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軍冷笑一聲,轉頭對幾位外國人解釋道︰
    “他跟我是鄰居,平時關系一般。
    最近因為一個女人,我們鬧僵了。
    不知今天跑來攪局干什麼。”
    程建軍並未說謊,只是略過了一些細節,老外們點頭表示理解。
    無論韓春明如何辯解,他們認定兩人必有舊怨。
    “這位年輕人,你說程先生在騙人,可有證據?
    他在古董市場經營已久,是我朋友介紹來的。
    雖然價格超出預期,但我認為東西應該不假,你看這紋飾、顏色,還有歷史記載也能印證。”
    外國人疑惑地盯著韓春明。
    “若僅憑這些就斷定為真,我每天都能偽造十個,成本不過十幾塊。
    程建軍,你造假水平挺高,可惜對歷史的研究不夠深入。”
    韓春明的話讓程建軍心中一震,他並不知道韓春明掌握這種技術,只記得師父曾經教導過他許多。
    “嘿,這家伙還會鑒寶?
    大家或許不知道吧,這位韓先生以前可是個收廢品的。
    也許你在翻找垃圾時,遇到過一些奇人,听他們講過不少舊事。
    但這不過是故事,和鑒寶完全不同。
    我的師父是位鑒寶大師,在這一帶很有名望。
    難不成你這個收廢品的比我還懂?”
    程建軍冷笑一聲,周圍頓時爆發出笑聲。
    他的言辭雖無粗俗之語,語氣也算溫和,但字里行間滿是輕蔑之意。
    韓春明並未動怒,只是冷靜地注視著對方。
    即便有人欺騙,也與己無關,畢竟他並非聖人,胸懷天下。
    然而,他絕不能容忍對方侮辱“鑒寶”
    二字!
    這些古物雖無生命,也不具智慧,但在韓春明眼里,不容許任何人褻瀆它們的價值。
    他尤其痛恨讓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更無法接受像程建軍這般之人,利用這些文物詆毀他人。
    “程建軍,我以為你只是跟我唱反調,沒想到你品行如此低下!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仿造古董已是重罪,更何況還打算出口到國外。”
    韓春明的話讓程建軍心跳加快。
    他知道,自己制造的全是贗品。
    但誰能公開承認呢?
    或許是自己在家制作時,不小心被他撞見了?
    這類事情根本沒法承認,即便看見又如何?
    難道韓春明手中真有證據?
    想到這里,程建軍心中稍感安穩。
    “好了,春明,咱們從小一起長大,我不想在這里為難你。
    你有你的工作,我很羨慕。
    行了吧?
    現在你還是回去好好上班吧,這點收入足以為你和甦萌提供生活保障。
    但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之前的生活簡直如孩童游戲般幼稚。”
    韓春明無視程建軍的挑釁,心想此人言語輕浮,必定心虛。
    乾隆年間,確實有藩屬國向朝廷進貢過一些奇特的裝飾品,這一點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
    韓春明對此了如指掌,不僅清楚說明了具體年份,還準確指出是哪個國家所獻。
    程建軍听後,內心愈發緊張。
    他知道,行家一旦開口,便難有藏拙之地。
    盡管他自認學藝不淺,但在韓春明面前仍顯稚嫩。
    尤其是當韓春明提及乾隆將這些貢品賜給和  時,程建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後來史書也提到,和  因罪伏法後,嘉慶帝下令將這批寶物全部收繳。
    而在和  的記錄中也有描述,由于這些珍稀之物不合嘉慶心意,最終均被銷毀。”
    韓春明平靜地講述著,每一個細節都如同親眼見證一般。
    程建軍震驚不已,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輕視的對手竟擁有如此深厚的功底。
    鑒寶之道,首重史識,唯有熟知歷代文獻,才能準確判斷古物真偽。
    而韓春明顯然深諳此道,他既熟悉朝代背景,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
    程建軍本以為,只要將普通的裝飾品包裝成乾隆時期的貢品就能蒙混過關。
    但韓春明憑借扎實的知識儲備,輕易戳穿了他的伎倆。
    這一場對決,程建軍輸得徹徹底底。
    “即便當初那些東西被有心之人搜集起來,放在別人的墳墓里企圖詛咒他人,孫殿英挖出的多數還是金子銀子,至于那些瓶瓶罐罐之類的東西,大多都被摔碎了。
    再說,最大的問題在于你,才多大年紀,你的爺爺還能記得孫殿英那時的事嗎?”
    韓春明精確地指出歷史年代,推算後發現,程建軍的爺爺恰好能趕上那段時期。
    瞬間,程建軍臉色鐵青,身體微微發抖。
    韓春明鎮定自若,言之有理,讓他無從反駁。
    但如果此刻保持沉默,未來在市場里就難以立足。
    這時,幾個外國人收起鈔票,神情既有警惕也有不滿,萬萬沒想到通過熟人介紹的龍國小伙竟也是個騙子。
    場面僵持之際,常建軍正不知所措時,一個聲音打破沉寂︰
    “好啊,你居然一字不差地復述我的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怎麼樣?
