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142章 他要對李善長動手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142章 他要對李善長動手了

    一問才知道,他走路來的,路上還遇到熟人聊了幾句。

    章善強忍住罵人的沖動,冷冷跟著他來到辦公室,趕走其他人後說道︰“胡相,您不能這樣推給我啊!我是尚書,您可是侍郎!”

    “我怎麼了?這麼多事非要我簽,我能怎麼辦?”胡大人笑著反問。

    “您總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吧!”

    “這可不合規矩。

    ”

    胡大老爺一听這話,手里的泡茶動作頓住了。

    他眯著眼楮打量著章善,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怎麼,給你安排點活兒,你不樂意了?”

    “再說了,你堂堂尚書給我這個侍郎分擔些任務,哪里就不合規矩了?”

    “我怎麼沒听說過有這樣的規矩?”

    “當然啦,要是你能把我這個侍郎的位置撤了,那最好不過,我求之不得!”

    “來吧,讓我伺候尚書大人寫奏折,你覺得怎麼樣?”

    胡大老爺的話剛出口,章善的臉色就沉了下來。

    他難道不清楚胡大老爺的性格嗎?

    他難道不知道胡大老爺根本不想待在這個侍郎的位置上?

    可他也真是煩透了!

    身為工部尚書,本該是侍郎們忙碌,他只需動動嘴皮子就行。

    然而,遇到了胡大老爺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再加上水災這樣的大事,他的工作量直接爆表。

    說實話,章善能忍到今天,已經很給胡大老爺面子了。

    尼瑪,侍郎和尚書的活兒全堆在他這個尚書身上,他要是沒怨言才怪。

    他可是堂堂工部的頂頭上司啊,結果每天忙得像個小吏似的,連狗都快學去吐舌頭喘氣了。

    就這情況,他還不能抱怨兩句?

    胡大老爺看到章善幽怨的表情,這才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看來,這老頭確實干了不少活啊!

    嗯,還是安慰一下他吧!

    “章善啊,你就放輕松!”

    “你的苦日子快要結束了!”

    “這水患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我已經和陛下商定好,我必定會辭官。

    "

    "到時候陛下自不會讓這個侍郎的位置空置。

    "

    "那你不就輕松了嗎?"

    章善半信半疑地看著胡大老爺︰"胡相,你可別騙我!"

    胡大老爺擺擺手︰"你想到哪兒去了,我比你更想離開!"

    "你盡管放心,我一定會辭官。

    "

    兩人達成一致後,胡大老爺松了一口氣。

    既然要離職了,不如表現一番?

    次日清晨,胡大老爺早早來到工部,在屋內處理完自己的事務。

    工部眾人無不震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嗎?

    胡大老爺不僅準時到崗,還主動處理公務!

    章善感動得眼眶濕潤。

    這太難得了,工部總算有了個稱職的侍郎!

    他也終于能歇口氣了。

    )

    對于胡大老爺而言,工部的工作已近尾聲。

    他不久便可脫離這個苦差事。

    無論是換個工作輕松的部門繼續混日子,還是徹底辭官回家打麻將,這兩種選擇都比當前情況好得多。

    也正因如此,這段時間胡大老爺在工部還算積極。

    處理工作,與同事玩笑閑談,生活倒是安逸不少。

    唯獨一件事,他堅持不去上朝。

    開玩笑,這麼早就要起床趕到奉天殿站著,這種事誰願意干誰干。

    他是絕對不會參與的!

    這根本就不是人能干的差事!

    所以,現在的胡大老爺,偶爾會去工部轉轉,有時干脆擺擺懶。

    勉強算是給工部守好了最後一班崗。

    至于別的事,隨它去吧!

    然而,胡大老爺這邊還保持著雲淡風輕的態度,另一邊,他的老對手兼老師李善長卻活躍得很。

    上次差點因為朱元璋繞過他直接下令的事情,讓他非常警覺。

    他敏銳地察覺到,朱元璋是不是要將他擱置一邊了?

    但絕不能這樣!

    要是自己這個丞相變得可有可無,那他還算什麼丞相?

    于是當時他就站出來反對。

    不出意外,他的和舊部也都紛紛支持他。

    結果,朱元璋宣布的“解除海禁”的政策,竟然被李善長為首的官員給駁回了。

    最終,朱元璋采納了李善長的意見,撤回了這個政策。

    不得不說,在洪武年間,這樣的舉動確實令人振奮。

    對于那些在朱元璋權勢下戰戰兢兢的官員來說,李善長此舉簡直是不可思議。

    這難道不是意味著,李善長某種程度上已經能夠與皇帝抗衡了嗎?

    誰能不緊跟李善長呢?

    因此,這段日子以來,許多官員都紛紛前往韓國公府巴結李善長。

    各種奉承的話如同流水般涌向李善長。

    李善長雖然只是個貪圖享樂的普通人,但在眾多阿諛奉承中,他難免有些飄飄然。

    更何況,在朝堂上他可以一呼百應,這種感覺實在太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這段時間,他經常聯合其他官員,從不同角度勸諫朱元璋。

    或許事情都不算大事,李善長畢竟還算有頭腦,他可不敢直接跟朱元璋對著干處理什麼重大國事。

    他挑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但經他一說,卻顯得特別重要似的。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沒事找事。

    他沒料到朱元璋竟然這麼給他面子,就算有些事純屬吹毛求疵,朱元璋也都照單全收。

    也正因如此,李善長近來真是春風得意。

    畢竟,一般人根本勸不動朱元璋。

    然而,李善長美滋滋過了陣子後,在夜深人靜時仔細一想,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了。

    他不僅是朱元璋起家時的淮西老臣,更是親眼看著朱元璋靠鐵血手段登上帝位的。

    甚至,當年不少策略還是他出的主意。

    這樣一個固執的人,怎麼會突然這麼听話?

