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第391章 華夏帝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秩序的忠實維護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本章︰第391章 華夏帝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秩序的忠實維護者

    “接陸軍總參謀部,徐希顏在嗎?讓他盡快來皇宮一趟。”

    湯瀟逸撓了撓頭之後,決定先听一听陸軍的意見。

    徐希顏正在視察江防情況。

    因為原本用于江防的老炮被拉去了加勒比海。

    現在的防御是一個陸軍炮兵團負責,他不放心,所以時常來查看。

    接到消息後,緊趕慢趕的趕到皇宮,湯瀟逸正趴在地上用尺子量著地圖。

    地圖太大了,辦公桌上放不下。

    “希顏兄,你來看看,我們在西域、蒙古方面的防御堪稱薄弱,我很焦慮呀!”

    見徐希顏到了,湯瀟逸站起身,將尺子仍在地圖上。

    面對這個問題,徐希顏一頭霧水,這個問題不是討論過很多次了嗎?

    華夏帝國把沙俄視為敵人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連長遠戰略都做出來了。

    現在是要改?

    “陛下,第一批軍屯第一師已經抵達了西域,後續兩個師也分別抵達了隴上、長安、正在繼續向西開進。”

    “目前西域的氣溫已經下降,等明年開了春……西域開了春,軍屯人員會繼續開進,並進行更精細的勘探,為鐵路建設打好基礎。”

    “另外,騎兵第一、第二師的組建工作已經完成,還在整個草原上設置了六十一個馬場。”

    “草原民兵的建設也正在加快,沒招上兵的草原人幾乎都加入了民兵。”

    徐希顏以當前戰略的進度委婉的提示了一下湯瀟逸,也是試探一下湯瀟逸到底想說啥。

    徐希顏看來,一切正常,形式不是好,是大好。

    根據目前的進度,也許用不了三年,華夏帝國在這兩個地方的力量就足以壓制附近的沙俄帝國軍隊。

    並且還能組建一個小而完善的地方動員和後勤補給體系。

    當然,前提是在這些地方砸了許多錢。

    不過再過兩年,等軍屯上了正軌,自己也會有產出,資金消耗就會小很多了。

    至少不用花費重金運輸大量糧食等基本物資進去,還會產出果干、馬匹、牛羊等。

    還有不少礦產,煤鐵等基礎資源就不說了,黃金白銀寶石玉石產量也很可觀。

    我就說當初漢朝老祖宗不至于為了那幾顆葡萄干西進。

    “這樣嗎?”

    湯瀟逸點了點頭,

    “如果我們在現在,或者幾個月內爆發戰爭,西域和草原是否能頂住壓力?”

    湯瀟逸現在多麼想要一條鐵路,可惜,鐵路還沒過長安,過了長安,還有一千多公里的隴地。

    之後還要過一兩千公里,才能到迪化。

    至于進一步到此時西域的核心伊犁,那不是此時的華夏帝國承擔的起的。

    需要進一步積蓄力量,等有錢、有技術、並且到迪化的鐵路開通,能把資源運輸過去後,才能考慮。

    “幾個月內……”

    徐希顏挖空腦袋想著最近的國際局勢。

    他現在也經常看報紙,英語、法語、俄語等好幾種語言的報紙,也看帝國內部通告。

    當然,報紙還是要翻譯,他懂一些英語和法語的語言基礎,不過也不能保證全部能看懂。

    沒事呀!最近很平和呀!

    華夏帝國主導的調停調停了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法紹達危機、東瀛和半島的沖突。

    西班牙和阿美利卡的戰爭也進入最終階段,雙方的條件已經基本談妥了。

    世界和平啦!

    至于利比里亞?誰管?報紙上寫了?這是假報紙,真的,他的執照剛剛被吊銷了。

    華夏帝國也因為調停多個沖突,特別是英法沖突,獲得了許多國際聲望。

    而帝國整體實力方面,雖然海軍力量萎縮,導致進入戰略防守階段。

    但由于國際形勢一片大好周邊沒威脅),問題也不大,而且陸軍力量也沒有受到影響。

    形式不是好,是大好!

    沙俄帝國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做出挑釁,甚至讓湯瀟逸預言要爆發戰爭?

    “陛下,我們在草原方向,還有一定的軍事力量,而與草原對應的沙俄帝國方向,東西伯利亞地區。”

    “雖然有幾個沙俄帝國城鎮,但人口還沒有我們多,需要注意的也就一點哥薩克騎兵。”

    “騎兵的運動性強,邊界廣闊,難以絕對防守,但廣闊的草原上,他們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師就是為哥薩克建立的,哥薩克戰斗力不強,但機動性強,不跟你正面打,四處搞破壞就挺惡心。

    所以,徐希顏搞了兩個騎兵師,還有大量的民兵。

    草原的民兵,也是騎兵。

    “但是西域方向,因為我們的力量薄弱,而且距離我們太遠,距離沙俄太近。”

    “我們目前只能保證能固守重要節點,但戰場應該會在我國境內。”

    “而且因為補給困難,各地的戰略儲備並不達標……風險很大。”

    “如果要開戰,我建議立刻抽調運輸力量,大規模進行物資補給,並調一支輕步兵和一支輕炮兵部隊入西域。”

    徐希顏沒有說不能打,而是想著怎麼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他以為這是沙俄帝國準備進攻,湯瀟逸得到了消息。

    沒想到這件事不是沙俄想打,而是湯瀟逸想打。

    畢竟,軍屯的計劃是湯瀟逸定的。

    沒有變化就打破,有點說不過去。

    “然後,我們需要集中北方軍團主力,在沙俄帝國遠東地區快速突破,最好一錘定音,奠定勝局。”

    “為達到這個目的,我提議將第三第四重炮旅加強至北方,調第十二、十三軍前往半島北部,防備東瀛。”

    “原本駐守半島北部的部隊抽調至一線,他們已經習慣了北方的嚴寒。”

    “對了陛下,現在北方已經開始逐步寒冷,戰爭會在冬天爆發嗎?”

    說道士兵適應了氣候,徐希顏突然發現這個季節不適合進攻。

    十一月份,位于南方的金陵也已經開始變得涼爽,北方有些地方已經下雪了。

    特別是沙俄,幾乎是肯定下雪了。

    這個季節,會爆發戰爭嗎?

    等雪停,就是明年四五月了。

    嗯,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可以準備,那會輕松很多。

    “冬天不會,既然損失不會很大,那你先去做一個戰爭計劃吧。”

    湯瀟逸听到西域能守住,能守住核心節點就是守住西域,畢竟在這個地方,雙方力量都不強。

    只是相較而言,沙俄補給更方便。

    既然能守住,那就能打。

    反正打沙俄有許多好處。

    徐希顏回去做計劃,也去打听到底出了什麼事去了。

    第二天,湯瀟逸又約見了竇納樂……

    喜歡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請大家收藏︰()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方便以後閱讀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第391章 華夏帝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秩序的忠實維護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第391章 華夏帝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秩序的忠實維護者並對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