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

第437章 我大唐的典故,是你這樣用的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無敵 本章︰第437章 我大唐的典故,是你這樣用的嗎

    扶余義慈的臉不僅圓,而且大,眼楮便顯得小了許多,眯起來更是成了一條縫隙,若有所思道︰“恐怕不會......”

    高桓權沉聲繼續說道︰“李唐國家的歷史中,有一個朝代為漢,漢代開國皇帝劉邦,在建漢以前,有一個敵人,名叫項羽,項羽曾經給他擺過一個宴席,這個宴席,殺機四伏,因為宴席設在鴻門山上,也叫做鴻門宴。”

    “你我此次前來李唐長安,如赴鴻門宴。”

    高桓權看著他,嘆了口氣道︰“你我勢單力薄,必然吃虧,義慈兄是百濟的王太子,我是高句麗的王太子,你我在長安吃了虧,回去怕是不好交代。”

    王太子,在秦朝之前,是一國之內最高統治者繼承者的稱呼。

    自秦以後,統治者繼承者的稱呼,變為“皇太子”。

    到了兩漢時期,“王太子”的稱謂,變成了親王法定繼承人的正式封號,為了與皇太子相區別,改為“世子”。

    其後朝代沿用此稱再無更改。

    對于高句麗、百濟的王位繼承者們而言,他們更喜歡用“太子”之稱,有種大國風範。

    但是,大唐畢竟強大,哪怕是身為海東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高句麗的繼承人,高桓權也不敢直呼自己為“太子”。

    但他又不甘心居于人下,最終,在翻閱中原古籍以後,找到了一個適合他的稱謂。

    王太子!

    自此以後,他大方的用起這個稱謂,消息傳開以後,海東三國以及周圍的世子們,也紛紛開始效仿他,自稱王太子。

    扶余義慈注視著高桓權,知曉面前這位高句麗的王太子,是個野心勃勃的人,見他這麼說,也不反駁,而是認真問道︰

    “桓權兄有何高見?”

    高桓權果斷說出自己的想法道︰“既然吃虧已是定局,不如找補一番,回去也好交差。”

    扶余義慈問道︰“如何找補?”

    高桓權緩緩說道︰“我讀過一本名為《史記》的書籍,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秦王擊缶’......”

    說著,他低聲對扶余義慈說出自己的計劃。

    扶余義慈側耳仔細聆听,一直到高桓權講述完他的計劃,思索片刻,猶豫道︰“如此一來,豈不是將要得罪李唐?”

    高桓權提醒道︰“你我前來長安,卻不接受李唐的調停,本身就已經得罪了李唐!不用我的計策,已是得罪,何不如用我的計策,還能保全顏面和名聲?”

    扶余義慈聞言,圓臉上的猶豫變得堅定起來,“我听你的!”

    高桓權一笑,望著長安城的城門內,說道︰“趁著李唐的人沒到,讓你的人去準備吧。”

    扶余義慈點了點頭,叫來一名侍衛,對他吩咐下去。

    沒過多久,一名身穿緋紅官袍的中老年人,帶著十名鴻臚寺屬吏朝他們這邊走來。

    高桓權和扶余義慈立即站直身體,看著對方。

    中老年人面帶笑容拱手說道︰

    “讓兩位外使久等了,在下鴻臚寺少卿朱子奢,奉特使之命,前來迎接二位世子。”

    高桓權拱手道︰“高句麗國王太子,高桓權。”

    站在旁邊的扶余義慈也拱手道︰“百濟國王太子,扶余義慈。”

    听到“王太子”三個字,朱子奢並不覺得奇怪,武德九年他奉命前去海東三國調停紛爭時,就在那邊接觸過這個稱呼。

    起初他也提起過這個稱呼不合時宜,提出了建議,要求將稱謂“王太子”,改為“世子”,卻被高句麗王、百濟王、新羅王同時拒絕。

    他們一致認為,王太子的稱呼,並無僭越,且還拿出古籍,和他對質。

    最終的結果,是兩方各論各的。

    海東三國仍舊稱呼他們的繼承人為“王太子”,大唐則稱呼他們的繼承人為“世子”。

    朱子奢笑著拱手道︰“兩位世子遠道而來,招待不周,還望見諒,請兩位世子隨我前往鴻臚客館,我們大唐皇帝陛下欽命的調停特使,正在那里等待兩位的到來。”

    調停特使......

