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被國內影迷將其解讀為東方式哀而不傷——李的沉默與蘭迪的淚水,共同構成對創傷的尊重——有些傷口無需愈合,存在即是見證。
《紐約時報》“楊的《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定會成為影史經典,它之所以成為經典,在于它撕碎了苦難必鑄輝煌的虛假承諾。真正的治愈,是允許傷口永遠流血。當全球觀眾為李的‘i can’t beat it’落淚時,恰是對人類脆弱性最深的共情——承認失敗,或許才是生存的終極勇氣。”
楊簡的演技不但備受華夏影迷的好評,在美國爛番茄上也收獲了99的好評,在這眾多好評中,眾多數媒體、影評人和影迷聚焦于他“用微表情承載萬噸悲痛”的表演——如警局審訊後奪槍自殺未遂的麻木眼神、與前妻街頭相遇時喉結的顫抖。
《衛報》稱“這是繼《出租車司機》後最偉大的內斂式演出”。
無論國內外怎麼去解讀楊簡這部《海邊的曼切斯特》,大家對于電影表達的那種藝術真實性與社會隱喻都是一致給出了贊譽——
全片無配樂的冷寂海景、瑣碎對話中的情感張力,被《電影手冊》稱為“新現實主義的勝利”;李的自我放逐被美國媒體視為“中產夢碎”的縮影——當努力無法改變結局,“躺平”成為最後的反抗。
而楊簡在電影里的表現,也讓美國輿論將楊簡放在了今年奧斯卡影帝最大熱門的位置上。
《海邊曼切斯特》的上映,也就意味著這部電影的奧斯卡沖獎季正式開始。
楊簡也指示馬丁,今年的奧斯卡重心放在這部電影上,最佳男主角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最佳導演、最佳影片與最佳劇本。
《星際穿越》的重心則是放在技術類獎項上就好,否則的話這會分散楊簡的票數。
小李子的《血鑽》與《無間行者》可是前車之鑒。
時間來到12月2號,《海邊的曼切斯特》已經上映5天,雖說這部電影由于題材的原因,票房不是很爆炸,可因為楊簡,5天的時間依然拿到了27億的總票房。
就連1號和2號這兩個工作日的日票房都接近3000萬。
這個數據在楊簡以往的電影中不算出色,可還是那句話,凡事就怕對比。和楊簡自己的歷史成績比不怎麼樣,可是和其他人的電影比起來那就了不得了。
與《海邊的曼切斯特》同日上映的《撒嬌女人最好命》則是聚集了周訊、黃達岸兩位當紅明星,可依然敗下陣來。
《撒嬌女人》5天時間票房堪堪破億,和《海邊的曼切斯特》沒法比。
說起來《撒嬌女人》還是導演彭浩翔北上的第一部電影,可是這部電影的誕生其實不算容易,比起《太平輪》也差不了多少。
作為一部愛情喜劇,《撒嬌女人最好命》在戲外還更特別一些。期間經歷了版權糾紛以及二十二稿劇本,再到被雪藏的導演彭浩翔,《撒嬌女人最好命》從籌備到終于和觀眾見面,一部中小成本的電影硬是用了三年多,屹立華藝“h計劃”中好容易才“撒出來的嬌”。
所謂“h計劃”,就是華藝的一項電影計劃,表示high hope得名,表示充滿希望。
101novel.com11年2月份,華藝兄弟第一次發布“h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成員包括大哥成、徐客、馬大剛、夏永康、陳國輝、林書宇、烏耳善、馮德輪、鈕承澤、彭浩翔、于仁泰等11位導演的10部新片。
馬大剛的《1942》、大哥成的《十二生肖》亦是共同在列,而還有一部電影也在列,那就是香江年輕導演彭浩翔的新片——《撒嬌女人最好命》。
如果大家不認識彭浩翔,那麼許多人提到那部愛情喜劇《志明與春嬌》,有的人可能就知道了。
《志明與春嬌》這部港式愛情小品雖然只在內地斬獲了185萬的票房成績,卻在豆瓣上收獲了80的高分。
這無疑給了彭浩翔巨大的信心。
101novel.com07年彭浩翔曾憑《伊莎貝拉》試水北上,盡管這部電影提名了第56屆金熊獎,不過依然無人關注他、
到了101novel.com10年,他在《志明與春嬌》的成功中找到了一種立足內地電影市場的可能性,那就是當時在內地電影市場尚屬空白的都市愛情喜劇類型片。
于是彭浩翔“思考良久,決定把香江的房子退掉,所有家中細軟都運往bj”,正式成為北漂一員。
在101novel.com11年華藝“h計劃”中公布的《撒嬌女人最好命》原本應該成為他北上之後的第一部作品。
