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只是常規宏大計劃中的一步,卻對整個科研中心乃至香江科技界意義非凡。
更準確地說,這將是全球科技領域的里程碑式進展。
然而此刻,常規最緊迫的任務仍是完成唐山大兄的拍攝工作。
事故發生三天後,劇組重新啟動拍攝,全員因之前的事件更加專注,效率顯著提升。
“各位辛苦了,感謝大家的努力!”常規作為導演總結道。
“甦導才是最累的人!”李曉龍帶著一貫的笑容,真誠地回應。
“應該感謝的是你們對電懋的支持。
”常規謙遜地說道,眾人隨之熱烈鼓掌。
散場時,李曉龍特意找到常規。
“有事?”常規依舊保持著禮貌。
“我想加入電懋,不知道是否可能?”常規完全沒料到對方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為什麼?”常規有些驚訝。
李曉龍解釋道,他雖深陷唐山大兄劇組,但也收到不少其他邀約。
作為香江知名人士,李曉龍的決定備受矚目。
李曉龍感嘆道︰“要是我能有個公司就好了,這樣既能幫我篩選好的劇本,又能拒掉那些不合適的。
”他的想法雖然含糊,但常規理解了他的意思。
常規回應道︰“你是想找個人專門管理你的演藝事務,對吧?”語氣非常嚴肅。
李曉龍點頭表示認同。
李曉龍覺得遇到常規真是太幸運了,自己隨便說點想法,對方就能立刻明白。
常規心里清楚,李曉龍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名經紀人。
然而,在那個年代,“經紀人”這一概念還未普及。
常規認真地說︰“我知道該怎麼做。
不如我幫你找位助手,你可以稱他為經紀人,知道這個概念嗎?”
李曉龍坦誠回答︰“抱歉甦總,我對經紀人這個職位一無所知。
”他顯得有些迷茫。
這不奇怪,當時確實沒有真正的經紀人。
雖然有類似的角色,但他們更像是演員的上級領導。
常規解釋道︰“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幫你打理演藝事業的人而已。
”听到這里,李曉龍眼楮發亮,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常規承諾︰“我會盡快為你找到合適的人選。
”李曉龍依然保持恭敬的態度。
簽下李曉龍這樣的潛力股,常規感到無比興奮,自然不會覺得麻煩。
電影殺青後,劇組慣例聚餐慶祝。
這一次,常規沒有像從前那樣邀請多余的人,到場的都是《唐山大兄》的核心成員。
“殺青快樂!”眾人舉杯歡慶,氣氛輕松愉悅。
常規看向甦念紅,平靜地問︰“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作為劇組中最年輕的成員,同時也是女主,甦念紅為人隨和,深受大家喜愛。
然而此刻,她臉上掛著笑意,卻難掩內心的迷茫。
“拍完戲,學業也結束了,目前我還沒想好下一步該做什麼。
”
常規進一步追問︰“你覺得喜歡演戲嗎?”
