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宇文泰登基前一天
寒風如刀,呼嘯著掠過漢王宮的朱紅宮牆。殿外侍衛們凍得臉色發青,卻仍挺直腰桿,紋絲不動。殿內,銅獸香爐中龍涎香裊裊升起,暖意融融。劉 端坐在鎏金王座之上———
"諸位,”劉 的聲音沉穩有力,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殿內肅立的文武百官,"經過一冬的反復商討,孤今日正式宣布——"
他故意拖長了尾音,看到大臣們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有人攥緊了笏板,有人悄悄咽了口唾沫。鄭道昭的額頭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在燭光下閃閃發亮。劉 心中暗笑,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讓這些老狐狸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即日起,廢除舊制,實行三省六部制!"
話音剛落,殿內立刻響起一陣衣袍摩擦的 聲。劉 注意到站在前排的長孫儉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而站在後排的年輕官員們則互相交換著興奮的眼神。老臣裴俠眉頭緊鎖,花白的胡須隨著急促的呼吸輕輕顫動。
"三省分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劉 的聲音壓過了殿內的騷動,"長孫儉出任尚書令,甦綽尚書左僕射,元修伯出任尚書右僕射。"
被點到名字的三位大臣立即出列行禮。甦綽面色如常,但劉 敏銳地捕捉到他眼底閃過的一絲訝異——這個出身寒門的謀士,恐怕沒想到自己會一躍成為朝廷重臣。長孫儉則姿態從容,仿佛早已料到這一安排,只是他微微發顫的指尖暴露了內心的激動。最有趣的是元修伯,這位年輕的刺史激動得雙手發抖,行禮時差點踩到自己的衣角。
"酈道元出任中書令,高翼出任門下侍中。"
酈道元神色淡然,只是微微頷首,仿佛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站在角落的伯父高翼則難掩喜色,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又急忙用袖子遮掩。
"六部人事安排如下——"劉 繼續道,聲音在殿內回蕩,"吏部尚書由裴俠擔任,民部尚書由柳敏擔任,禮部尚書由鄭道昭擔任,工部尚書由唐邕擔任,刑部尚書由崔季舒擔任,兵部尚書由崔昂擔任。"
隨著一個個名字被念出,殿內的氣氛越發緊張。劉 看到裴俠听到任命時,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這位以剛正不阿著稱的老臣,怕是要在吏部掀起一場風暴了。而柳敏則立刻開始盤算起國庫的收支,嘴唇無聲地蠕動著,像是在計算什麼數字。
"同時,"劉 提高了聲音,"加封長孫儉、甦綽、酈道元、高翼、元修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封號,共同處理朝政,十天一輪筆,遇事不決可請孤決斷。"
這一決定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劉 看到幾位老臣交換著震驚的眼神,而年輕官員則難掩興奮之色。站在後排的魏舒甚至不小心踫倒了身旁的燈架,引得眾人側目。
"臣等叩謝大王恩典!"以長孫儉為首,眾臣齊聲高呼,聲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劉 擺擺手,故作輕松地說"孤不過是精力有限,想請各位辛苦辛苦,讓孤好多偷些懶罷了。"
此言一出,殿內緊繃的氣氛頓時松弛下來。甦綽第一個笑出聲來,緊接著是元修伯爽朗的大笑,很快整個朝堂都洋溢著歡快的笑聲。劉 注意到只有裴俠依舊板著臉,這位老臣怕是已經在思考如何整頓吏治了。
就在這其樂融融的時刻,大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鎧甲踫撞的聲響。劉 眉頭微皺,抬眼望去,只見親衛劉桃枝神色慌張地沖入殿內,甲冑上還帶著未化的雪粒。
"啟稟大王!"劉桃枝單膝跪地,聲音因急促而略顯尖銳,"洛陽傳來八百里加急——皇帝元修突然暴斃身亡,元氏皇族謀刺宇文護,被宇文護屠戮一空!宇文泰即將稱帝,改國號"周"!"