    高桓權、扶余義慈彼此對視了一眼,暗暗留心,隨即同時頷首,高桓權淡淡道︰“勞煩前面引路。”

    朱子奢攤開手掌,作出歡迎的手勢,說道︰“請。”

    隨即,他前面引路,領著兩方人馬,前往鴻臚客館。

    等到了地方,朱子奢等到高桓權和扶余義慈走下馬車,指了指鴻臚客館的門匾,笑著道︰“我們特使就在里面。”

    “兩位世子的隨從,想必也已旅途勞頓,你們的駿馬,怕是也已疲憊不堪,我的人會負責接待他們,兩位世子稍等,我去請我們的程特使。”

    高桓權聞言,投給扶余義慈一個眼神,對方心領神會點了點頭。

    “好。”

    朱子奢快步走進鴻臚客館。

    很快,高桓權、扶余義慈便看到一個頭戴獬豸冠,身穿淺綠色官袍的一米八五大高個少年,帶著朱子奢朝這邊走來。

    二人仔細打量著對方,對方唇方口正,器宇軒昂,英俊不凡,笑起來給人一種善良而溫和的感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下調停特使程俊,奉我大唐皇帝的旨意,負責調停海東三國的紛爭。”

    程俊笑吟吟拱手走了過去,“兩位世子,怎麼稱呼?”

    “高桓權。”

    “扶余義慈。”

    高桓權、扶余義慈先後說道。

    程俊點了點頭,笑道︰“幸會幸會,請入館休息。”

    高桓權、扶余義慈拱了拱手,然後走進了鴻臚客館。

    同時,有兩個手持筆簿的瘦削身影,跟著他們走進了鴻臚客館。

    程俊打量了一眼二人,又看了看他們手中的筆簿,有些疑惑不解,看向高桓權和扶余義慈,問道︰

    “兩位世子,這是何意?”

    高桓權淡淡道︰“既然是調停,自當記錄。”

    扶余義慈附和道︰“我父王說,要我如實記錄在長安城的一切。”

    程俊聞言,微微頷首,沒在多想,帶著他們走到鴻臚客館的庭院。

    剛一進來,高桓權和扶余義慈便被鴻臚客館的破敗震撼到了,到處堆積的枯枝爛葉,還有走兩步就塵土飛揚的地面,讓二人很是不適的捂住口鼻。

    扶余義慈皺眉道︰“程特使,這里都不打掃的嗎?”

    程俊聳肩道︰“沒掃帚。”

    高桓權開口道︰“堂堂大國,一個掃帚都沒有?”

    說著,他回頭說道︰“記,某年月日,高句麗王太子、百濟王太子出使大唐,住鴻臚客館,其內枯枝爛葉,堆積一地,無一人打掃,問其特使,特使曰︰唐國無掃帚矣。”

    站在身後的高句麗國刀筆吏,立即奮筆疾書。

    扶余義慈回頭投給身後中年男子一個眼神,身為百濟國刀筆吏的男子也低頭在簿上書寫起來。

    朱子奢將這一幕看在眼里,臉色大變,心中又驚又怒,這要是傳出去,大唐的臉面何在,不由看向了程俊。

    他們對大唐的歷史挺有研究啊......程俊眸光微動,面不改色,看出他們的伎倆,是在效仿歷史典故。

    這一歷史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說的是秦王听說趙王喜好音樂,讓他彈瑟,趙王彈瑟以後,秦王讓史官記錄,“某年月日,秦王命趙王彈瑟”,藺相如看在眼里,上前逼迫秦王擊缶,隨即讓史官記錄,“某年月日,趙王命秦王擊缶”。

    以為你學藺相如挽尊,結果你學秦王怎麼辱人,我國典故,是你這樣用的嗎......程俊心中有些無語。

    而此時,高桓權將朱子奢氣憤的神色看在眼里,嘴角微翹,再一看程俊,卻見他面不改色,心頭一動,決定添一把火,讓他氣急敗壞,故意問道︰

    “程特使剛才說,沒有掃帚,掃帚去哪了?”

    程俊道︰“換成錢了。”

    高桓權見他上鉤,笑容滿面,故意追問道︰“用掃帚換的錢呢?”

    程俊道︰“用來買兵器鎧甲,送到新羅了。”

    高桓權的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

    喜歡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請大家收藏︰()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第437章 我大唐的典故,是你這樣用的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第437章 我大唐的典故,是你這樣用的嗎並對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