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

第109章 考察團的思州行五)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霧山行者 本章︰第109章 考察團的思州行五)

    蕭河帶著考察團穿過一片開闊的廠區,空氣中彌漫著棉絮的清香和機器的轟鳴聲。遠遠望去,五座巨大的廠房整齊排列,煙囪中噴吐著淡淡的蒸汽,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其間。蕭河指著前方,語氣中帶著自豪︰“諸位,這里便是思州紡織廠群,也是思州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眾人互相確定一番後,紛紛隨機走進來了一座廠區的一座廠房,只見廠房內一排排紡織機整齊排列,機器轟鳴聲中,女工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梭子在紗線間飛快穿梭,織出一匹匹精美的布料。梁卓如最終還是忍受不了內心的誘惑,伸手摸了摸剛剛織出的布料,觸感細膩柔軟,不禁贊嘆道︰“這布料質地竟如此上乘,比我在江南一帶見過的還要好!這……這是怎麼織出來的啊?”

    蕭河微微一笑︰“諸位可真會挑啊!一來就進了咱們思州最掙錢的廠房里。這里的紡織機是從德意志引進的最新式設備,同時經過我們整體調試與大改造,其不僅僅能夠完成更加復雜的生產工藝,同時生產效率提高了三成。我們還憑借這些機器研制出來了一直思州特有布料一種現代工業的杰作——仿蜀錦,這種布料不僅保留了傳統蜀錦的華麗紋樣,還通過現代工藝提升了耐用性。”

    “仿蜀錦?這個老夫也送過得有一件仿蜀錦的馬褂……至于這……仿蜀錦之事,老夫倒是有些耳聞……蕭先生可為我們稍微解惑一二嗎?”辜鴻銘眉頭一挑,顯然對這項技術頗感興趣。

    “顧先生客氣了!”蕭河微微拱了拱手,示意工人取來一匹成品的仿蜀錦。眾人圍上前,只見錦緞上龍鳳呈祥的圖案栩栩如生,色彩艷麗卻不失典雅。迅哥忍不住用煙斗輕輕敲了敲布料,贊嘆道︰“這手藝,怕是連益州城的老匠人都要自愧不如。”

    蕭河繼續介紹︰“這片紡織廠群共有四家大型紡織廠和一家制衣廠。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咱們所在的生產仿蜀錦的工廠。這種布料采用了新疆長絨棉與蜀中蠶絲的特殊混紡技術,織法復雜,需要七種不同的織法交替進行。每一名工人只會控制機器讓其完成一種織法,而且咱們的機器的指令也是加密的,工人只需要按照咱們給他們的順序操作,想要獲得咱們這里蜀錦的技術,不僅僅需要七個不同織法的工人和七台不同織法的機器,否則根本就無法在摸索出這種復雜織法的工藝的。”織法是蕭河獲得的來自22世紀的紡織技術)

    他頓了頓,額為滿意地看著眾人驚訝的神情︰“之所以設計出那麼多防盜機制,那便是因為它值得,這種仿蜀錦不僅保留了傳統蜀錦的華麗,還兼具棉布的舒適與耐用。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據市場需求,設計了許多超越時代的時尚款式。無論是低調奢華的日常服飾,還是華麗奪目的禮服仿蜀錦都能夠完美的契合,這也使得其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喜愛。”

    胡適之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隨後小心地問道︰“這個……倒是有所耳聞……只是……蕭先生,這種布料的市場反響如何?”

    蕭河笑了笑,指著廠房外停滿的馬車和汽車說道︰“諸位請看,那些都是來自江浙地區的商人。他們常年駐扎在這里,只為第一時間拿到貨,然後運往上海、廣州,甚至遠銷海外。就連代英的喬治五世都以擁有一套仿蜀錦的新款服飾。”

    李守常翻開筆記本,飛快地記錄著,嘴里喃喃自語︰“這麼說的話……這種布料的市場潛力,簡直不可估量……”

    蕭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四家紡織廠和一家制衣廠,每年能為思州帶來超過4000萬大洋的收入。這還是在我們大量招收學徒工、培養新人的情況下。要知道,如今的北洋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8900萬大洋,而我們一個紡織廠群的收入就幾乎佔了一半。”

    “4000萬大洋?!”梁卓如驚訝地重復道,“這可……簡直太恐怖了!難怪思州發展的如此迅速啊!”

    “那是當然了!”蕭河微微點了點頭,這些廠可是他花了兩億多大洋給砸出來的,同時還用上了超越這個時代近200多年的技術,自然是全面性的碾壓的。

    “正是,”蕭河點頭,“這些收入不僅用于工廠的擴建和技術研發,還大量投入到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中。比如,我們在這里設立了工人子弟學校,工人們的子女可以免費入學;還建立了員工宿舍。工人們的月薪也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普通女工每月能拿到50塊大洋,熟練工更是能拿到90塊以上。同時還有五險一金!”

