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老太太雖年邁,卻知書達理,曾為軍人編織草鞋,其後人亦品行端正。
    “行了,我已感受到你們的謝意,何必一直跪著?”
    何雨柱扶起李德利與李勝利。
    “多謝。”
    李德利老淚縱橫,滿眼感激。
    “自家兄弟,不必如此拘禮。
    李勝利,接到調令了嗎?”
    “已下達!今後我要常駐四九城了!”
    李勝利下意識敬了個軍禮。
    何雨柱握住了他的手。
    他身份特殊,不宜公開,即便如今已廣為人知。
    他是農業、鋼鐵行業的支柱人物,還參與過多項秘密任務。
    “好了,這里非軍營,暫脫軍裝,別再講究這些繁文縟節。”
    何雨柱擁抱了李勝利。
    這是一位優秀的軍人,身手敏捷。
    “柱子,許久不見,奶奶都念叨你了。”
    “正好,我們還沒吃飯,一起!今日讓你嘗嘗我的手藝!”
    何雨柱笑道。
    “何廠長真是慧眼識珠,這便是善有善報吧?”
    秦大易妻子听罷,心中略有不適。
    “好人雖好,卻未必有好報。
    這麼多人來,又該住哪里?”
    秦妻冷哼一聲。
    對何雨柱,她既懼又恨。
    “大易家嫂子,莫要亂說,他可是你妹夫。”
    妹夫算什麼?
    !
    “我只是為妹夫打抱不平。”
    秦大易忙拉住妻子。
    這四合院小,消息傳得快。
    關于何雨柱、秦淮茹的話題,絕不能參與。
    他們現居之地及工作機會,皆可能因一句閑話而失去。
    何雨柱不同于他們,但這不代表別人沒脾氣。
    五年平安無事,才得以如此安穩。
    "咳咳,我們也要做飯,都是自家人,說兩句沒什麼。
    "
    秦大易略顯尷尬地笑著。
    "勝利,你這次調過來雖說是部隊的人,但還得歸廠里管。
    你懂吧?"
    在何雨柱的努力下,李勝利當上了軋鋼廠廠長的保衛科科長。
    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干部,而劉海中只是廠里的"保安",如今權力更小了。
    "明白,何廠長,我現在听您的。
    "
    李勝利點頭應道。
    這李勝利人品不錯,可以信賴。
    若是在那個年代,家里有靠山,外面有李勝利,那真是毫無後顧之憂。
    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四個字令人敬仰。
    民族英雄!
    誰敢放肆?
    不管是小兵還是其他,都得靠邊站。
    "李叔,你就在這兒跟聾老太太住,別顧慮太多。
    你們母子分開這麼久,肯定有很多話要講,別在意房子的事。
    "
    何雨柱微笑道。
    "聾老太太,我幫您不是為了房子。
    您現在找到親人了,我很替您高興——畢竟我身為廠長,這些都不缺,您就安心住著吧。
    "
    眾人正在愉快交談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哀號。
    "這是誰呀?
    進來的時候我就听見了。
    "
    聾老太太微微蹙眉。
    "是賈張氏。
    "
    秦淮茹直接叫出了名字。
    那個時代的女性,姓氏排列通常是夫姓在前,自己姓氏居中,名字反而顯得次要。
    "賈張氏,不是進過監獄病成這樣了嗎?"
    聾老太太頗感驚訝。
    "她之前總在背後議論您,說您無後,現在她自己也快無後了。
    "
    秦淮茹對這位老太太毫無同情之心,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賈張氏看似溫和,實際上心思復雜。
    更關鍵的是,她對待小芬的態度令人不齒。
    雖然小芬也有過錯,但最初賈張氏的行為更是讓人厭惡。
    毒蘑菇事件和後來的監獄事件,都難以激起人們的同情。
    “這種結果,他們確實咎由自取。”
    李德利冷笑一聲。
    他其實很孝順,但因年少時的倔強,與母親分離,母親獨自承受了不少苦楚和冷眼。
    “賈張氏算是自食其果,孫子對她漠不關心,從不去探望。”
    秦淮茹在院子里待得久,對他們的家庭狀況也很了解。
    一日三餐,小芬要是沒事絕不會去。
    許大茂更不願提及此事,別人問起也避而不談。
    “好了,找到就好,咱們聊聊開心的事。”
    何雨柱舉起酒杯。
    “今年過年,怕是回不去了。”
    何雨柱輕笑。
    “那咱們回老家?”
    秦淮茹試探性地提議,畢竟她是何雨柱的妻子,而且家中還有長輩,按理應回老何家過年。
    不過何雨柱家的情況比較特殊。
    何大清根本不會回來,上次賣房給何雨柱後就再沒露面,也沒臉回來了。
    對他們而言,何大清在不在並無差別。
    “行啊,回家過年,還能熱鬧些。
    廠里發的東西都分完了,你帶回去吧。”
    現在不缺糧,何雨柱也不吃廠里發的東西,畢竟靈氣牧場的產品效果更好。
    “這不太妥當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淮茹有些遲疑,不是不想幫家里人,而是覺得總拿東西會讓別人背後議論何雨柱。
    自己父親在外不管不顧。
    “別想太多,上次何大清來時什麼樣,大家都看見了,是他自己要走的,不是我趕他走的。”
    這樣狠心的父親實屬少見。
    秦淮茹無奈地想著。
    “話雖如此。”
    “哎呀姐姐,我姐夫也想熱鬧熱鬧呢!”
