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

第217章 劉的募兵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本章︰第217章 劉的募兵制

    太極殿東側的書房內,青銅獸爐中升起裊裊青煙,檀香的芬芳在空氣中緩緩流淌。漢王劉端坐在紫檀木案後,手指輕輕敲擊著案上那卷《宇文泰府兵制要略》,目光在幾位心腹大臣之間游移。

    窗外秋雨淅瀝,打在殿外的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劉抬眼望向窗外,雨絲如織,朦朧了遠處的宮牆。他收回目光,清了清嗓子︰\"諸位愛卿,今日召集大家,是想商議我關中未來的軍政大計。這是孤命人整理的宇文泰府兵制詳情,諸位且先過目。\"

    軍師長孫儉接過竹簡,眉頭立刻擰成了一個結。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竹簡邊緣。

    \"大王!\"長孫儉突然抬頭,聲音如金石相擊,\"此制看似巧妙,實則遺禍無窮!宇文泰為解燃眉之急,不惜飲鴆止渴。府兵制下,兵歸將,將歸府,久而久之,必成軍閥割據之勢!\"

    劉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一旁靜立的甦綽。這位年輕的記室參軍不到三十,面容白皙,眉目如畫,卻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氣質。

    甦綽接過竹簡,仔細研讀後,輕聲道︰\"長孫公所言極是。然則...\"他抬眼看向劉,眼中閃爍著理性的光芒,\"關中歷經戰亂,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即便從河東移民百萬,短期內也難以恢復元氣。府兵制雖非上策,卻是眼下最實際的權宜之計,可推行均田制與之相佐。\"

    司法參軍崔昂冷哼一聲。他身材魁梧,面容剛毅,沉穩中更添幾分肅殺之氣。\"甦參軍此言差矣!軍中派系本就復雜,若再行府兵制,豈不成了養虎為患?我隨大王多年,深知那些軍頭一旦坐大,便如脫韁野馬,再難約束!\"

    劉靜靜听著,心中卻如明鏡一般。他暗想︰\"歷史上正是甦綽推行了府兵制,助宇文氏奠定了北周基業。他的話確實有道理,關中貧瘠,人口稀少,府兵制能迅速解決兵源問題。但...\"他腦海中閃過安史之亂的慘烈景象,\"軍閥割據的隱患實在太大。\"

    書房內一時陷入沉默,只听得雨打窗欞的聲響。劉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案上畫著圈,忽然開口︰\"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但孤以為,兵在精而不在多。\"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雨幕中朦朧的宮城輪廓︰\"孤決定實行募兵制。軍餉兌付采用一半現錢一半田畝,等將士退役後田畝一次性付清。”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上次孤大婚,大宴三軍,才發現尚有老人在軍中服役。即日起,軍中對年紀超過五十而未升任校尉者,進行裁撤,酌情于以安排指地方出任縣尉,鄉長,里長,增補田地贍養。至于甦愛卿提到的均田制...\"他轉身面對眾臣,\"孤同意推行,但必須因地制宜,良田才可分配。\"

    甦綽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陷入沉思。長孫儉則面露贊許之色,拱手道︰\"大王明鑒!募兵制既能保證兵源質量,又可避免軍權旁落,實乃上策。\"

    這時,雍州刺史元修伯輕咳一聲。他是個身材健碩的文臣,年歲不大,但雙目炯炯有神。\"大王,臣有一事不得不報。\"他的聲音雖輕,卻透著沉重,\"如今關中稅制混亂至極。相鄰郡縣,稅賦竟相差數倍。更有甚者,有的郡縣已將稅收預征到二十年之後!百姓不堪重負,流離失所者十有二三。\"

    劉聞言,臉色驟變。他猛地拍案而起︰\"什麼?二十年?!這些狗官是要把百姓逼上絕路嗎?\"他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怒火燃燒。

    元修伯嘆息道︰\"臣近日巡查各縣,親眼所見,觸目驚心。有老婦因交不起稅賦,被迫賣孫;有壯年男子不堪盤剝,自縊于縣衙門前...\"說到這里,老人聲音哽咽,再也說不下去。

    劉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元愛卿可有良策?\"

    元修伯定了定神,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臣斗膽,擬定了"租庸調"稅制。田租按畝征收,庸調按丁口計算,既公平合理,又能防止地方官吏巧立名目,橫征暴斂。\"

    劉接過竹簡,快速瀏覽,心中暗嘆︰\"這不正是歷史上唐朝實行的稅制嗎?元修伯果然大才!\"他抬頭看向元修伯,眼中滿是贊賞︰\"愛卿此策甚妙,當立即推行。\"

    長孫儉適時插言︰\"大王,稅制改革固然重要,但若無清明吏治,再好的制度也會被歪曲。臣建議對現有官吏進行全面考核,剔除貪腐無能之輩。並設御史巡風,常年暗訪各地,體察民情。\"

    \"善!\"劉重重點頭,\"孤還要成立大理寺,專司糾察百官,厘清關中所有不法之事!\"

    崔昂見機上前一步︰\"大王,軍中制度也需調整。如今隊伍壯大,將士待遇混亂,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長此以往,軍心必散。\"

    劉聞言,忽然想起前世讀過的一句詩——\"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他眼前一亮,朗聲道︰\"崔愛卿所言極是。朕決定設立勛官十二轉制度,從最低的"武騎尉"到最高的"上柱國"。但與宇文泰不同,勛官與職官分開,只作為榮譽象征,不掌實權。\"

    眾臣聞言,紛紛露出驚訝又欽佩的神色。甦綽最先反應過來,贊嘆道︰\"大王此策精妙!既激勵將士奮勇殺敵,又避免軍權分散,實乃兩全其美!\"

    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照進書房。劉走到窗前,推開窗戶,雨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他深吸一口氣,轉身面對眾臣,聲音鏗鏘有力︰\"今日所議各項新政,明年正月初一正式推行。傳孤旨意,命各地刺史及不在職官員入長安學習,參加考核。不合格者,一律罷官免職,永不錄用!\"

    眾臣肅然,齊聲應諾。劉望著他們,心中豪情萬丈……

    元修伯是魏文成皇帝拓跋靭的後裔,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他清素寡欲,明識理體。

    元修伯少歷顯職,曾任尚書郎、治書侍御史、司徒左長史等職,還先後擔任數郡太守、光州刺史,所到之處皆有良好聲譽和政績。後來他出任度支尚書,當時北齊朝政荒廢,國家面臨困境,儲備空虛,賦稅徭役繁多。元修伯憂國如家,體恤民眾勞苦,積極謀劃以挽救時局,與錄尚書唐邕商議決策,對國家事務多有裨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方便以後閱讀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第217章 劉的募兵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第217章 劉的募兵制並對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