然而彭浩翔的北漂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他曾經在自己于某爛隻果日報上的專欄里自嘲地描述過“消失的西裝”,因為奔波于京港兩地,彭浩翔與太太“許多時候,同時間在不同地方,我們夫婦二人名下可能會有三四個酒店房間。”“曾試過有一東西找了年多,由一位同事入職的時候已開始找,直至她離職,那東西還沒找到,後來偶爾在別的合踫上,她還惦記著那東西到底找到了沒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同樣體現出彭浩翔水土不服的,還有他與話劇導演何念有關《撒嬌女王》的一場版權糾紛。早在“h計劃”公布之前一個月,彭浩翔與何念的口水仗已經打響。
101novel.com11年彭浩翔宣布拍攝《撒嬌女人最好命》時,話劇導演何念已推出同名話劇《撒嬌女王》。彭浩翔指控何念“盜用創意”,稱該項目原為雙方合作但因“合約不合理”流產,何念卻單方面推進話劇制作。
雙方在微博公開互斥“盜賊”“敗類”,甚至對簿公堂。更是在微博互發律師聲明,在劇名歸屬、故事原創以及合作失敗原因等問題上爭執不下,雙方態度都十分強硬,僵持的局面也一度成為當時的媒體頭條。
何念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與彭浩翔談崩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分配不均,“我之前的戲都是賣座的,我讓給彭浩翔一些股份,可我們出現了三點分歧第一,他只要現金交易,讓我們付他50萬元版權費———戲劇圈都知道,我做一個話劇也就100萬元左右,他直接拿去50萬元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二,我提出劇名叫《撒嬌女王》,他堅持用《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第三,故事內容他也一定要用那本書傳遞的故事,而我想的是‘四城記’的故事。”
同時,何念也公開批評彭浩翔,“我覺得他來找我就是想把他原來做過的東西賣給我,賺一筆錢走人。”何念還借香江電影人文雋之口,稱“這件事說明彭浩翔不了解內地的‘游戲規則’。”
同年5月,編劇柏邦尼在微博上透露,自己為何念告彭浩翔誹謗一案出庭作證。柏邦尼證明彭浩翔更早擁有創意,但最終案件結果成謎,糾紛不了了之。
雙方就此事都是閉口不談,最後的結果就是何念的話劇《撒嬌女王》還在演,彭浩翔的《撒嬌女人》則繼續糾結于難產的劇本當中。
101novel.com12年4月,華藝兄弟發布101novel.com12年度“h計劃”,《撒嬌女人最好命》再次位列其中,發布會上王重壘打趣彭浩翔稱其“這個撒嬌沒撒出來”,彭浩翔也再現場表示,兩年時間一直用于修改劇本,而《撒嬌女人最好命》將于當年暑期正式開拍。
而在當年5月份參加某活動時,彭浩翔再次證實,自己正在打磨《撒嬌女人最好命》的劇本。
次年6月,華藝于魔都國際電影節上發布101novel.com13年度“h計劃”,《撒嬌女人最好命》就跟豬堅強一樣依然倔強的再次出現在片單之中。
當時的王重壘再次談及《撒嬌女人最好命》的時候,口氣從前一年的調侃變的多了幾分無奈。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彭浩翔覺得《撒嬌女人最好命》是真正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部戲,他希望全部都是內地演員出演,編劇的潤色都是非常內地的東西,他希望更純粹一點,準備久一點。”
但事實上,此時距離彭浩翔的《春嬌與志明》上映已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盡管《春嬌與志明》的主演還是香江演員余聞㜭和楊芊樺,但故事的背景已經全盤搬到了bj,與兩人搭戲的演員也成了楊蜜和徐爭,算是實際意義上彭浩翔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槍也不為過。
