 章 人性的勝利 2
廚房內
宮島加菜與家里的佣人裕美談論農場里面的那些小孩子的時候,一個身影走了進來。
正是穿著藍色條紋的農夫,瘦弱的米勒,雙眼無光,目光更是都不敢直視這一家,低著頭,似乎隨時都快倒地身亡的樣子。
“我就說,他們很奇怪,你看他們都穿著藍色條紋的睡衣。”
母親惠子走到宮島加菜的房間之內,通過他的窗子看向遠處,看到了那些“農民”和“孩子”,從她驚駭的目光之中,證實她內心其實是知道一些東西的。
但她沒有告訴自己的丈夫,而是讓人將窗戶封了起來。
宮島加菜來找他的父親,正好看到自己的父親送走那個很凶的山田中尉。
“爸爸,我想回家。”
“這就是我們的家,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加菜,至少你給這個地方一個機會,我相信你用不了多久就會愛上這里……”
宮島加菜卻打斷了父親,“為什麼那些農民都穿著條紋睡衣,從我的房間里面能看到他們。”
宮島眉頭猛地皺起,隨即陷入沉默,半晌,才說了一句,“听著加菜,嚴格意義上說,他們壓根不算人,他們只是……”
噠噠噠~
鞋子的聲音驟然響起,加菜的母親惠子跑了過來,臉含慍怒,“誰告訴你那里是個農場,是裕美小姐嗎?”
“不是。”加菜搖了搖頭,“它不就是農場嗎?”
惠子讓加菜先回去休息,自己有些事情要和父親談。
等加菜走後,惠子憤怒地和宮島說道︰“你保證過的,讓那些事情離兒子遠一點,不會出現在他的生活里。”
“那誰知道,從他的窗子能看到那些東西。”
“今天的廚房里就有一個那樣的人。”惠子憤然地轉身離開。
“……”宮島突然沉默了,良久,從抽屜里面拿出來一個本子,然後在上面劃了一道,鏡頭給過去,是一個人的名字。
下一刻,鏡頭給到了米勒。
讓在場的人瞬間聯想到剛剛劃掉的名字就是米勒的。
就是這麼直接。
其實在李琦看來,想做到抓住西方人的眼球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用西方的思維拍電影。
你不能用華夏的那套儒家文化,圍繞家國情懷、歷史傳承、道德倫理這些來拍,那樣更容易被華夏觀眾接受。
但對于西方人來說,卻是格格不入。
你得找他們的突破口。
比如他們強調自由意志,強調人性、哲學思考等普世價值觀。
比如他們注重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鳴,在拍的時候,就不能太過意境和隱喻的表達,該大膽的表現出來,就表現出來。
這也是李琦選擇麥兆灰,而沒有選擇內地導演的原因之一。
在這一點上,哪怕是老謀子的《英雄》,雖然強調了個人英雄主義,但敘事風格和審美取向上還是與西方有著極大的差別。
注重畫面和意境,故事的邏輯性和批判性差許多。
《穿藍色條紋睡衣的男孩》里面不管是畫面還是敘事技巧,以及人物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其實都是西方化的。
這便使得這些西方人很容易就代入了進來。
接下來就是最經典的畫面。
宮島加菜回到家看到被封住的窗戶,撇著嘴,在家里實在無趣,他吃著餅干想去後院探查一番,卻被惠子勒令不準去。
結果這更加激發宮島加菜想去後院的心思。
終于有一天,他鼓足了勇氣,找到那個很凶的軍官,“你能給我制作一個秋千嗎?”
本子軍官扭頭沖著米勒喊道︰“你,過來。”
“快點,跑步。”
本子軍官大聲地呵斥,嚇的宮島加菜渾身發顫。
秋千做好了,但也意味著他能探索的領域再次沒有了。
就在他坐在秋千上的時候,農場冒起的濃煙,再次激發了他更大的好奇心。
鏡頭變幻。
宮島給兒子請來家庭教師,這位教師繼續對宮島的孩子灌輸本子的“偉大”構想,宮島加菜的姐姐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看報紙,看書,爭取早日為天煌效忠。
當問到加菜的時候。
加菜支支吾吾地說︰“我……我沒有看報紙,我只是看了書。”
“什麼書?”
“探險的書。”
教師眼中難掩失望和鄙夷,“堂堂本職軍官之後,怎麼能如此不求上進?”
“你幾歲了?”
“7 歲。”
“那你早已經到了脫離低俗小說,學習真實內容時刻了。”
……
終于,父親去上班,母親也不在跟前,宮島加菜找到了機會,沿著自己早已經探查清楚的地形,翻過窗戶、越過小溪,偷跑到了農場這邊,但被鐵絲網給攔住。
他拿著一塊廢鐵朝著鐵絲網扔了過去,一串火花爆開,嚇的他連連後退。
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鐵絲網對面的幾個髒兮兮的男孩吸引了他的注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好,你們在干什麼?”
“我們在造新房子。”
“你們衣服上的號碼是什麼?游戲里面的號碼嗎?”
“這就是個號碼。”
“為什麼你們不能出來玩?你們做錯了什麼?”
“我們是俘虜。”西方男孩用磕磕巴巴的本子語言說道。
“我是華夏人。”
“我是米國人……”
在集中營待的時間久了,這些孩子自然會說一些本地語言。
宮島加菜在短暫的沉默之後,轉身快速的跑了。
從這里開始,電影進入了後半段,畫風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其中充斥著各種的士兵,槍支上的黑色幽光的特寫。
但接下來幾天,他再次跑到了集中營外面,給集中營的幾個小孩帶來食物,對于他帶過去的玩具,對方卻是驚恐不已。
眼楮不住地看向他們身後,其中一個小孩將宮島加菜扔進來的皮球給扔回去,“別,千萬別在扔過來。”
“為什麼?”
“太危險了。”
“……”
當加菜指著後面的煙囪,“那東西是干什麼的?每次冒煙,氣味都很難聞。”
小米勒的眼楮里面盡是恐懼,“我爸爸說那是燒衣服的地方,但所有人全都告訴我,不準去那地方,那里很危險。”
……
宮島加菜回家問父親,“那些煙囪是干什麼用的?”
“燒廢東西的吧!”宮島眼神躲閃。
直到加菜的母親一邊關窗子,一邊抱怨外面的氣味實在難聞的時候,山田中尉的一句話赤果果地撕開了面紗。
“他們燒的味道自然不好聞。”
惠子呆滯地愣在原地,眼神陡然變的空洞起來……
不管是德意志的集中營還是華夏的集中營,有著其不一樣的地方,但也有著共同的地方。
比如焚尸爐。
這些東西猶如鉤子一樣,死死地揪住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他們盯著大熒幕。
所有人一直在等著看集中營的體現形式,卻沒想到,這部華夏電影竟然是以這樣的形式,將主題涌入了進來。
這些西方人眼中的集中營還保留在受害者的角度,這部影片卻是從加害者的角度,將人性的另一面,最初始、最有共鳴的孩提目光之中,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角度,講集中營,這無疑是最有共鳴的……
喜歡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請大家收藏︰()華娛︰踩著娜英馮褲子成為頂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