    秦京茹笑著說道。
    “到時候咱們一起回去!”
    "京茹姐,我想坐車回去。
    "
    老五小聲說道。
    "你們要坐車,還能照顧孩子嗎?"
    秦京茹已是秦主任,口才一向不錯,如今手握權力,更添幾分威嚴。
    "可是京茹姐,現在孩子也不太需要照顧了。
    "
    "竟敢頂嘴?
    明年技能考試還想通過嗎?"
    听到這話,老四老五立刻閉嘴。
    "算了,我們還是坐長途車回去吧。
    "
    "京茹,你怎麼還像個孩子。
    "
    秦淮茹無奈搖頭。
    "那當然,誰不喜歡坐車呢。
    "
    "你可是秦主任,調輛車還不容易?"
    "別提了,我沒那麼大權力,四九城內還好說,長途就不行了。
    "
    秦京茹抱著何明昊笑道︰"快來屋里!姑爺來了!"
    秦父秦母早已對大兒子失望,對女婿何雨柱極為友善。
    若無姑爺,秦家不會有今日光景。
    雖不缺糧,但二老習慣了農村生活,加之鄉村條件尚可,便一直未遷居城市。
    "不進城是對的,城里污染重,空氣不如這里清新。
    "
    剛進院門,何雨柱便看見一頭肥豬。
    這是秦父秦母飼養一年的心血,本有幾頭,但其他都被賣掉了。
    如今二人種地少,更多時間投入養殖,這主意來自何雨柱。
    "對了姑爺,這豬好養,不挑食,長得快,只是這品種我從未見過。
    "
    四九城周圍多為白豬,本地豬大多耷拉著耳朵,而這頭豬的耳朵卻是豎著的。
    且多數為優勢,易于喂養且健康少病。
    秦父秦母本就是養殖戶,上手自然迅速。
    “開春之後再給你們添幾種小豬,到時候總結優劣,之前不是都記下了嗎?”
    何雨柱點頭應允。
    看來各處都在試驗。
    如此甚好,待優選出良種後,養殖狀況便與往昔相似,到時也不會缺肉。
    “行,女婿來了,那就備豬——你來做什麼?”
    秦父臉色驟沉,見到大兒子秦大易。
    “爸,您這麼說就不對了,我雖有過錯,但在何廠長指導下已改正。”
    秦大易提著不少東西,身後孫子亦如是,兒媳低頭沉默,知自己不受歡迎,只隨行。
    “你還想改好?
    真不知隨誰!”
    雖不願得罪何雨柱,但父子終究血濃于水。
    他們明白,此子無事不登門,此刻前來必為求何雨柱幫忙。
    “年少輕狂,如今仍是咱秦家之根。
    兒啊,都快十三歲了,叫爺爺吧!”
    “爺爺!”
    听聞此聲,秦父略顯遲疑,卻仍看向何雨柱,不願因兒子失歡于貴人。
    “新春時節,進來敘話,你們倒緊跟不舍。”
    何雨柱的話像一道特赦令,讓他松了一口氣。
    “三姨夫!”
    听到這個稱呼,何雨柱並沒有板著臉。
    至少秦大易的孩子還算不錯,都說孩子隨母親,但這個孩子有些懦弱。
    總被棒梗利用,每次發生這種事,秦關氏都氣得不行。
    自己這麼能干,為什麼孩子這樣?
    所以何雨柱對這孩子並不反感。
    “快進來,這是你小姨從外地帶來的果脯,嘗嘗。”
    秦淮茹雖然討厭自己的大哥,但這孩子倒也沒讓她特別厭惡。
    “我們早就到了,在關家待著呢。”
    秦大易現在也算揚眉吐氣了。
    在他媳婦家,怎麼說也是城里人,生活還過得去。
    但來到這兒就得低頭。
    不過秦大易仍想緩和關系。
    對于這樣的小人物,教訓一次就夠了。
    何雨柱也不想總讓人難堪。
    確實不是因為親戚關系,而是這家伙從未招惹過他。
    秦關氏一直低頭不語,顯得格外老實。
    沒辦法,要是再惹何雨柱,別說她,就連她幾個兄弟恐怕都會受牽連。
    “爸!媽!”
    場面略顯尷尬時,一聲呼喚打破了沉默。
    “哎喲!大丫頭!”
    秦母等人抬頭一看。
    秦家的孩子長得都不錯,秦淮茹、秦京茹都很漂亮。
    即使是的秦大易,模樣也很俊朗。
    女兒中排行老二的二姐,雖不及秦淮茹秀麗,但也算清秀。
    算起來,她嫁出去後似乎一直沒回來。
    正常的回門也沒回,可能是路遠,也可能是因為路費昂貴。
    再加上那個時代的通訊不發達,他們聯系不多。
    喜歡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