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第388章 致遠號重巡洋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本章︰第388章 致遠號重巡洋艦

    “陛下,阿美利卡方向,並沒有打听到針對帝國的具體動向。”

    “但我們發現,阿美利卡的市場已經開始活躍起來,放松了對許多戰略物資的管控。”

    “我們分析,阿美利卡已經決定妥協。”

    湯瀟逸看著物價分析表。

    從物價上,就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

    雖然這只是一場規模有限的戰爭,阿美利卡並沒有進行全面動員。

    但戰爭依舊影響了物資供應和戰略物資流動,體現在市場上,就是某些物資短缺、價格上漲。

    感謝阿美利卡的自由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顯得特別明顯。

    現在物價開始回落,至少證明供應增加了,聯合目前的局勢,阿美利卡應該是準備妥協了。

    湯瀟逸皺著眉頭︰

    “看來英吉利人是見不得我們好,肯定給阿美利卡許諾了支持。”

    “所以阿美利卡才會找上東瀛,我以為會來的9晚一些呢。”

    湯瀟逸並不奢望阿美利卡會和平退出競爭,但也沒想到阿美利卡的動作這麼快。

    他還以為現在還是慫包的阿美利卡在經歷失敗後,會消沉一段時間。

    就像阿美利卡在一戰分贓中失去話語權後,重回孤立主義態度一樣。

    “讓李和、鄭尚青來我這兒一趟。”

    既然比想象中快一些,那湯瀟逸也得改一改應對方案了。

    還好當初想著要和阿美利卡在檀香山斗一斗,提前制造了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的概念此時還沒有出現,但問題不大。

    就像輕巡洋艦的概念也是湯瀟逸“首創”的一樣,沒有這個概念就自己創造。

    不論是輕巡洋艦,還是重巡洋艦,本質上都是裝甲巡洋艦分化而來。

    作為重要程度和戰斗力僅次于戰列艦的第二級別火炮戰艦,重巡洋艦在海軍中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初拿到東瀛的賠款,經過論證後,湯瀟逸讓華夏帝國海軍就下單了四艘重巡洋艦艦。

    設計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設計航速27.5節,水線裝甲厚度152毫米。

    目前的武備是雙聯裝254毫米40倍徑艦炮三座,預備替換為三聯裝203毫米45倍徑艦炮。

    不過203毫米艦炮的開發進度喜人,現在二者都完成了研發,正在快速生產中。

    可以說,只要這艘戰艦服役,絕對是能碾壓同級艦的好船。

    “工業數據,也更新一下。”

    湯瀟逸翻開工程進度表,上面記錄了各個工業區的建設情況。

    馬鋼方向,廠房建設已經完成,礦區的開采準備也已經做好,甚至煉鋼爐已經進行了幾次試生產。

    雖然整體還比較凌亂,處于草創階段,但已經走上了正規。

    唯一的問題是,聯通礦區和工廠、碼頭的鐵路建設不盡如人意。

    工人不足、鐵軌不足,畢竟同時開工的鐵路可不止一條,好在整體進度還在規劃內,預計明年就能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

    沒一會兒,鄭尚青就來了,最近沒有太繁重的任務,他接到電話直接就過來了。

    湯瀟逸沒有直接談,而是等李和到了一起談,開個小會。

    “陛下恕罪,臣接到通知時,正在做艦隊部署調整,來遲了。”

    李和一進門,看到鄭尚青年前已經喝了大半的茶碗,立刻知道自己來晚了。

    “不礙事,也不是太急的事情,如果是急事秘書會加急讓你處理的。”

    湯瀟逸擺了擺手,

    “讓你們來,是討論補充艦隊缺口的事情的。”

    “致遠四艦賣給了西班牙人,雖然並非原定計劃,但也算發揮了原本設想的作用。”

    “重巡洋艦的建設進度如何?”

