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寶小心翼翼地看著婁母,臉上寫滿了擔憂︰“外婆,是不是外公欺負您了?我剛才看到你們爭吵得很激烈,外公的態度特別強硬。
    ”
    婁母感慨萬千,輕聲說道︰“怡寶,外婆沒事兒,別擔心。
    剛剛那場爭執,完全是成年人之間的矛盾,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
    ”她明白,以怡寶的敏銳,已經察覺到了家中氣氛的變化。
    “不管怎樣,我都會支持您!”怡寶堅定地握住婁母的手,“媽媽和我都愛您,您是我們最愛的外婆。
    ”
    婁母的眼眶濕潤了,輕輕摸了摸怡寶的小腦袋︰“有你這樣的外孫,外婆真的很欣慰。
    你的懂事讓我感到無比溫暖。
    ”
    作為從小陪伴怡寶成長的人,婁母內心五味雜陳。
    她曾經對女兒婁曉娥有過一絲埋怨,畢竟自己含辛茹苦將她撫養成人,而當婁曉娥考上大學時,婁母確實如釋重負。
    然而,這份輕松感並未持續太久。
    婁曉娥選擇了一所離家不遠的大學,每逢周末都會回家。
    這雖是好事,卻也讓婁母意識到自己始終難以割舍對女兒的牽掛。
    當時婁曉娥其實更傾向于報考外地的院校,可最終還是屈從于母親的願望。
    經過調整,這段文字保留了核心情節,刪除了冗余部分,並調整了敘述方式,使語言更加流暢自然。
    同時,確保內容忠實于原意且符合要求。
    婁母一直盼望著婁曉娥能離開自己,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她卻感到難以承受。
    “你為什麼非要去外面呢?外面充滿危險不說,連吃的都不合胃口。
    難道我們的學校不好嗎?在這里讀書不是很好嗎?”婁母本以為女兒的離開會讓她的生活輕松些,但內心的失落讓她措手不及。
    婁曉娥當時顯得有些不耐煩,“我只是想去外面看看世界而已。
    我在你身邊這麼久,你不覺得厭煩嗎?”她覺得母親太過�@隆  br />
    “哪有母親會覺得自己的女兒煩的?好好想想吧,別去太遠的地方,否則你會後悔的!”最終,婁曉娥選擇了離家較近的一所學校。
    在這段時間里,婁母漸漸習慣了獨立生活。
    以前,她的人生完全圍繞著婁曉娥轉︰接送上學、準備飯菜、縫制衣物。
    她曾以為女兒離開後,自己會有全新的開始,卻沒料到對女兒的依賴如此深重。
    然而,四年的時光足以改變很多事。
    在這期間,婁母發掘了自己的興趣。
    她熱衷于針線活,做的毛衣和鞋子廣受好評。
    許多人慕名而來購買,雖然忙碌,但她感到充實而幸福。
    但這種獨處的快樂沒有持續太久。
    一天,婁曉娥突然向她提出了請求︰“媽,我能跟你商量件事嗎?”一向直率的女兒如今說話吞吞吐吐,這讓婁母有些驚訝。
    “怎麼了,孩子?”
    婁曉娥紅著眼眶說︰“我懷孕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話音未落,淚水已奪眶而出。
    “你說什麼?你懷孕了?”
    婁曉娥懷孕的消息讓婁母感到意外。
    常規是婁曉娥上次帶回家的人。
    婁曉娥提及此事時情緒激動,甚至哭泣。
    若非懷孕,常規或許不會考慮與她結婚。
    婁母無奈嘆息,詢問兩人何時結婚。
    婁曉娥表示已計劃近期成婚,但擔心兩人工作繁忙,無法妥善照顧孩子。
    婁母听出了她的心思,雖有不滿卻難以拒絕。
    婁曉娥道歉,但實際上內心未必如此。
    事實證明,怡寶一直由婁母撫養長大。
    婁曉娥意識到自己對母親的虧欠,無意中听到怡寶安慰婁母的話語,發現相比自己,怡寶更為孝順。
    怡寶天真地說希望外婆開心,婁母也笑著回應,約定彼此都保持快樂心情。
    婁母一直想逃離現有的生活,但看到乖巧可愛的怡寶時,又不忍心放手。
    一次從怡寶房間出來時,她遇見了站在門口的婁曉娥。
    婁曉娥神情尷尬,欲言又止。
    最終,她鼓起勇氣向母親道歉,卻被婁母平靜地回應︰“沒什麼對不起的,我早就習慣了。
    ”
    婁曉娥深知父親的問題,打算私下勸說,卻被婁母制止,認為兩代人之間的矛盾不該讓年輕人插手。
    隨後,婁曉娥試探性地提出請保姆的想法,卻被婁母直接拒絕。
    婁母坦言,年輕時曾想過獨自生活,但如今早已離不開怡寶。
    盡管如此,婁曉娥仍堅持希望母親能多為自己考慮,兩人未達成共識。
    回到房間後,常規關切詢問情況,婁曉娥無奈地搖了搖頭。
    婁曉娥提到請保姆的建議由常規提出,這讓婁曉娥感到驚訝,因為她母親竟拒絕了。
    多年前,婁母曾提議找保姆照顧怡寶,但當時反對的是婁父。
    他認為保姆無法像家人一樣用心照顧孩子,還擔心會有潛在的安全隱患。
    盡管婁母有過動搖,但最終還是被婁父說服了。
    婁曉娥對此一直耿耿于懷,認為父親性格過于急躁。
    常規則認為,婁母如今拒絕並非因為父親當年的理由,而是她已深深依賴怡寶的生活。
    現在的婁母不僅無微不至地照顧怡寶,還樂在其中。
    常規指出,這種依賴並非壞事,反而能讓老人找到生活意義。
    听完這話,婁曉娥既慚愧又釋然,意識到自己作為女兒做得不如常規用心。
    常規稍作思考後,鄭重其事地說道。
    婁曉娥听後,語氣真摯地回應︰“你說得也有道理,但我還是有點心疼媽媽這麼多年這麼辛苦。
    ”
    “要是我能幫忙,你希望我怎麼做呢?”常規為人直爽,從不兜圈子。
    “要幫的話,現在最需要的是看看你們公司有沒有適合的職位給我爸,讓他去上班。
    ”婁曉娥有些靦腆地說。
    畢竟婁父在家無所事事時,總愛對婁母的勞動指手畫腳,這讓婁母每天都感到煩躁不已。
    “這事好辦。
    ”常規思索片刻後,果斷答道。
    “我剛才想到公司里有個職位挺適合你爸的,只是不知他願不願意接這個活兒。
    ”常規神情嚴肅地說道。
    “具體是做什麼?”婁曉娥好奇地追問。
    “是我們公司管理崗還缺人手,但這工作的性質和他的以往經歷完全不同。
    ”常規緩緩解釋道。
    這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卻極其繁瑣乏味。
    每天就是沒完沒了地整理員工檔案、核算薪資、統計考勤等。
    雖然不算清閑,但因過于瑣碎無聊,許多年輕人都不願從事。
    “我不知道我爸是否能勝任,但他以前在工地上的表現,好像什麼都干得來。
    ”婁曉娥認真分析道。
    “你和他商量下吧,如果他有興趣,隨時歡迎加入公司。
    ”常規語氣平靜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