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逸眉頭緊皺,滿臉狐疑地看向沈義倫,追問道︰“你說有人將常平使偷梁換柱,這絕非易事,究竟是誰在幫鄭鄂?”
心里暗自懷疑是寒姨在暗中協助假常平使,故而迫切地想從沈義倫這兒尋得一些線索。
沈義倫神色痛苦,緩了緩才說道︰“旁人或許做不到,但他可以。他叫鄭鄂,曾是我的摯友。如今朝生暮落花已經侵襲開封,唯有前往菌株底部,將其燒毀,才有一線生機。咳咳……這四周彌漫的菌絲,愈發濃烈了,怕是來不及了……”
听聞此言,江逸心急如焚,盈盈,小福,趙大哥他們可都在開封,趕忙說道︰“你知不知道菌株底部在哪兒?趕緊帶我去!”
沈義倫抬手往頭頂一指,江逸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瞧見一條狹窄的縫隙,那後面似乎通向另一個空間。
兩人艱難地擠過縫隙,沈義倫一邊擠一邊低聲喃喃︰“此事定會善了,阿鄭會回頭的,這一次,我們定能讓天下常平......救下開封的所有人。”
可鑽過縫隙後,沈義倫的聲音竟戛然而止。緊接著,一道刺目的白光閃過,江逸發現自己已然出現在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更讓他震驚的是,映入眼簾的竟是嬰兒時期的鄭鄂。
在五代十國那個動蕩不安的歲月里,饑荒頻發,世道極不太平。
但開封府的鄭氏家族,卻是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
鄭氏夫妻為人善良,心懷悲憫,常常開倉放糧,救濟難民,廣結善緣,深受百姓們的敬重與愛戴,就連河伯朱魚也對他們贊譽有加。
後來,鄭家小少爺鄭鄂誕生了,他的降臨承載著全家人的期盼,備受寵愛。
他的祖母更是親手為他制作了金絲長命鎖,滿心期許他能人生順遂,長命百歲。江逸看著少年鄭鄂,深切感受到他的幸福。在那個餓殍遍野、人吃人的殘酷年代,他無需擔憂明天是否會挨餓,也不必害怕父母會因生計將他賣掉換糧。他天性正直善良,對世間萬物都懷著一顆熱忱之心。
眼前畫面一轉,鄭鄂已經長大了,一次偶然,鄭鄂遇到了幼時的沈義倫。那時的沈義倫身形瘦弱,瑟縮在學堂的角落里,眼中滿是對食物的渴望,他最大的願望不過是能吃飽飯。鄭鄂沒有像其他孩子那般嘲笑沈義倫,而是走到他面前,認真地說︰“我想讓大家都吃飽飯,讓天下常平,不知饑饉。”鄭鄂許下這個諾言,也用行動去踐行。他真心實意地希望人人都能活下去,卻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這份善意,最終竟引發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
突然,眼前的畫面陡然轉變。後漢兵敗,開封府陷入混亂,流寇四起,許多像沈義倫家這樣的普通民戶,瞬間陷入了饑荒的絕境。鄭鄂和妹妹鄭阮心懷憐憫,特意省下家中糧食,接濟沈義倫。然而,這份好心卻被沈義倫那淪為流寇的哥哥發現。他帶領著一群敗兵流寇,如惡狼般沖進鄭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見人就殺,見糧就搶,見房子就燒,整個鄭家瞬間陷入一片血海火海。
這群窮凶極惡的流寇殺光了鄭家眾人,還抓走了鄭鄂和鄭阮。江逸作為另一個時空的旁觀者,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卻無能為力。等河伯朱魚趕到時,只來得及救下鄭鄂一人。
此時的鄭鄂,跪在妹妹鄭阮和眾多親人的尸體前,眼神空洞,失魂落魄。他口中念念有詞︰“我明明是想救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出于善意想救一個好人,卻沒想到成全了一眾惡人,還連累無數無辜之人慘遭毒手。他痛苦地思索著,如果放任好人不管,好人和惡人都會死去,可其他人或許能活下去;但若是對他人的生死袖手旁觀,又怎能算得上是好人?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在這亂世之中,是不是根本就不該心存善良?
12年前的那個夜晚,漫天大火熊熊燃燒,幾乎要燒破天際,哭喊聲與鮮血,徹底澆滅了少年鄭鄂心中所有的幻想。他緩緩將目光投向朱魚手中的佩劍,心中明白了,是因為自己沒有力量,是因為這些惡人還活著,好人便沒有活路。于是,他拜天上來幫主朱魚為師。從那一夜起,世上再無鄭氏,傳承百年的鄭氏家族,一夜之間付之一炬。
另一邊,沈義倫始終不敢面對鄭鄂。直到4年後,他听聞鄭阮的死訊,悲痛萬分。這一刻,他終于意識到,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或許永遠也無法彌補。但他沒有忘記當年與鄭鄂一起許下的諾言,于是收拾行囊,離開了家鄉,一步一步,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大宋常平使,肩負起管理天下糧倉的重任 。
喜歡穿越燕雲十六聲之問劍繡金樓請大家收藏︰()穿越燕雲十六聲之問劍繡金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