而此時的彭浩翔也趕上了內地電影票房正式起飛的東風,《春嬌與志明》的票房直接拿到了7000萬rb,這讓彭浩翔切實嘗到了內地市場的甜頭,也無怪他會在采訪中自信的表示“我沒有水土不服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我才華特別好啦”。
但在票房取得成功的同時,《春嬌與志明》卻未能延續前作《志明與春嬌》的良好口碑。
實際上,《撒嬌》劇本一直未定稿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時任華藝總監制的陳國富對劇本始終不滿,要求反復修改。
原劇本中黃達岸的角色被設定為“渣男”,對周訊角色情感模糊,華藝認為需調整人物動機以符合市場接受度。隨後編劇從柏邦尼更換為彭浩翔老搭檔陸以心,劇本耗時三年修改22稿。
如果陳國富不離開華藝,這部電影可能還會難產一段時間。
隨著101novel.com13年3月陳國富離開華藝,8個月後的11月份,《撒嬌女人》立即開機。
雖然彭浩翔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劇本修改二十二稿是為了有一個好故事。
可是結合陳國富離開的時間以及成片呈現的效果,估計真的是陳國富不滿意彭浩翔的劇本。
《撒嬌女人最好命》上映後的口碑其實非常一般,尤其是其中的“直男癌審美”遭到猛烈批評——
大多的評論都認為彭浩翔是將女性簡化為“女漢子”與“綠茶婊”的對立,強化性別刻板印象;黃達岸的台詞“我是gay所以不愛女人”被指侮辱少數群體。
咳咳,前面那個楊簡不知道怎麼評價,畢竟他沒看過電影,不知道是不是那樣,可是黃達岸的台詞,楊簡覺得大家就有些苛刻了。
大家還對電影結局黑化林志琳的橋段感到反感。有影評稱其“三觀略歪”,票房雖破億但口碑分裂,進一步削弱彭浩翔在內地的創作信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其實,憋了三年的《撒嬌女人》口碑與票房的失敗就是彭浩翔試圖用港式惡趣味解構內地婚戀觀,但是兩地的價值觀是存在偏差的,從而遭到輿論反噬。
還有就是,彭浩翔這三年的遭遇,也算是資本權力的隱形操控,陳國富直接決定項目生死,導演淪為博弈棋子,直到他離開,這個項目的劇本就立即沒問題了。
從結果來看,陳國富的堅持沒問題啊。
不過,人家《撒嬌女人》票房表現再怎麼平庸,可是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頂天了也就6、7000萬,票房5天破億,不說能賺多少錢,起碼保本沒多大問題。
有一部電影可就慘了,給全國人民上演了一出票房大慘劇。
12月2號這天,也是吳雨森那部《太平輪(上)》正式上映的時間。
《太平輪(上)》作為吳宇森執導的史詩巨制,耗資4億多rb並集結章紫怡、金城武、黃達岸。宋慧喬等眾多亞洲頂級明星,卻遭遇口碑與票房的雙重滑鐵盧。
《太平輪(上)》的首日票房只拿到了2400萬,還不如已經上映了5天的《海邊的曼切斯特》。
堪稱是對《太平輪》在傷害性上很高,侮辱性也極高的雙重打擊。
一直以來,《太平輪》都是以“華夏版《泰坦尼克號》”為宣傳點,但上映的第一部影片中卻是全程未展現沉船情節,129分鐘的時長僅僅是鋪墊歷史背景和人物關系。
媒體們紛紛批評其“名不副實”。
許多觀眾亦是沖著“華夏版的鐵達尼號”這個名頭去看的,電影上部全片129分鐘全讓吳雨森交代歷史背景了,太平輪只開了一次,而且不是臘月二十八沉船的那次因此,讓想要看災難、沉船的觀眾預期落空產生強烈被欺騙感。
《京華時報》更是直接指出“觀眾抱怨電影結束仍未登船,敘事像太平輪一樣災難性失控。”
電影中愛情線冗長且平庸也遭到大量批評。
三組愛情故事——黃達岸與宋慧喬的軍官千金戀、金城武與小日子女演員長澤雅美的跨國虐戀、佟大維與章紫怡的底層悲情,均被批為“散亂無章,相互餃接簡直生硬到沒眼看,還不如人家《撒嬌女人最好命》”。
而三組愛情故事里面,又數黃達岸與宋慧喬的戲份被批評為“唯美如v卻空洞造作,完全脫離1949年的亂世背景,嚴重削弱了歷史的厚重感。”
說來也是這些人不長記性,三國都被魔改成那樣了,你能指望一把年紀還患癌的吳雨森能拍出什麼好的歷史故事來?