    “最近的局勢出現了些許變化,我們要早作打算。”

    湯瀟逸並沒有猜到阿美利卡已經計劃發動戰爭,畢竟在他的印象里此時的阿美利卡還慫的很。

    湯瀟逸只是覺得有備無患,另外還要考慮到東瀛、沙俄,乃至于英吉利的威脅。

    就是不知道再開工新船,施工壓力會不會太大。

    畢竟華夏已經在給智利造聖地亞哥級和福寧改進型了,自己還有四艘重巡洋艦。

    船塢利用率恐怕已經拉滿。

    “重巡洋艦1號艦已經進行了一次試航,驗證油煤混燒鍋爐和蒸汽輪機在大型戰艦上的可靠性。”

    “目前來看,運行良好,各項指標均達到預計目標。”

    說道這個,鄭尚青就有些咋舌。

    當初一條福安號鐵甲艦,湯瀟逸他們都是親自參與下水,場面宏大。

    而重巡洋艦的1號艦下水,卻顯得古井無波。

    當然,也和重巡洋艦還處于保密階段,並未公開下水有關。

    一年多時間,1號艦完成了艦體制造和動力系統安裝,除此之外只有個殼子,要慢慢 裝。

    這次采用的動力系統是全新的技術,下水時的1號艦完工進度也就那樣。

    甚至甲板上還有許多坑洞,那是預留來吊裝各種設施設備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動力系統得到驗證後,其余三艘船的進度也跟了上來,不過受限于鍋爐和蒸汽輪機產能,進度不一。”

    “1號艦和2號艦預計能在1900年初完成全部建造工作,3號艦也許要到6月,4號艦的話,最快也得910月。”

    “不出意外的話,基本能保證在1900年交付四艘大型戰艦,到時候我們的力量會比之前更強。”

    李和想到了這中間一年多甚至接近兩年的空窗期。

    又想了想,華夏帝國海軍目前的力量是挺弱的,但也要看和誰比,在哪兒比。

    在遠東,雖然戰列艦只有兩艘,但整體實力並不差。

    近岸防御總沒問題。

    湯瀟逸點了點頭,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雖然耗時三年多,但畢竟是大船。

    工作量不是二三百噸的驅逐艦能比的。

    造船是個系統工程,他並沒有預計到戰爭的到來,自然也就不急于求成。

    想到這些,湯瀟逸的眼皮子跳了跳。

    嗯,是右眼。

    首先聲明,湯瀟逸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但是眾所周知他自己),他是穿越者,穿越都出來了,還不興有點命運的提示嗎?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湯瀟逸也決定給自己上一個保險︰

    “對于超級戰列艦的設計,設計局準備的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合適的方案?”

    鄭尚青有些驚訝的和李和對視了一眼,然後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

    “關于新式戰列艦計劃的論證工作比較龐大,我們也難以確定未來的發展趨勢究竟如何。”

    “所以,我們以您的指示為藍本,分多個小組進行設計,近期有個進入討論的方案。”

    鄭尚青不太自然的摸了摸鼻子,倒不是工作原因,而是他覺得這太巧了。

    這份方案在設計局都還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只不過海軍很喜歡,所以還沒被淘汰掉。

    對的,淘汰掉,鄭尚青覺得這個方案好是好,就是太好了,對船廠的要求拉到了極限。

    萬一船廠出個小問題,也許就會變成大災難。

    所以,鄭尚青準備淘汰掉,或者說先封存。

    而現在,湯瀟逸提起來這件事,鄭尚青還以為是湯瀟逸安插在設計局的人手想他匯報了這事兒,並對此表示不滿。

    “最初藍本是標準排水量噸左右,航速24節以上,火力為912門305毫米艦炮。”

    “新的方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排水量,以達到我們能做到的極限水平。”

    “標準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

    “采用長艏樓船型,艦長 191 米,艦寬 28 米,吃水深度 9 米。”

    “這種尺寸和船型設計,既能保障艦體內部有足夠空間容納武器、動力系統,又能給船員提供較好的生活設施。”

    “長艏樓船型可提升艦首干舷高度,有效減少惡劣海況下的上浪情況,同時也為武器裝備的布置提供了良好基礎 。”

    “動力系統采用油煤混燒+蒸汽輪機提供動力,這一設計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通過,也是因為我們的重巡洋艦還沒服役。”

    “臣原本打算等重巡洋艦完全服役後,看一下動力系統的工作情況再做打算。”

    “采用16座帝國二年乙型大型油煤混燒鍋爐,搭配4台帝國元年甲4型戰列艦用大型蒸汽輪機。”

