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應當放棄當前這條道路,轉向研究我們的主戰裝備——當然我也清楚,我們現有的裝備大多源自熊國,並且這並非此次研究的重點。
依我看,這個研究方向確實存在問題!"
何雨柱微笑著說出了這些話。
王教授並未反駁,因為何雨柱所言極是。
科學研究需要討論與辯論,但如果對方的觀點合情合理還一味爭論,那就顯得無意義了。
"我能看一下這份清單嗎?"
自何雨柱進入場地以來,雙方一直在探討各類項目。
萬事開頭難,若能及早發現並修正大方向上的錯誤,即便現在調整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反之,如果不加以改正,輕則浪費人力物力,重則延誤國家軍事進步。
王教授對此毫無抵觸情緒。
"何廠長真是一位厲害人物,在軍事武器方面也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听到這話,農夫跟負責人低聲交談了幾句。
"什麼?"
農夫知道這件事,但也明白自己不能隨意泄露機密信息。
他僅提到何雨柱參與了戰略級武器的研發工作,卻沒有提及更重要的內容。
"這是絕密!"
"明白了。
王教授,請把圖紙給他看看吧,今天我們迎來了一位貴客!"
王教授點頭同意了。
剛才何雨柱提出的那些關于武器歷史和戰爭細節的觀點,實在令人信服。
即便外表顯得年輕,年輕人卻不可輕視。
此前有人以資歷來議論何雨柱,如今卻無人再提。
“接下來討論第二個議題……”
話未完,何雨柱深深吸了口氣。
從整體方向來看,確實存在問題。
“過去我軍受外部影響,采用的多為木柄,因其投擲距離遠且威力大。”
這時,另一人起身,神情充滿自信。
此項目正是他提出的。
難道就要被舍棄嗎?
這類武器力量強勁且便于攜帶,在戰斗中發揮了顯著作用。
“木柄終將被淘汰,因此不應深入研發。”
什麼?
連負責人也大感意外。
還能被淘汰?
“何廠長,雖然您成果斐然,但我認為此事您可能有所誤解。”
並非淘汰,而是木柄。
這種武器確實能投擲得更遠,但在現代戰爭中,士兵臂力有限,投擲距離再遠也無實際意義。
如今是什麼時代?
又是什麼樣的戰爭?
這不是靠弓箭對決的年代!投擲得遠並不等于贏得戰爭!
在現代戰爭中,屬于近距離的大範圍殺傷性武器,攻佔敵方戰壕或堡壘時會使用到。
然而,現階段平原地帶的堡壘已基本失去效用。
一枚炮彈或火箭彈便足以摧毀。
無需依賴人海戰術。
盡管龍國取得過幾次勝利,但在作戰理念上仍落後于西方。
何雨柱此行旨在提醒眾人。
並無特定指向。
“你所指的可是那種甜瓜?
殺傷力不大,且投擲距離短。”
率先反對何雨柱的是老農。
他曾親歷戰爭,見證多個時期變遷。
負責人听後亦點頭贊同。
這次何雨柱的觀點有些不合常理。
“大伯,您理解錯了,我說的並非現代戰爭或二戰後的沖突,而是更早期的模式。”
何雨柱的觀點無疑超越了當前的認知。
然而,這類武器的研發難度並不高,其制造成本甚至與傳統武器相差無幾,唯一的區別在于設計理念。
“發射得更遠不好嗎?
為何要采用這種設計?”
農民伯伯依舊困惑。
“因為在兩軍對峙時,無需依賴單一手段造成大量傷亡。
一個士兵的投擲距離不過幾十米,而若配備榴彈裝置,射程可達百米左右!”
榴彈裝置!
王教授等人面露不解。
“比如這樣,在槍械射擊口下方安裝榴彈模塊,雖然增加了槍身重量,但可設計為便于拆卸和攜帶的形式,在戰壕間輪換使用——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士兵可以完全放棄普通武器,我只是認為,不應僅以射程作為選擇標準。
此外,這種球形武器一旦投擲出去便能快速引爆,敵方難以反擊。”
“而且球形武器內部可容納更多碎片,威力顯著提升,尤其適用于巷戰或復雜地形。”
全場寂靜無聲,所有人都注視著何雨柱。
何雨柱的話徹底改變了大家的想法,他所提出的觀點條理清晰且極具說服力。
球形爆炸物不僅引爆速度快,而且裝載的碎片更多,這是公認的。
傷害效果並非直接由產生,而是通過引發的碎片實現。
木柄在抗戰時期確實有不少優勢,但經何雨柱分析後,它的諸多缺陷顯露無疑。
“過去因經濟條件限制,無法大規模生產這種球形武器,如今我國經濟實力增強,精密鋼鐵制品已能自主制造,許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何雨柱察覺到氣氛凝重,笑著說道。
“目前我們的研究目標有兩個︰一是球形裝置;二是榴彈設計!”