吳雨森弱化了他擅長的暴力美學,關鍵這是一部真實歷史改編的電影,而在那個年代,暴力都是司空見慣的。
而吳大導演卻試圖通過傳遞反戰思想來升華他的電影。
可是電影里的戰爭場面他又沒處理好,甚至不如他之前的《赤壁》,被媒體批評“缺乏感染力”。
軍事迷更是揪出電影里的多處硬傷——26坦克從未出現在華夏戰場,黃達岸黃手套雪白不符合戰場環境等。
觀眾們的反饋就更直接了,直接表示十分失望,這就導致了這部電影的口碑迅速崩塌。大家普遍反映影片節奏拖沓,上集結束仍未見主線推進。《星際穿越》雖然也被一部分觀眾吐槽中斷冗長,可是大多數看明白的人卻是認為恰到好處,所以並沒有出現《太平輪》這樣的問題。
觀影的觀眾們紛紛跑到微博和貓眼上吐槽“有錢任性,看了半集船都沒見著,上了吳白鴿的大當了,再也不會看下集了。”
如果是很少的一部分觀眾這麼說影響還不會太大,片方還可以說是觀眾們沒看懂導演的用意,可幾乎所有看了電影的觀眾都這麼說,那問題可就大了。
所以別說剛剛上映的上部,《太平輪(下)》都注定失敗。而且吳雨森還在《太平輪》運用了3d技術,可是由于資金的問題,3d技術也不是真正的3d技術,只是偽3d,這嚴重削弱感情戲聚焦。而且戰爭與愛情場景均未因3d技術而提升觀眾的觀感,還被諷刺是為了提高票價圈錢的手段。
從小馬的財務狀況來看,這種可能性可太高了。
小馬與樂視這次的發行也存在失誤,檔期選錯了,在商業運作上更是失誤連連。
《太平輪(上)》的首日排片率只有3461,而且更讓人震驚的是場均只有16人觀影,這真的是難得一見啊。隨便拍一部小成本恐怖片都不至于場均只有16人觀影。
由于吳雨森的身體情況,《太平輪》還缺乏路演宣傳,在網絡票務推廣上,或許是他們自己都不看好這部電影,也或許是認為已經投入巨額資金,再加大投入,虧損更多,所以相關的宣傳資源與4億多的制作成本不匹配。
總之不管真實原因是什麼,反正發行上肯定是出了問題。
不過這樣也好,也算是給《海邊的曼切斯特》再讓出幾天的時間拿票房,怎麼也能多拿個7、8000萬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窮誰也不能窮自己,只能是苦一苦小馬、樂視、華藝和中影這四家了。
當然,《太平輪》口碑與票房雙雙遭遇滑鐵盧,也不能說這部電影一無是處。
盡管整體評價幾乎都是負面的,不過部分媒體和影迷仍認可章紫怡的表演,認為其飾演的底層女性“于真”在亂世中掙扎求生的段落被贊“全片最具沖擊力”,展現人性尊嚴。
另外,場景復原(1:1太平輪模型)、服飾道具的考究,以及配樂也收獲了一定的肯定,只是大家還不知道,這是吳雨森一次次超支得來的。
也有觀眾認為影片跳脫傳統戰爭片得格局,通過個體命運折射和平珍貴。
《太平輪》的滑鐵盧,其實就是一場“精致的失敗”。
其潰敗的本質是吳雨森的創作野心與當前市場現實的一種割裂。
文本的缺陷,讓多線敘事未能凝聚成史詩格局,在階層矛盾的刻畫上淺嘗輒止,反不如灣省那部《賽德克•巴萊》血性真實。
上下兩部的敘事,也真的是讓觀眾們厭煩了。吳雨森還以為能像《赤壁》那樣僥幸。
如果真的要分上下集,那還不如徹底的寫成兩部電影,每部的劇情讓其有一定關聯的同時,也能有更強的獨立性。
像現在這樣耗費兩個小時的時間,卻連一句有意義的話都沒有說,這不是白瞎了那4個多億了嘛。
電影其實就是用現代光影技術講故事,故事的立足點必須穩中人心。在《太平輪》這部被腰斬為上、下集的電影里,吳雨森就是想要用三對患難男女之間的情事,用亂世情來表達亂世人的命運。
但是,他僅僅把一段宏偉的歷史長卷歸結為3個不同階層的愛情故事,情懷未免縮得太小。
沖著歷史感來,沖著沉船走進電影院,觀眾們的落差感也可想而知。
故事的敘述從來都講究娓娓道來,長略得當。
被腰斬成上、下兩集,不是所有分集電影的絕癥,《赤壁》雖然也被吐槽,但好歹人家拿了不少票房。
但這種上下集的操作對于《太平輪》來說肯定是。因為不能一氣呵成已形成觀影障礙,下集還得用若干片段去回憶上集,那就是重復。既然下集能夠獨立成片,那麼還要上集做什麼?楊簡前世看《太平輪(下)》時候,下集依然犯上集的錯誤,足足用了15小時才讓所有的主角都買齊票上了船,這真的很讓人膩歪。
電影劇情的鋪排有時是為情節高潮做準備,但讓高潮等待太久,就會成為累贅,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別忘記,華夏觀眾已經有過《泰坦尼克號》的觀影經驗,對太平輪的沉沒自然要求不會低。鋪排太久,最後胃口徹底被吊壞了,誰還去看你的電影?
就算心懷好奇,原本想要去看電影的人也會因為崩塌的口碑而選擇作罷,等到各大平台上了再看也不遲。
喜歡這個影帝不務正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這個影帝不務正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