    “這……這……這……如此之高的工資蕭先生難道不會擔心虧本嗎?”胡適之有些吃驚這里的福利如此之高,簡直就連歐美都趕超不了這里薪資待遇。

    “這里我擁有著4000多名員工,這些員工一年下來都才432萬大洋的薪資費用,加上五險一金、機械維護加起來也都才不到800萬,我不還是掙了3000多萬了嗎?當然這只是諸多工廠中的一部分,如果將整個工業區全部算進去話,所掙之錢何止千萬?這些便是我發展思州之底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辜鴻銘老先生緩緩站起身,用龍頭杖輕輕敲了敲地面,感慨道︰“蕭省長此舉,可謂是以工養教,以教興國。思州之發展,不僅在于工業之興盛,更在于民生之改善。此乃真正之經世致用!”

    “是呀!蕭先生之所想……胡某拍馬不能及也!”胡適之感慨道。

    蕭河看著感慨萬千的眾人,知道現在是時候了。于是詢問道︰“諸君如今都見識到了我思州之實力!覺得思州是否能夠建立京師大學堂和五道口大學的分校之實力呢?”

    京師大學堂的帶頭人辜鴻銘辜老忍不住地點了點頭,“以思州的財力物力……我京師大學堂決定在思州建分校!”隨後辜鴻銘看向了梁卓如︰“不知道卓如你們五道口大學的看法呢?”

    梁卓如微微點了點頭,“我五道口大學也決定在思州建校!我尋思著如此繁榮之地,不修個大學著實可惜了!”

    “哈哈!”你看我,我看你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

    蕭河帶著考察團坐著汽車穿過一座座群山和茂密的森林,終于眾人的眼前豁然開朗,遠處隱約可見幾座巨大的機庫和三條長長的跑道。空氣中彌漫著機油和青草的氣息,偶爾還能听到引擎的轟鳴聲。待到眾人坐車靠近之時,只見幾架各式各樣的飛機整齊地停放在跑道上,一架飛機旁地勤人員和戴著耳罩護目鏡的飛行員正在爭論著什麼。

    “諸位,這里便是思州飛行俱樂部。”蕭河微笑著介紹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雖然名為俱樂部,但實際上是我們思州培養飛行人才的重要基地,我稱這里為思州空軍學校。”

    “空?空軍學校?”胡適之停住了手中的筆有些疑惑地打量著蕭河的表情,試圖在蕭河的臉上發現什麼。

    “沒錯!我就是空軍學校的校長。那位便是空軍學校的副校長,來自德意志的王牌飛行員格林先生。”蕭河說著指了指背對著眾人正在與地勤談論問題的身影。

    “那……那加入軍校有什麼要求嗎?學校還招人嗎?”一名男學生興奮地詢問道。

    “同學,你叫什麼名字?”

    “我嗎?我叫林興民……額,家住福建閩侯……”

    “等等!莫非閩侯林家?”蕭河有些疑問道。

    “對的!蕭先生莫非知道我家?”

    “廣州七十二烈士當中那幾位莫非是?”

    “正是家父與家叔……”林興民有些微微低下了頭。

    蕭河想了想,最後拍了拍林興民的肩膀“想要加入咱們思州空軍學校,我們隨時歡迎你!只是你得先把學業完成了再說……”

    一旁的胡適之左摸摸右看看,整個飛機上下的配件、金屬板等等組成部件上不是德文就是龍國文,這在他的腦子里產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荒繆無比的結論,最後還是忍不住問道︰“蕭省長,這些飛機……莫不是咱們思州自己造的?”

    蕭河點了點頭,走到了一架銀隼旁邊,拍了拍銀隼的螺旋槳,語氣中帶著自豪︰“正是。就像這架,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銀隼’戰斗機;那邊邊那幾架體型大體型的,是‘玄鳥’中型戰斗機,那邊三個螺旋槳的是咱們的‘玄鳥’二型載人運輸機。”

    迅哥兒叼著煙斗,忍不住插話道︰“蕭省長,這些飛機……真是咱們自己造的?不是從國外買的?”迅哥有些難以置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問道。

    蕭河笑了笑,又拍了拍銀隼戰斗機的機翼︰“迅哥兒,您摸摸看,這機身上的每一顆鉚釘,都是咱們思州的工人親手打上去的。這些飛機,從設計到制造,全部是我們自己的技術。從研發到投入實踐都是咱們思州自己弄出來的,而且,飛機的發動機設計師和玄鳥的總設計師都是咱們五道口大學的學生!”說著蕭河看向梁卓如。

    “這……這……這是何等!等等?有咱們五道口大學學生?……”梁卓如從沒想到這里面還有自己的學生什麼事。

    “就是我之前從五道口大學雇走的那批學生當中的幾人,當然輔助設計的也有咱們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和德意志人!”蕭河繼續道。

    “蕭先生……這大喘氣……著實讓我等……”胡適之臉上有些哭笑不得。

    “好了!話不多說了!去吧!諸位都去看看咱們思州的工業杰作吧!”

    眾人聞言,紛紛圍上前,小心翼翼地撫摸著飛機的機身。梁卓如推了推眼鏡,仔細端詳著機翼上的鉚釘,喃喃道︰“這工藝……簡直比我在德意志見過的還要精細。”

    胡適之則指著機身上的“思州制造”字樣,感嘆道︰“蕭省長,思州的工業實力,已經恐怖如斯了嗎?”