    “理論上能提供軸馬力的澎湃動力,預計能達到26.5節以上航速。”

    這個速度放到其他戰艦倒是沒啥,但這是戰列艦,這個速度都比此時的巡洋艦快了。

    所以鄭尚青才拿不準,不敢上手。

    畢竟一艘戰列艦,動輒幾百萬的造價,萬一有問題,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

    看多了大數字也許沒什麼感觸,這麼說吧,一百萬兩,能養一個陸軍師。

    一艘戰列艦的造價,就能養好幾個師,而戰列艦本身也是要花錢的。

    海軍是燒錢的,大部分小國別說造了,給他一艘主力艦,也許就能拖垮他的海軍甚至財政。

    例如當前的東瀛,被四艘戰列艦拖的半死不活的。

    放棄吧,不甘心,繼續養下去,也看不到頭。

    “武器系統采用三聯裝方案,三座三聯裝炮塔前一後二沿中軸線布局。”

    “之所以如此布局,是為了穩定重心做出的妥協。”

    “火炮采用305毫米45倍徑艦炮,這個口徑我們目前還沒取得突破,加工難度較大。”

    “另外,我們的產能也不太夠,如果要制造305毫米艦炮,必須再擴大工廠規模,或者停掉部分項目。”

    湯瀟逸眉頭一皺,到目前為止,這確實是一艘優秀的船。

    對比同類船只來說。

    但有點偏科了。

    航速快固然重要,但火力僅僅只有9門305毫米艦炮的話,就有點對不住這個噸位和航速。

    如果進步到超無畏艦時代,那這個船就只剩下航速能看了。

    “這麼大的船,這麼長,完全能放得下4座炮塔,為什麼不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湯瀟逸問道。

    鄭尚青松了口氣,剛剛湯瀟逸皺眉他還以為咋了呢︰

    “陛下,這艘船在設計時我們考慮了帝國目前寬闊的海疆,所以對航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少需要能夠不用中途補給,直接從蘭芳航行到檀香山,並保持進行一場激烈海戰的能力。”

    “所以必須做出取舍。”

    湯瀟逸搖了搖頭,能單刀赴會固然好,但太刻意追求航程而降低了潛力,有些舍本逐末了。

    “改成四炮塔型號,12門305毫米艦炮或者8門356毫米艦炮都行。”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長期處于一線戰艦的位置。”

    鄭尚青點了點頭,這一點並不算難,因為艦體真的很大。

    對航程要求不那麼苛刻的話,可以削減燃料艙的空間,甚至于,讓水兵們擠一擠,空間就有了。

    那樣的戰艦自然能夠放下4座炮塔。

    至于火力,雖然305毫米艦炮都沒影,但這是放眼未來嘛,不影響。

    “防護方面,主裝甲帶250毫米,甲板裝甲采用多層甲板結構,總裝甲厚度80100毫米。”

    “另外在重要部位如彈藥艙、炮塔正面、司令塔等部位,將裝甲加厚至300毫米。”

    “足夠應對305毫米艦炮在戰斗距離上的正常炮擊,對于356毫米艦炮的防御能力,還沒有進行過論證。”

    畢竟還沒有356毫米采用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的艦炮,黑火藥和無煙火藥就是兩種東西。

    使用不同火藥的艦炮的初速和射速都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305也沒有,設計局是按照華夏帝國305毫米預開發的參數指定的裝甲防御參數。

    “另外為了魚雷艇、驅逐艦的威脅,戰艦還裝備了12門76毫米艦炮,8門120毫米艦炮作為副炮。”

    “副炮火力弱了些,但與巡洋艦一起行動,能有效彌補。”

    湯瀟逸點了點頭,問出了最重要的問題︰

    “我們能造嗎?”

    鄭尚青猶豫了一下,狠狠點頭︰

    “目前有兩個船塢能夠建造這樣的船只,技術上雖然接近極限,但理論上可行。”

    “只是……”

    “別只是了,回去進行設計吧,兩艘……”

    喜歡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請大家收藏︰()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方便以後閱讀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第388章 致遠號重巡洋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第388章 致遠號重巡洋艦並對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