    李善長頓時冒出了冷汗。

    朱元璋從來就不是那種對臣子言听計從的皇帝。

    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

    那麼,朱元璋現在的態度只有一個解釋。

    那就是,他要對李善長動手了。

    畢竟,“先予後取”的道理,李善長怎會不懂?

    一想到這里,李善長就覺得,每次“勸諫”成功時,朱元璋那笑容看起來就像在冷笑。

    他真的慌了!

    回想起往事,怕是從他反對“開海”那時起,就被朱元璋盯上了。

    冷靜後的李善長迅速恢復了他的睿智。

    但也正因為他恢復了以往的精明,才感到頭疼不已。

    娘的,照理說這些事他早就該看清了。

    怎麼以前就栽了呢?

    其實他自己心里清楚,不過是被權勢,最終迷失了方向罷了。

    不過,李善長可不是輕易服輸的人。

    既然之前做錯了,現在就得趁著屠刀還沒落下趕緊補救。

    這已不只是保不保得住權勢的問題,而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關上書房門,李善長認真思考起朱元璋的種種策略。

    在他看來,只有摸透朱元璋的思路,自己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絕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沖動行事。

    那分明就是在找死!

    李善長皺眉在紙上思索片刻後,大致找到了一條出路。

    在他看來,朱元璋雖然心狠手辣。

    但你再狠,總不能把滿朝文武全都殺了吧?

    不說全殺,要是牽連太多,朱家的大明還能好好過日子嗎?

    這麼多職位,難道都讓朱家人自己去做?

    反過來想,他李善長的朋友遍布朝野。

    而且,其中不少是關鍵崗位的重要大臣。

    一旦因為李善長大開殺戒,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些人早已因利益、關系、親情等牢牢綁在一起。

    換句話說,如果拿李善長開刀,就得準備好牽連大半個大明的準備!

    這樣的結果,朱元璋絕不可能接受。

    到時候即便當不上丞相,保住性命總是可以的吧?

    想到這里,李善長稍微松了口氣。

    然而,想到此處,李善長突然想起了胡大老爺。

    李善長正思索著自己未來辭去丞相之職以求自保時,才猛然想起胡大老爺的存在。

    這兩年,胡大老爺除了偶爾露面,幾乎從未在朝堂中現身,這讓李善長感到十分不安。

    胡惟庸雖自稱李善長的學生,但實際上二人的地位相差無幾。

    特別是成為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後,胡大老爺的地位隱隱蓋過了李善長。

    李善長引以為豪的丞相之位,胡大老爺早已擔任過。

    而現在的李善長在朱元璋面前處境堪憂,相比之下,胡大老爺卻過得逍遙自在。

    時間能讓人看清很多事情,回過頭來看,李善長震驚地發現胡大老爺一直在與朝堂和淮西派劃清界限。

    一般人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自保,但胡大老爺顯然有更大的計劃。

    他不僅想要脫離朝堂,還打算離開臣子的身份。

    想到這里,李善長心中暗自咬牙。

    胡惟庸此舉無疑是希望所有人都跟隨他的腳步,當初自己被迫退婚,不正是朱元璋的暗示嗎?

    那時的胡惟庸裝出一副憤怒的模樣,真是讓人記憶猶新。

    回想起來,那老家伙當時恐怕樂開了花吧。

    現在倒回去想想,胡惟庸當時借勢與淮西派劃清了界限。

    朱元璋不僅打壓了淮西派,也讓胡惟庸陷入孤立,順便還給自己肥兒子找了個好媳婦。

    到最後,只有我一個人一直吃虧。

    更糟的是,好處沒撈著,壞名聲還全讓我背了。

    這君臣二人怕是早就心知肚明,合伙把我坑了。

    想到這里,李善長的臉色沉得像鍋底。

    過了好久,他才深深嘆了口氣。

    算了,不必再糾結過去的事。

    眼下他得做的是修復與胡惟庸的關系。

    這件事看似簡單,但李善長敏銳地察覺到,曾經和自己一樣的淮西老臣胡惟庸,如今地位和待遇已完全不同。

    若此時不能與他重修舊好,將來自己倒霉時,他非但不會幫忙,說不定還會落井下石。

    這怎麼行?

    于是第二天,李善長大張旗鼓地來到胡府。

    听說李善長來訪,正在打麻將的胡惟庸臉色立刻陰沉下來。

    這老東西跑來干嘛?

    他現在可是丞相!

    說到底,這家伙牽涉太多,靠得太近豈不是自找麻煩?

    萬一朱元璋收拾李善長時連他也牽連進去,那豈不是冤枉?

    但既然李善長親自上門,而且自己在家,總不能不見吧。

    畢竟,李善長也算是自己的老師。

    當然,這個所謂的“老師”,不過是為了當年淮西派抱團取暖時隨便喊出來的名號罷了。

    實際上,李善長從未真正教導過胡大老爺。

    然而,鑒于當初大家都稱胡大老爺為學生,這件事早已廣為人知,所以胡大老爺無法拒絕這次會面。

    當下,胡大老爺深吸一口氣,吩咐道︰

    “胡義,你先幫我招呼一下,我去換套正式的衣服!”

    “記住,有些話不該說的就別多嘴。

    ”

    胡義連連點頭,急忙前去接待客人。

    胡大老爺隨後在姬妾的幫助下換了身正式的官服,然後笑容滿面地來到正堂,與李大丞相寒暄起來。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2章 他要對李善長動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142章 他要對李善長動手了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