剎那間,大殿內鴉雀無聲。劉 感到一陣寒意從脊背竄上來,雖然他早已通過繡衣衛的密報得知這一計劃正在推進,但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徹底。
"什麼?!"裴俠第一個打破沉默,蒼老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弒君篡位!大逆不道!"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劉 看到崔昂已經下意識摸向腰間佩劍的位置,而鄭道昭則面色蒼白,扶著柱子才勉強站穩。年輕的甦亮甚至驚呼出聲,引來周圍同僚責備的目光。
"大王!"裴俠顫巍巍地站出來,胡須氣得直抖,"宇文護弒帝,當為天下人所唾棄!臣請立即出兵討伐!"
民部尚書柳敏急忙附和"元修雖德行有虧,畢竟是天子,宇文泰此舉實乃大逆不道!若不討伐,何以正天下視听?"
劉 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暗想"蔡坤啊蔡坤,你這一手推波助瀾,可真是給孤送了一份"大禮"。"表面上,他卻不動聲色,只是輕輕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諸位稍安勿躁。"劉 的聲音沉穩有力,"今日朝會到此為止。長孫儉、劉亮、甦綽留下,其余人等,散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大臣們面面相覷,顯然對漢王的平靜反應感到困惑。柳敏臨走時投來探究的目光,而高翼則若有所思地頻頻回頭。待大殿空蕩下來,只剩下四位心腹,劉 這才長舒一口氣,揉了揉太陽穴。
"走吧,去書房說話。"
書房內,炭火正旺,茶香裊裊。劉 親自為三人斟茶,動作從容不迫。長孫儉接過茶杯時,手指微微發顫,茶水險些灑出。
"怎麼,連你也沉不住氣了?"劉 打趣道,試圖緩解緊張的氣氛。
長孫儉苦笑"大王,臣等本以為您會震怒,甚至改變征蜀計劃"
"出兵討伐宇文泰?"劉 啜了一口茶,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恰恰相反,孤認為宇文泰稱帝是件好事。"
三人聞言皆驚。劉亮手中的茶杯"啪"地一聲落在案幾上,茶水四濺。
"大王何出此言?"甦綽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宇文泰稱帝,必會引起天下震動"
"正因如此,"劉 打斷道,起身踱到窗前,"高歡作為"大魏忠臣",是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的。你們想想,若高歡起兵南下,還有余力顧及我們嗎?"
劉亮眼楮一亮"大王英明!高歡必不會放過此等良機!屆時中原混戰,正是我們拿下巴蜀的最佳時機!"
"可是"甦綽仍有疑慮,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獨孤將軍正在征戰河西三州,我們是不是該等等再出兵巴蜀?"
劉 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案幾抽屜中取出一封軍報,遞給甦綽。"看看吧。"
甦綽展開軍報,快速瀏覽後,臉上憂慮之色漸消。"獨孤將軍已經拿下河西三州,正在招募流民重建家園"他抬頭看向劉 ,眼中閃爍著敬佩的光芒,"如此說來,後方已穩。大王深謀遠慮,臣等不及。"
長孫儉沉思片刻,緩緩捋著胡須道"魏、周必有一戰,我們得時刻關注中原戰局。宇文泰登基稱帝,不得人心,恐怕必要的時候,我們還要幫一幫他。"
劉 嘴角微微上揚,這正是他想听到的話。"不錯,在孤拿下巴蜀之前,必須讓高歡和宇文泰一直僵持著。"他轉身望向窗外,遠處灰蒙蒙的天空中,一只孤鷹正在盤旋。
"傳令下去,"劉 轉身,目光如炬,"加緊籌備征蜀事宜,同時密切監視中原動向。記住,今日議事內容,不得外傳。"
三位重臣齊聲應諾。當他們退出書房時,夕陽的余暉為漢王宮鍍上一層金色。劉 獨自站在窗前,望著漸暗的天色,輕聲自語"蔡坤,你這份"大禮",孤記下了。"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