    “胡老師!你這句恐怖如斯在哪里學的啊?”蕭河有些意外地看著胡適之。

    “這不是思州街頭那些孩子口中念叨的嗎?”胡適之有些疑惑蕭河問這個。

    “哦這樣啊!沒什麼,就是想起了一位故人了!”蕭河搖了搖頭說道。

    “這位故人?莫不會是一個美麗的女子?”胡適之一臉八卦的看著蕭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哼!”辜鴻銘忍不住咳了一聲。

    胡適之給了蕭河一個我都懂的表情。

    蕭河露出一絲苦笑,總不可能說是他還以為又來其他穿越者了吧!

    轉換了一下思維後的蕭河,而是轉身對眾人說道︰“諸位,今天帶大家來這里,不僅僅是為了看飛機,還想請大家幫個忙。我們準備在思州建立一座大學城,目前選定了三處位置,想請諸位在空中看看,哪一處最適合。”

    “大學城?”胡適之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詞,追問道,“蕭省長,您的意思是,要建立一個像思州工業園區那樣的教育園區?”

    蕭河點了點頭,目光堅定︰“正是如此。我們計劃將京師大學堂和五道口大學的分校,以及其他幾所高等學府,集中在一個區域內,形成一個集教育、科研、生活于一體的大學城。這樣不僅可以資源共享,還能促進學術交流。”

    迅哥兒忍不住拍手叫好︰“妙啊!如此一來,思州豈不是要成為龍國的學術中心了?”

    辜鴻銘老先生也點頭贊許︰“蕭省長此舉,可謂高瞻遠矚。若能建成,必將是龍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壯舉,試想一下這是何等壯哉啊。”

    蕭河笑了笑,抬手示意眾人登機︰“諸位,請隨我一起上天,看看我們為大學城選定的三處位置。”

    眾人懷著激動的心情,跟隨蕭河登上了那架三引擎的玄鳥2型中型戰斗機。機艙內寬敞明亮,兩側的玻璃窗讓視野格外開闊。學生們興奮地擠在窗邊,目不轉楮地盯著外面的景色。

    隨著引擎的轟鳴聲逐漸加大,飛機緩緩滑行,隨後騰空而起。地面上的建築和人群逐漸變小,最終化作一片模糊的輪廓。辜鴻銘老先生緊緊握住龍頭杖,雖然面色平靜,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梁卓如則掏出筆記本,飛快地記錄著所見所感。

    蕭河坐在駕駛艙內,通過耳機向眾人介紹道︰“諸位,我們現在飛往第一處選址,位于思州城西三十里的青龍山腳下。那里地勢開闊,環境清幽,在那里建校必將不被外界所打擾。看!就在辜先生所在的左側方向那里!右邊的人也不要急後續咱們會讓你們看見位置的。”

    隨著飛機緩緩降低高度,眾人透過窗戶,看到一片開闊的平原,遠處青山環繞,近處河流蜿蜒,景色宜人。胡適之忍不住贊嘆道︰“此地確實不錯,既有山水之勝,又離城區不算太遠,那條白色的帶子莫不是道路。”

    “胡先生好眼力!那是我在思州實行的鄉鎮通公路計劃所修的道路。”

    “那就是說交通也是極為便利。這里說不定還真是一處好的校址啊!”

    隨後,飛機在空中盤旋了一圈,讓兩側之人都看見了下面的景色之後,于是又飛往第二處選址,位于思州城南的百花湖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湖畔綠樹成蔭,令人心曠神怡。迅哥兒叼著煙斗,似乎想到了什麼,于是連忙收起了煙斗,眼楮微眯說道︰“此地風景絕佳,若是建校,學生們定能心曠神怡,專心治學。靠城區也近……”

    最後,飛機飛往第三處選址,位于思州城東的工業區邊緣。這里雖然不如前兩處風景優美,但緊鄰西門山工業區,左側是思州最大的汞礦山,這里倒是便于產學研結合。李守常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地說道︰“此地雖無山水之勝,但勝在實用。若能在此建校,必能與工業區形成良性互動。”

    飛機緩緩降落,眾人意猶未盡地走下舷梯。蕭河笑著問道︰“諸位,覺得哪一處最適合建校?”

    辜鴻銘老先生捋了捋胡須,沉吟道︰“老夫以為,青龍山腳下最為合適。既有山水之勝,又離城區不算遠,額有深山之書院的風格。”

    梁卓如則持不同意見︰“我倒覺得百花湖畔更好。風景優美,能讓學生們心曠神怡,專心讀書。”

    胡適之則支持第三處選址︰“雖然風景稍遜,但緊鄰工業區,便于產學研結合,更符合現代教育理念。”

    一時間眾人紛紛熱議了起來。

    “諸位,為何魚和熊掌不將二者一起兼得呢?”蕭河見眾人爭論不休,緩緩道。

    喜歡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請大家收藏︰()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方便以後閱讀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109章 考察團的思州行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109章 考察團的思州行五)並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