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從軍行

第213章 河中兵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隨筆道人 本章︰第213章 河中兵亂

    十月初二,河中鎮。

    太平城外的運河上,行著一艘官船,船上插著一桿旗,幽州監軍田。

    這艘船上之人,正是田令孜義子田文燦,此時的田文燦一臉苦色,便是船艙中有美酒佳肴,也撫慰不了田監軍的心。

    隨行的護軍隊正,一臉嚴肅,手按腰刀,威風凜凜的站在船首處。

    田文燦嘆了口氣,喊道︰“趙隊頭,進來坐,這是官船,沿河行走,沒人敢鬧事的。”

    “是,監軍使。”趙元沉悶的應了一聲。

    田文燦心中苦悶,去幽州,他根本就不想去,那個該死的田仕鞅,又蠢又壞,他以為給義父送禮,能去浙西當監軍使,結果到現在,還待在長安,義父給個理由,說是浙西還不夠穩,再等等。

    田仕鞅不要臉皮,這段時間,屢屢求見田令孜,總想拜其為義父,田仕鞅是跑了,可害的他現在去幽州當狗屁的監軍使。

    田文燦嘴巴不夠甜,他自認自己是個厚道人,可如此一來,卻是不得義父歡心,田匡佑在背後使了點力氣,就把自己給支使到幽州去了。

    田文燦喝著悶酒,看著如木頭疙瘩一般趙元,心頭更加的苦悶,他已經可以想象到自己去幽州後,過的是什麼日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要是自己敢指手畫腳,誰知道自己會染了什麼惡疾。

    船艙中的酒菜吃的著實不對味,田文燦放下筷子,對趙元說道︰“趙隊頭,到下個港口,你去買些吃食回來,某今日口中無味,想吃點羊肉。”

    “是,監軍使。”

    行至臨汾城附近,官船停靠在碼頭上,趙元帶了兩個護衛,下船前往街市,準備按監軍使的要求,購些羊肉,酒水。

    趙元剛尋到一家酒肆,人未入內,正欲呼喊店家時,便听的有人大喊道︰“兵亂了!兵亂了!快跑啊!”

    趙元心頭一驚,一下子跳到旁邊的桌案上,舉目眺望,只見遠方有一隊甲兵,陣型散亂,朝著此處狂奔而來。

    趙元顧不上買酒,急聲喊道︰“快走!”

    混亂聲引起了田文燦的注意,他來到船首處,只見趙元和兩個護衛,跑的上氣不接下氣。

    在臨近官船時,趙元猛的一下跳上船,趙元連行禮都來不及行禮,便大聲道︰“快行船!快!”

    而就在此時,好幾個百姓,也想擠上船,趙元抽出橫刀,恐嚇眾人,阻止百姓登船。

    田文燦此時也看見遠處的亂兵,他又看了看這些哀求的百姓,心頭一軟,道︰“趙隊頭,讓這些百姓上船!”

    “監軍使,不可啊,萬一其中有奸細呢?”

    “讓他們上船!”田文燦加重了語氣。

    趙元咬了咬牙,只得讓開,十余名百姓迅速登船,而在百姓上船後,趙元急令船工全力劃船,駛離此處。

    亂兵無船,自然不會放著陸地上的財貨,而去追一艘官船,在看到亂兵沒有注意到自己後,田文燦才松了一口氣。

    這時,田文燦看著這些驚魂未定的百姓,問道︰“諸位,這是怎麼回事?這些是哪里的兵?”

    這些百姓也是一臉茫然,什麼都不知道,田文燦見狀,也只能無奈苦笑,武夫,武夫啊,在河中都能見到這般跋扈的武夫,到了幽州,那又將是如何的恐怖。

    過了臨汾後,趙元把這些避難的百姓趕下船,河中鎮也不安寧,一想到自己要去盧龍當監軍,田文燦的心頭,不由的長嘆一聲,命苦啊。

    乾符四年十月,河中軍亂,河中節度使劉侔,被亂兵驅逐,劉侔逃往長安,亂軍縱兵焚掠各地,河中鎮大亂。

    ……………………

    “郎君,該起身了。”張秋娘有些無奈的推了推陳從進。

    “是該起來了。”陳從進長舒一口氣,坐了起來,張秋娘連忙起身,服侍陳從進穿衣。

    平定周令福後,陳從進給自己稍微放了個假,過上幾天舒適的居家生活。

    但這個生活,注定只能是短時間的,既然處在亂世之中,有志于天下,那他決不能長久的在溫柔鄉里流連。

    做人,做事,皆是一樣的道理,要張馳有度,苦行僧一般,仿佛政治機器一樣,投身軍政,那樣的生活,陳從進也受不了。

    簡單的用些早飯後,陳從進又去了院內,射了幾輪箭,這段時間,大半精力放在政務上,陳從進覺得,自己的箭術都有些退步了,不過,稍微練習了會,手感又回來了。

    練了會箭,陳從進坐上馬車,朝著城外的軍營而去,到了陳從進如今的身份地位,出行基本上都是馬車,而且馬車還是特制的,四面都是擋板,強弓近距離也射不穿,安全性能,很有保障。

    今天是發賞的日子,先前陳從進已經讓人通報,平定周令福,雖無廝殺,但陳大帥也要給大家伙賞賜。

    陳從進甚至在軍中直言,府庫不豐,賞賜雖不多,但等幽州局勢安穩,經濟豐盈時,必然再多加賞賜。

    這話,雖然是畫大餅,但至少,陳從進這些年放出來的話,基本上都兌現了,況且,這一次平亂,大家伙就是走幾步路,過去站了站,連弓都沒拉,給個安慰獎,軍中大部分士卒還是很開心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說怪話,比如說大帥打贏了,就給大家伙賞一貫錢,著實小氣了些,但這些說完怪話的軍卒,很快就被軍正給揪出來,在大庭廣眾下,批評了此人胡言亂語。

    軍正的職責,在郭崇景的授意下,但凡有人在軍中說陳大帥不好的話,只要知道,第一次批評,第二次再犯,再批評,要是第三次還犯,屢教不改者,既不打,也不殺,而是立刻清退出軍營。

    這種人,就是刺頭,杠精,也是俗稱驕兵,一般各鎮兵亂的主力,就是這些人鼓動普通軍士,一同搞事情的。

    到了點名打賞的日子,陳從進必然是要親自到場的,這已經是成了慣例,沒有一次缺席,而從十一號說的發賞,拖到了今天才發,軍中也沒人覺得不對。

    對于軍隊,該給的錢糧要給,賞賜要給,平日里的一些小事也要多加注意,收攏軍心,其實就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末從軍行》,方便以後閱讀唐末從軍行第213章 河中兵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末從軍行第213章 河中兵亂並對唐末從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