年輕人听後精神振奮,仿佛被某種力量吸引。
他凝視著何雨柱繪制的圖表,陷入深思,似乎進入了一種專注狀態。
“不錯,榴彈設計確實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大規模戰斗中。
當遠程火力和裝甲優勢被壓制時,這種小型榴彈能改變戰局,因為它們能有效對抗輕型裝甲車和密集火力。
並且我認為,榴彈的設計還可以多樣化,以適應不同需求。
例如穿甲彈、破甲彈、照明彈、信號彈等。”
王教授迅速記錄下這些見解。
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珍貴的指導,打開了全新思路。
即便在那個時代,不僅龍國從中獲益匪淺,星旗國和熊國也能獲得啟發。
雖然星旗國已有榴彈技術,但與何雨柱所描述相比,仍顯初級。
何雨柱巧妙地引導大家聚焦于更高層次的思考。
這自然讓人感到眼界大開。
“暫停!”
負責人突然站起。
“哪里有問題嗎?
我說得不對?”
農民出身的伯伯正听得入神。
此人無疑是個天才,足智多謀,若處于戰場,定是一位出色的將領。
“此次會議列為最高機密,所有參會者不得泄露,特別是研究人員!”
負責人態度堅決,何雨柱所談內容涉及敏感信息。
武器研發至關重要,各國均對此嚴格保密。
“請警衛到場。”
伯伯點頭表示明白,意識到此事重大。
何雨柱苦笑著接受這一安排,理解其中必要性。
“會議繼續,請何廠長為戰士們的福祉繼續闡述觀點。”
古時作戰,關鍵在于兵器鋒利與否,防御堅固與否。
戰爭中,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個人能力再強,也扛不住一挺機槍的威力。
因此,當何雨柱發言後,負責人立即決定召開機密會議,並選擇保密地點進行。
畢竟,在敵對國家中,可能存在各種竊听設備。
"哥,你可真是搶眼呢。
不過,你真能回來嗎?"
"這就是我求助于農民伯伯的原因。
不然的話,我可能就回不來了。
"
看到負責人熱切的目光,何雨柱笑著說。
"你這家伙太狡猾了。
"
"好了,小何廠長,我不會勉強留你。
就算沒找你大伯也無妨,畢竟你已經設計出..."
負責人話未說完。
有些事情,即使是何雨柱的親妹妹也無法知曉。
坐在中巴車上,王教授等人也忍不住打量著何雨柱。
剛才提問的年輕人,仍在思考何雨柱的圖紙和設想。
"哈哈,我只是開玩笑。
而且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並非實際研究,最終還得靠王教授他們。
"
何雨柱所言屬實。
系統並未賦予相關技能,他對此毫無頭緒。
"您不必謙虛。
我向您妹妹何雨水道歉,我並無輕視年輕人之意,只是他們剛畢業不久,難免有些浮躁。
我並不反對這種態度,但應以成果為基礎。
"
王教授態度誠懇。
"科研需要嚴謹,哪怕做到99也不算成功,因那1仍有不確定性。
"
何雨柱完全贊同此觀點。
"我僅有構想,給眾人指個方向罷了,但我確信我的方向絕對正確。
"
"好!到地方再說,否則可能泄密!"
負責人幽默地說。
"接下來,讓我看看名單。
"
何雨柱看向第三個課題,同樣至關重要。
哪怕是炊事員,也需要配備武器。
軍種繁多,有持盾防御、正面沖鋒、遠程壓制等職能,常規部隊佔比最大。
名單中的第三項是槍械。
王教授提出建議︰“這是我的想法。”
他站出來說道,此前已有兩項被否定,但第三項他抱有信心。
“從抗戰到現代局部沖突,甚至二戰經典戰役,沖鋒槍在戰場上的作用不可忽視,無論是局部還是全面戰爭,它都具備出色的火力壓制能力。”
這世界的發展趨勢是否背道而馳?
或許我成了那個警示者?
何雨柱輕嘆一聲,按理說現在正是淘汰沖鋒槍的時候,但他對軍事理論了解不多,也清楚沖鋒槍的局限性。
“何廠長,是不是我選錯方向了?”
“你先講完,我再听你的。”
或許是自己理解有誤,還是讓他說完。
“沖鋒槍應提升射速,同時改善精度與射程。”
大家普遍認為沖鋒槍命中率低,然而王教授認為只要火力足夠密集,精準度便不再重要。
通過大面積掃射構建火力網,這個思路新穎但方向錯誤。
“年輕人,別拐彎抹角了,直說吧!”
樸實的農民最先忍不住發言。
“長輩,我也想听完他的意見,畢竟討論這麼久才確定的方向,或許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行,我知道了,簡單來說,我們要研發高精度、遠射程的沖鋒槍。”
喜歡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婦撿回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