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早晨七點整,清風社區第六生活區的大喇叭準時響起。
廣播中,傳來了一只毛茸茸的嗓音︰
“各位居民早上好,我是本區晨間問候官‘毛團’,今天天氣晴朗,適合曬太陽和發呆,記得吃早飯哦,汪!”
站在陽台上的王阿姨笑著對樓下揮了揮手,果不其然,那個聲音的來源——一只毛發蓬松、戴著小紅帽的薩摩耶正在街角賣力播報天氣。
而它的身旁,是一位持有“靈能動物陪護證”的社區工作人員,正耐心給小朋友解釋︰“毛團可是我們社區的‘情緒支持獸’,專門負責調節居民情緒哦!”
在全國各地校園內,覺醒動物的身影已經不再罕見。
“靈獸講師計劃”由教育部正式推動,鼓勵具備教育素養與溝通能力的覺醒動物參與早教、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等階段的教學活動。
在東南市第一小學,一只名為“小點”的花狸貓正在教學生背《三字經》。
它坐在講台上,尾巴輕輕點著黑板︰
“人之初——尾巴舉,性本善——喵~”
學生們笑成一團,不僅記得快,還覺得可愛極了。
北江市第一中學的生物課,由一只會說話的變色蜥蜴教授。它還能變色演示偽裝原理,視覺沖擊感直接讓學生打破認知壁壘。
有學生感慨︰“我以前覺得生物課太枯燥,現在每天都等著蜥蜴老師表演。”
靈能大學專門開設“跨物種溝通學”與“獸語實訓班”,部分講師為具備精神類能力的高階動物。
一位女大學生發博說︰“我導師是一只狐狸,講邏輯哲學超級清楚,比我上屆人類導師都強。”
在人民醫院靈能康復中心,曾經一度因負面能量紊亂而瀕臨崩潰的病人們,如今因為靈獸的介入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療效。
靈兔“輕虹”成了精神康復科的明星,每天排隊求“摸頭殺”緩解焦慮的人排成長龍。
靈羊“雲朵”則為兒童病房注入溫柔治愈氣場,孩子們從抗拒治療到主動配合,轉變巨大。
犬類靈獸加入重癥病房,充當陪護犬,有些甚至能提前察覺患者生命波動,發出預警。
甚至靈蛇類動物也開始參與康復理療,用靈力刺激穴位、調節脈絡,輔助中醫針灸發揮更強效果。
有病人感動留言︰
“我曾一度抑郁到無欲無求,是一只會講冷笑話的小狗陪我熬過最黑的日子。我現在每天都給它做早餐。”
越來越多擁有方向感與感知能力的覺醒飛禽被引入城市交通管理系統。
在京滬靈路高架線上,一只名叫“路霸”的烏鴉,身披反光馬甲,負責高空疏導——它能識別擁堵區域並將信息實時傳入靈能交警數據庫。
人類司機有時也能听到路霸高聲喊話︰
“前方100米堵車,右轉你會感謝我!嘎——”
部分城市試行“動物公交試點項目”。
某些城市推出“騎獸通勤”服務,一只覺醒的長毛象背上馱著四個乘客,行駛在特殊綠道上,速度平穩且環保。
飛行系動物則提供“低空代步”,適用于5公里以內的短程飛行通勤。
乘客上車後,有趣的一幕出現了︰
“請系好靈力安全帶,尊敬的乘客,本次飛行由‘鶴九’為您服務,祝您靈運昌隆。”
在各級街道辦、社區管理、治安系統中,覺醒動物開始廣泛參與基層事務。
靈犬“墨牙”擔任龍城第三區夜間巡邏隊長,自覺巡邏、舉報異常能量波動事件。
曾經一只意圖投放負面能量的邪修,在半夜溜進小區,還沒出手就被墨牙追了三條街,最後自己蹲下投降︰“別咬了我說還不行嘛!”
覺醒猴子“皮皮”帶領整個垃圾處理隊,形成全國首支“靈能分揀隊伍”,效率提升40,還能自動判斷哪類物品可能存在能量污染。
會種植和催熟植物的靈植鹿群,被安排在綠化帶工作,一天能種出一條花路。小孩子放學後經常跑去看花鹿吃花,成為城市新風景。
覺醒動物社交賬號爆火︰
“金鱗大人今日說了啥”成為熱搜第一;
“小點貓講三國”抖音粉絲破千萬;
“翼丸vog帶你看天空”橫掃各大視頻平台。
【靈寵節】︰
各地政府開始舉辦“靈寵節”“覺醒獸嘉年華”,不僅促進旅游經濟,也提升了人獸共處認知。
【靈契婚姻法草案】︰
由于覺醒動物部分擁有“人類智能+意識”,部分國家出現有關“靈契婚姻”是否合法的辯論,引發廣泛討論。
官方回應︰“尚在研究階段,但尊重萬物情感平等。”
在夢位面,林弈站在星幕長廊上,遠望人間的燈火︰
“我原以為他們只會恐懼、會排斥……沒想到,第一步竟然邁得如此美好。”
他輕笑著,指尖微動,三道新的神明印記在空中浮現。
風之神、知識之神、生命之神——即將登場。
喜歡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