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威四年•五月•洛陽皇宮(公元535年)
宮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宇文泰緊鎖的眉頭。雖與漢王劉 達成了停戰協議,但宇文泰心中那根弦始終緊繃著。他站在巨大的地圖前,手指無意識地在黃河沿岸滑動。漢國軍師劉亮那日的暗示言猶在耳"高歡既打不贏漢王,自然要找個軟柿子捏"
"好個劉亮,一句話就讓我寢食難安。"宇文泰苦笑自語。他不得不承認,劉亮的判斷精準得可怕——魏、周之間必有一戰,而洛陽作為國都,確實時刻有被包圍的風險。
他的目光在地圖上移動高歡完全可以渡河之後直撲洛陽,然後圍點打援。屆時周軍將陷入被動,國都危在旦夕。
"許昌"宇文泰的手指停在這個位置上。許昌距洛陽四百里,有足夠的戰略縱深讓他施展。但問題是——許昌距離滎陽只有一百六十里,漢軍大將庫狄干就率一萬精銳駐扎在那里。
"劉 若背盟來襲"宇文泰感到一陣頭痛。這個決定關系大周國運,他實在難以決斷。
"天王,宇文護和宇文導大人到了。"內侍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宣。"
不一會兒,盛氣凌人的宇文護和坐在輪椅上被人推進來的宇文導出現在殿內。這對堂兄弟形成了鮮明對比——宇文護昂首挺胸,目光銳利,渾身散發著野心勃勃的氣息;宇文導則面色蒼白但眼神冷靜,因多年前的戰傷只能以輪椅代步,卻因此更加專注于情報工作。
"叔父深夜召見,不知有何要事?"宇文護率先開口,聲音洪亮。
宇文泰示意內侍退下,直截了當道"朕考慮遷都許昌。"
話音剛落,宇文導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而宇文護眼中則閃過一道精光。
"叔父英明!"宇文護立即附和,"洛陽無險可守,高歡若來,必是圍城之戰。遷都許昌,進可攻退可守,正是上策!"
宇文導卻搖頭反對"天王三思。大周建國才三年,此時遷都,恐動搖民心。且許昌距滎陽僅一百六十里,庫狄干的騎兵朝發夕至,若劉 背盟,許昌比洛陽更加危險。"
他推動輪椅靠近地圖,細長的手指指向幾個關鍵點"再者,朝中大臣多在洛陽購置田產,遷都勢必損傷他們的利益。如今朝局初定,不宜再生波瀾。"
宇文護冷笑一聲"兄長未免太過謹慎!高歡狼子野心,下次必攻大周。洛陽八關,任何一關有失,國都將無險可守。許昌雖有風險,但戰略縱深更大,可拉長高歡補給線。"
他轉向宇文泰,語氣激昂"更重要的是,遷都許昌表明我大周無意進攻漢國,是對劉 釋放善意。一旦高歡南下,劉 不會坐視高歡滅亡我們,定會出兵相助!"
"與漢國合作,無異與虎謀皮!"宇文導提高聲音,"劉 的野心比高歡更大,今日盟友,明日就可能成為敵人!"
宇文護勃然大怒"宇文導!你不過是個殘廢之人,安知天下大勢?莫非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就反對一切變動?"
"你!"宇文導氣得臉色發白,手指緊緊抓住輪椅扶手。
"夠了!"宇文泰猛地拍案,"都給朕閉嘴!"
殿內頓時寂靜。宇文泰看著兩個佷子,心中一陣煩躁。他知道二人素來不睦,宇文護嫉妒兄長執掌武川會這個強大的諜報組織,而宇文導則看不上弟弟的莽撞沖動。
"你們先退下吧。"宇文泰揮揮手,感到一陣疲憊,"此事容朕再想想。"
待二人離開,宇文泰獨自沉思良久。最終,他對外面道"傳李弼進宮。"
雖然他與李弼有嫌隙——這位大將軍曾公開批評他的某些政策——但用兵之道,朝中無人能出李弼之右。
半個時辰後,李弼身著便裝來到殿內。他行禮後直接問道"天王深夜召見,想必是為遷都之事?"
宇文泰挑眉"將軍如何得知?"
李弼淡然一笑"朝中已有風聲。臣猜想,天王是在猶豫遷都許昌之利弊。"
宇文泰點頭,將地圖推到他面前"將軍有何高見?"
