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話,真是說到了朕的心坎上。”
李世民感慨道︰“如今朕御極宇內,可謂是苦盡甘來,但確實需要時時憶苦,才能知道甘之不易,這也是朕重用言官的原因,就是要你們時時刻刻的提醒朕,萬萬不能走昏君之路!”
說著,他看著手中胡餅,輕輕拍掉上面的土渣,掰下一塊放入口中咀嚼道︰
“程愛卿,你的話就像是這塊沾染了塵土的餅,吃到嘴里有些苦,仔細品味才能感到香甜。”
“你諫言有功,朕要賞你!”
李世民投給他一個贊賞眼神,“說吧,你想要什麼賞賜?”
程俊誠懇道︰“臣是御史,陛下之耳目,臣只想為陛下分憂,想讓天下人都感受到陛下的愛民心意。”
這話說的......李世民听得心里暖和,笑吟吟道︰“天子一言九鼎,朕既然說要賞你,那就得賞!”
程俊想了想道︰“若是陛下真要賞賜臣,臣想請陛下賜字!”
“賜字?”李世民好奇道︰“你要朕賜什麼字給你?”
程俊肅然道︰“品苦思甜!”
“雖然陛下已經知道品苦思甜之重要,但萬民還不知道,若是將這四個字,交給那做餅之人,讓此人成為陛下之喉舌,宣揚品苦思甜的道理,那麼萬民便也會思創業之不易,從而腳踏實地,不做犯法之事!”
李世民越想越覺得有理,爽快道︰“好,朕就依你!”
“臣替陛下研墨!”
程俊立即拿來筆墨紙硯,放在御案上。
李世民走過去,提筆蘸墨,用飛白體大大的寫了“品苦思甜”四個字,滿意的點頭,放下筆後問道︰“這個做餅之人是誰?”
程俊道︰“是實習官杜景儉之母。”
李世民恍然,“杜景儉啊,朕听說過,是大安坊有名的才子,听說他家境貧寒,只有老母一人......嗯,此人德行不錯,想必他娘也是個明事理的人,這幅字可以賞賜給杜景儉他娘,朕同意了。”
程俊拱手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看了他籮筐里的胡餅,食指大動,問道︰“籮筐里的胡餅,有沒有沒掉地上的?”
程俊道︰“就剛才那一個,其他的都干淨。”
“胡餅留下,把這幅字還有籮筐帶走,回去吧!”
李世民揮了揮手道。
“臣遵旨!”
程俊將剩下的胡餅整齊的放在御案上,拱了拱手,轉身離開。
李世民看著桌上的十塊餅,想了想,對著殿外說道︰“來人!把這兩個胡餅,送給皇後和公主!”
…………
程俊一手拎著籮筐一手握著副字,離開皇宮,剛走出承天門,就看到尉遲敬德在紅漆宮門處齜牙咧嘴,好奇道︰“尉遲伯父,咋了這是?”
尉遲敬德不爽道︰“被陛下身邊的張內侍訓斥了一頓,正沒處撒氣,憋得慌!”
說完,他上下打量著程俊,納悶道︰“程賢佷,你是怎麼做到每次入宮都觸怒陛下,卻能啥事沒有的出宮?”
程俊沉吟道︰“這說來就話長了,尉遲伯父你吃餅嗎,等我回來再給你帶一些!”
尉遲敬德听出他還有事,豎起五根手指道︰“來五十個。”
“那我去了啊!”
“忙去吧!”
…………
沒過多久,程俊回到了大安坊,快到杜家時,他發現杜家的門口,尉遲寶琳圓眼怒睜,帶著六名吳國公府邸的部曲,和十個人對峙著。
那十人當中,有一個人正是大安坊的朱坊正。
在朱坊正身前,站著一位吏部令史打扮的中年人。
他的身邊,則站著八名身材魁梧隸屬于長安縣衙的胥吏。
他就是朱坊正口中的吏部捉錢令史......程俊心中有了判斷,不動聲色的牽馬站在了街路拐角處,注視著杜家門口的動靜。
現在的場面,尉遲寶琳完全能應付得了,不需要他出面解決。
程俊決定躲在一旁先看看再說。
“都把門給我守好了,不許一個人出來,也不許一個人進去!”
尉遲寶琳的大嗓門,響徹四周。
朱坊正捂著臉頰,瞪視著尉遲寶琳,呵斥道︰“此處不是吳國公府,你為何不讓我們進去?”
尉遲寶琳眯起眼眸,望著他臉上的巴掌印,罵罵咧咧道︰“老子需要跟你一個坊吏解釋嗎?吃了一個巴掌不夠,還想再吃一個巴掌?”
“滾一邊去!”
“粗鄙!”朱坊正忍不住罵了一聲,見他怒目而來,心中一慌。
程俊看起來那麼像是一個講道理的人,都能給他一巴掌。
面前這個尉遲寶琳,怎麼看都不像是講道理的人,惹怒了他,恐怕林令史都保不住他。
而此時,中年吏部捉錢令史忽然開口道︰“尉遲寶琳,你是想阻撓我吏部之人辦事嗎?”
尉遲寶琳嗤笑道︰“區區一個令史,就能代表吏部了?吏部是找不出一個像樣的活人,把你派過來?”
林令史惱怒道︰“你休要胡攪蠻纏,正面回話!”
尉遲寶琳撓了撓耳朵,然後彈了一下,將摳出來的耳屎彈在他身上,看著對方難看的臉色,咧嘴道︰“要我回話也行,換個當官的來,你一個不入流的小吏,也配叫我回話?”
林令史勃然大怒,對著身後的八名長安縣胥吏吼道︰“給我沖進去,捉拿杜景儉!”
尉遲寶琳看見那八名長安縣胥吏上前了幾步,目光瞬間變得凌厲,罵道︰
“老子尉遲寶琳,家父吳國公,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我就站在這里,你們沖撞我一下試試,老子馬上躺地上,然後拉你們去見長安令!長安令若是不把你們的皮扒了,我就讓我爹把長安令的皮扒了!”
喜歡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請大家收藏︰()選我當御史,李世民你哭什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