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再次受到震撼︰“哎呀,這真是你發明的電動車!太厲害了!這個如果推廣開來,一定會極大便利普通百姓的生活,既出行便捷,又節省成本,不用加油真是太棒了!你剛讀大學就能創造這麼實用的東西,確實非同一般。
努力下去,將來必定是國家棟梁之材!看來你不當廚師改上大學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隨後兩人登上電動車。
行駛起來時,強勁的動力讓楊廠長不禁暗自感慨。
果然,這種車非常方便,只需啟動後扭動控制器即可行駛。
他想著一旦推廣出去,自己肯定也要入手一輛。
來到工業部,入口處還有值勤士兵,看見有人走近便攔住詢問︰“你們是做什麼的?”
楊廠長連忙亮出了自己的軋鋼廠工作證︰“我們要找大領導,我是他的下屬。”
確認無誤後順利放行。
有楊廠長陪同的確省了不少麻煩。
到了辦公樓,得知大領導此刻正開會,等了約半小時後,大領導返回。
踫面後,何雨柱的到來讓領導頗為愉悅︰“哈哈,柱子,今早听到喜鵲叫個不停,原來是有貴客到訪。
快,請坐!小李,馬上準備幾杯上等碧螺春!”
秘書小李聞言點頭執行,一旁的楊廠長卻感到驚訝。
平日里這珍貴的茶葉,大領導連他來時都舍不得拿出來。
可這次對何雨柱竟如此禮遇,他忍不住猜測︰難道他們之間有什麼特殊關系?要麼是親戚,要麼另有別的原因?
待小李送上茶後,大領導微笑道︰“柱子,恭喜你以全國最高分考入清北大學。
這段時間我事務繁忙,未能及時祝賀。
今天借此機會補上!”
何雨柱謙虛一笑︰“也沒多大不了。”
大領導稱贊︰“不錯不錯,不驕不躁,像你這樣年輕人實屬難得。”
楊廠長至此才完全相信,何雨柱所說屬實,他的成績不僅全國第一,還滿分。
如此智慧令人嘆服。
隨後大領導邀請道︰“既然來了,不如一起吃個飯,你的廚藝讓我念念不忘。”
“當然可以。”
何雨柱笑著回應。
隨後話鋒一轉︰“領導,今日前來其實是有一事相求。”
考慮到何雨柱正在讀大學,若無要事斷不會特地拜訪,于是問道。
“我希望借用工業部的設備。”
此話引發大領導的好奇︰“打算用作什麼?”
何雨柱詳細解釋了自己的計劃,即設計一台吹膜機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以此推廣溫室大棚技術……
听完後,大領導陷入沉思,“想法很好,一旦成功,必然造福社會。
只是這項任務難度很大,自主開發新機器,尤其還是國內未曾出現的設備,背後面臨的技術障礙想必非常復雜。
單憑這種精神,已遠勝眾人。
如果是別人提此事,我定會將他打發走。
如今資源緊缺,即便我們身在工業部門也不能隨意揮霍國家資產。
不過看在你救過我命的情分上,成與不成我都願意助你一臂之力。”
何雨柱對此表示理解,在國家剛起步階段,物資極度匱乏,研發一台機器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並且結果仍存在不確定性。
領導能提供幫助已經承擔不小的壓力。
楊廠長疑惑詢問︰“領導,何雨柱曾經救過你?”
大領導點頭確認︰“沒錯,那天心髒病突然發作倒在路邊,虧得他出手相救。
不然我早就沒命了。
別看他年紀輕輕,醫術卻非常精湛。”
楊廠長驚訝不已︰“啊,他還會治病!”
原以為自己不該再受震驚了,然而每次發現的新信息還是會讓自己驚嘆。
一位頂尖廚師轉變身份考上清北,並且取得滿分成為全國狀元;創造出電動車,甚至精通醫術……每項成就放在普通人都足以引以為豪,而這一切集中在一人身上確實太過震撼。
大領導沉聲說道︰“這件事需要我和研究室的人協調一番。
畢竟工業部的資源有限,大家也都在進行項目攻關。
讓他們出讓設備並非易事。”
何雨柱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趙叔肯幫忙已經是莫大的人情了,我心存感激。
即使事情未能成功也無妨,我正思考其他的解決方案。”
大領導對何雨柱的印象愈發深刻,他沒有因為對方曾救過自己的性命就提出過分的要求,言行舉止之間處處展現出分寸感,同時還具備實際能力。
這樣的人無論誰見到都會心生好感。
隨後,大領導讓何雨柱與楊廠長暫時在此處等候休息,自己則前往科研人員的研究室協調事項。
來到研究工作室後,他說︰“老柳,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能否將你的實驗室借給我用一陣?有一個朋友想要做一項研究。”
“領導,並非我不願意,但現在正值研究的關鍵時期,要是此刻交出實驗室,怕是功虧一簣,您能不能再找找別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方婉言拒絕。
大領導輕輕嘆了口氣,心里明白這件事不會那麼簡單。
他又去到了另一個地方,“老王,想跟你談件事,把你的實驗室借我用一下吧。”
“老趙,你在說啥呢?現在可正是科研的緊要關口,同志們連日連夜都在努力工作。
為了區區一幅畫就把同志們給出賣了,這還像話麼?這個條件根本不行!您換一個吧。”
那人果斷否決。
大領導接著詢問了好幾家研究室。
“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大家都紛紛搖頭。
“不行啊領導,我們的項目投入太大了,不敢耽誤。”
“實驗室這事兒可太難辦了,萬一別人進來了弄壞了設備咋整?咱之前的辛苦就全都付諸東流了!”
幾次嘗試未果的大領導心情十分低落。
他能體會大家的難處,所有人都很辛苦,在為國盡力而為。
硬逼人家離開也不現實,他只得回去和何雨柱解釋。
不過那些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卻派了眼線去探查消息,不久便知道了前因後果,議論隨之而來。
“哦,原來是個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想要借用研究室來做機器啊,這也太不自量力了吧?我們在國外留學多年歸來,做了很久的研究都深知研發新項目的難度。
就那麼點年齡,還想承擔這麼宏大的任務,想法雖然不錯但不符合實際啊!”
喜歡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進煉鋼爐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進煉鋼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