    早提醒過你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如今說漏嘴了吧,沒法自圓其說了吧。”
    一個約莫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緩步而出,嘴角含笑。
    程建軍見狀眼前一亮,畢恭畢敬喊了一聲“師父”
    。
    師父?
    韓春明眉間微蹙。
    他倒想見識下程建軍的師父,因為能讓徒弟造假還幫忙掩飾,這種人無疑是行業禍害,僅靠程建軍自己,頂多賺些小錢。
    沒了背後的撐腰,他根本賺不到那麼多,更不會害這麼多人。
    “這不是侯大師嗎?”
    有人認出了程建軍的師父。
    這位侯大師是古董市場附近赫赫有名的人物,很多人找他鑒定古玩。
    他的方式簡單直接,不僅說得天花亂墜,還能讓人真假難辨,甚至左右市場價格。
    他對程建軍頗為欣賞,因為這小子機靈聰慧,很適合繼承衣缽。
    即便他自己有些瑕疵,但這行總得有人接班,畢竟誰都有老去的一天。
    今日漫步時,見徒兒受窘,遂出言相助。
    “年輕人,你所言亦有道理。
    听聞閣下于古玩頗有研究。
    拙徒言語失當,實屬不該。
    方才所述之事皆由我告知,他僅照搬而已。
    雖資質平平,但好模仿他人之語,望日後改正,方能有所成就。”
    程建軍現身,令幾位外國友人神情放松,因他們深知此人為權威。
    “諸位見笑了,這些都是我家族傳承之物。
    當年孫殿英盜墓所得,據國家規定,清代文物允許交易。
    先前只是展示一番,不想竟被這孩子估價五千,還險些被誤判為贗品。”
    侯大師自信一笑,瞥見韓春明。
    “小兄弟師從哪位?
    竟能如此通曉歷史,根基扎實。
    不過需留意,你提到的器物確實存在,也確為嘉慶帝下令銷毀。
    然我手中之物非同一件。
    乾隆盛世,各國進貢珍奇異寶無數,我們討論的並非同一物件。”
    韓春明听罷,眉間微蹙。
    “此物乃乾隆帝鐘愛之寶,乾隆身邊有一妃子名喚香妃。
    香妃入宮時攜此物,可惜壽短,早逝宮中。
    乾隆此人非同一般,臨終前命人將其與該物一同安葬。
    當然,此處出土的不僅是這件珍品,還有諸多與妃子相關的遺物。”
    香妃?
    史書雖提及此人,卻無這般詳盡描述。
    韓春明心中盤算,猜測面前之人是否虛言。
    乾隆皇帝確實是個浪漫的人,這是在緬懷他的亡妻嗎?
    一位外國人的眼眶泛起淚光。
    他感到眼前的物品似乎更顯珍貴了。
    這不僅是獻給清朝皇帝的貢品,更是某位清朝皇帝祭奠亡妻的信物。
    “抱歉,我願意出500萬人民幣。”
    這些人原本並非同伙,只是聚在一起以防被騙。
    然而,當見到如此珍稀之物時,立刻開始競相抬價。
    姜果然是老的辣。
    程建軍心中逐漸放松下來,同時對師傅愈發欽佩。
    原以為自己技藝已爐火純青,但若非師傅在場,今日恐怕會在市場失手,身敗名裂。
    而韓春明一時之間也想不出有效的反駁之詞。
    “剛才所說的話只是玩笑,不可當真。”
    韓春明無奈地說道。
    “年輕人,我知道你有些本事,甚至超過我的弟子。
    不過我還是那句老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說這是真品,那就是真品,即便它不屬于官方記載,你也無法否認其價值。”
    此言無懈可擊。
    對于鑒寶專家而言,有時民間傳說比正史更重要。
    鑒寶行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若多位極具聲望的大師均認定某件寶物為真,即便它是假的,也能當作真品出售——因為它終將成為真品!
    听上去很蠻橫,但這無可奈何。
    因為連大師級人物都無法辨識真假,說明該物品本身極具價值。
    “我出600萬,別跟我爭了。
    你知道我對重情重義的東西向來鐘愛。”
    見朋友開價後,另一位外國人急忙高聲喊道。
    程建軍得意地瞥了韓春明一眼。
    有我師父出手,你還能怎麼辦?
    別急,這件事不會就這麼結束。
    我必須去食品廠投訴。
    沒想到還未正式登場,便有人想砸我的飯碗。
    “既然侯大師都這麼說了,看來這東西八成是真的。”
    “原來程建軍是他的徒弟,難怪技藝如此高超,年紀輕輕就有這般名師指點,確實是難得的福氣。”
    “這孩子天賦異稟,也是必然。”
    韓春明听著旁人的議論,心里漸漸沉重。
    他知道面前的物件完全是贗品,只是因年少經驗不足,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言辭反駁。
    啪!
    正當眾人竊竊私語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掌聲打破了安靜,顯得格格不入。
    “說得真不錯。”
    韓春明听出這略帶調侃的聲音,心中不由一喜——這是何雨柱!
    程建軍見到他卻皺眉暗嘆,此人即便到了臨終也不會忘懷。
    當年父親找張副廠長幫忙找工作,正是被此人從中作梗,不僅事沒成,連張副廠長也進了監獄。
    “你是程建軍吧?
    喜歡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