李弼仔細查看地圖,良久才開口"從軍事角度看,當遷都許昌。洛陽雖為古都,但易攻難守。高歡若來,必圍洛陽而打援軍,我軍被動。"
他手指許昌"此地雖近滎陽,但四周地勢復雜,更適合組建黃河防線。且天王坐鎮許昌,可安心指揮全局,不必擔心都城被圍之險。"
"但許昌距滎陽太近,若劉 "宇文泰故意停頓。
李弼微微一笑"劉 剛與高歡大戰,需要休整。且他若攻許昌,就等于將後背暴露給高歡。以劉 的精明,不會行此險招。"
宇文泰心中暗喜,李弼的分析正合他意。但他表面仍故作深沉"愛卿言之有理。只是朝中反對之聲恐不會少。"
"天王,”李弼正色道,"為君者當以社稷為重。遷都雖難,但總比都城被圍要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宇文泰假惺惺地贊嘆"愛卿真乃國家柱石!朕得卿相助,實乃大周之幸。"
李弼躬身行禮"天王過譽。若無他事,臣先告退。"
看著李弼離去的背影,宇文泰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他知道李弼的建言出于公心,但這反而讓他更加不安——一個不計前嫌的臣子,要麼是真正的忠臣,要麼是極善于隱藏的野心家。
次日大朝會,文武百官分立兩側。宇文泰端坐龍椅,目光掃過群臣。
"今日有一事,關乎國運。"他緩緩開口,"朕意遷都許昌,諸卿以為如何?"
朝堂頓時嘩然。
"天王三思!"中書侍郎周惠達率先出列,"國都乃國家根本,豈可輕動?洛陽有八關之險,王氣所鐘,若遷許昌,恐傷國本啊!"
"臣附議!"一大群文臣紛紛跪倒,"遷都勞民傷財,如今國庫空虛,百姓困苦,實非良機!"
宇文泰面無表情"周侍郎可知,高歡若舉兵來犯,洛陽無險可守?"
"陛下過慮了!"周惠達激動地說,"我大周兵精糧足,將士用命,何懼高歡?若遷都示弱,反而助長賊人氣焰!"
這時,宇文護出列喝道"周惠達!你只知死守成規,可知兵凶戰危?洛陽若失,國將不國!"
"宇文將軍言之有理。"李弼突然開口,朝堂頓時安靜下來。誰都沒想到與宇文泰不和的李弼會支持遷都。
李弼環視群臣"為將者,當未慮勝先慮敗。許昌有戰略縱深,可攻可守。若固守洛陽,一旦戰事不利,悔之晚矣!"
"大將軍這是畏戰!"周惠達怒道,"我大周立國以來,何時懼過高歡?"
"非是畏戰,而是善戰!"李弼聲音如雷,"周侍郎可曾上過戰場?可知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道理?"
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爭論不休。宇文泰冷眼旁觀,心中已有決斷。
"夠了!"他猛然起身,聲音震徹大殿,"朕意已決遷都許昌,洛陽為陪都。李弼鎮守洛陽,組建黃河防線。三個月內,完成遷都!"
"陛下!"周惠達跪地痛哭,"三思啊!"
宇文泰拂袖而去,留下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三個月後,遷都隊伍浩浩蕩蕩開出洛陽。百姓扶老攜幼,沿途哭送。宇文泰騎馬行在隊首,面色凝重。
"叔父請看。"宇文護指著遠處,"許昌城已在眼前。"
宇文泰點頭,心中卻沒有絲毫喜悅。他知道,這只是另一段艱難征程的開始。
"報!"一騎快馬飛馳而來,"漢王劉 派使者送來賀禮,恭賀我國遷都!"
宇文泰接過禮單,只見上面寫著"恭賀周王遷都之喜,特贈戰馬千匹,糧草五千石。願周漢永結盟好。"
他冷笑一聲,將禮單遞給宇文護"劉 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叔父何必多疑?"宇文護不以為然,"漢王既然示好,我們正好借機修好。"
宇文泰望向滎陽方向,目光深邃"但願如此。"
與此同時,許昌城內,一座宅邸中。
宇文導獨自坐在窗前,手中把玩著一枚玉佩。窗外,遷都的隊伍正喧鬧入城。
"劉 "他喃喃自語,"你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