在常規看來,甦念紅並非理想的演員。
她的入戲和出戲速度都很慢,而且當所扮演的角色狀態不佳時,她本人也會深受影響,整個人變得郁郁寡歡。
甦念紅苦笑著回答︰“我也說不清到底喜不喜歡。
”
“要麼喜歡,要麼不喜歡,怎麼能含糊其辭呢?”常規對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有些不滿。
最終,甦念紅果斷承認︰“其實我不太喜歡演戲。
”
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她無法擺脫角色的情緒,以至于在生活中也常感到壓抑。
甦念紅是個專注于拍戲的人,在劇組時幾乎無暇顧及其他事務,這讓其他成員感到困擾,畢竟大家也需要休息。
她大學所學專業與表演毫無關聯,卻因參與拍攝錯過了職業發展的最佳時機,對此她只是淡淡苦笑。
電影殺青後,甦念紅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演藝圈,但常規仍對她心存欣賞,認為她雖演技平平卻很勤奮。
得知公司有個職位或許適合她時,她既好奇又遲疑。
這份工作是做李曉龍的經紀人,負責管理他的生活和工作瑣事。
當得知具體內容包括篩選劇本時,她更是一臉驚訝,認真詢問更多細節。
常規負責處理一些事務性工作,比如為他人爭取喜歡的角色機會或推脫不喜歡的活動。
他認為自己的說明已經很詳盡了。
甦念紅听後認為這就是個做雜事的工作,常規對此表示認同。
常規選中甦念紅的原因之一是她的性格。
甦念紅耐心且溫柔,曾有一次在大雨中為小貓打傘的情景讓常規印象深刻。
盡管甦念紅覺得自己從未從事過類似工作,也不具備強大的人脈網絡,但常規鼓勵她嘗試。
甦念紅被這句話觸動,同時又因自身的內向性格感到不安。
最終,常規表示無論何時得到回復都可以。
常規提到讓甦念紅加入劇組時,認為這是個積極的進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認為性格並非不可改變,只要本質善良即可。
實際上,他對甦念紅能如此順利加入感到意外。
盡管甦念紅對自己能否獲得李曉龍的認可持懷疑態度,但她受到常規的鼓勵。
恰巧今日的聚會上李曉龍也在場,常規便直接提及此事。
察覺到李曉龍似乎有些醉意,常規直言只有對方清醒才能繼續討論。
確認李曉龍狀態尚可後,常規透露已找到合適的經紀人人選,並且李曉龍也認識此人。
當得知是甦念紅時,李曉龍顯得困惑不解,因為兩人雖是合作過的演員,但由甦念紅擔任此角色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常規告訴李曉龍,甦念紅已經畢業並開始工作,而這份工作非常契合她的能力,因此邀請她加入團隊。
李曉龍雖有微醺,但對常規的決定表示認可,並感謝甦總的安排。
兩人今後將成同事關系,李曉龍對此感到滿意。
晚宴設在川府私房菜,菜品受到劇組人員的一致好評。
常規強調讓大家享受美食為首要任務,與拍攝時的嚴格形象形成對比,令工作人員感受到他的親和力。
用餐後,眾人皆盡興而歸。
常規剛處理完一樁事務,又有一項任務擺在眼前——公開科研中心的新發明。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采用新聞發布會的形式,畢竟自己已有多次相關經驗。
具體事宜便交由助手和秘書籌備。
“甦總,這是擬定的參會媒體名單。
”秘書聲音帶著幾分小心,因常規明確表示此次僅限科技或官方背景的媒體參與,這讓秘書對名單能否通過感到忐忑。
常規瀏覽了一遍名單,發現多數是大型主流媒體,雖然不太滿意,但也無其他選擇。
“場地的事你去落實吧。
”
秘書點頭承諾會認真挑選,盡管按常理公司會議廳即可,但預計容納人數不足。
常規看似輕松地說找個寬敞明亮的地方就行,可秘書明白,他對細節極為挑剔。
“我明白了。
”秘書恭敬回應。
與此同時,常規也在思索如何既展示科研成就,又能借此機會讓大眾認識杰出科學家周宇。
只是他不確定周宇是否願意亮相。
經過反復思考,直接與周宇當面溝通顯得更為穩妥。
常規一貫雷厲風行,心中所想便會立即付諸行動。
深夜造訪科研中心,讓周宇和林耀東都大吃一驚。
“甦總,這麼晚了您怎麼來了?”周宇滿心疑惑。
常規直言道︰“有一件事,我想和你商議。
”周宇仔細打量著他,常規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
站在一旁的林耀東目睹這一切,內心五味雜陳。
過去,常規在科研中心最為倚重的就是他。
盡管如今他已失勢許久,但內心仍渴望重回巔峰。
然而這條路充滿艱難,尤其當他意識到自身與周宇之間的差距時,這種無力感愈發強烈。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而林耀東始終未能完全跟上步伐。
即便他從未停止自我提升,卻依然感到被時代遠遠拋下。
更別提年歲增長後,大腦對知識的吸收能力遠遜于年輕人。
他深知這種掙扎難以擺脫,卻又無計可施。
與此同時,常規與周宇交談甚歡。
“甦總,這事我很願意參與。
”周宇對這位領導十分認可,之前提交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豐厚獎勵,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跟隨的決心。
喜歡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進煉鋼爐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進煉鋼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