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他心中一陣激蕩憤怒,項羽本就豪邁不羈,心懷復興楚國的壯志,豈肯屈居于人下,為秦國效力。
    此刻,面對嬴政的招攬,他眼中閃爍著一抹微不可察的怒火,然怒火難以撒出,只能先行拒絕,安然脫身,以後再來計較復仇。
    他猛的向前踏出一步,臉色微微陰沉,微微低頭,雙手抱拳道
    “陛下,譚某多謝您的厚愛。只是譚某生性自由,向往無拘無束的江湖生活,實在不願被困于朝堂之上。況且,譚某志不在此,還望陛下莫要強求。”
    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似是向天地宣告著自己的決心。
    听到他再三拒絕,微微皺了皺眉,嬴政眼中瞬息之間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被他壓制下去,畢竟良才難得,他實在不願錯過眼前這兩位難得的將才。
    于是他放緩語氣,輕聲笑著說道
    “譚凱啊,你如此才華,若就此埋沒,豈不可惜?
    現如今我大秦正處于開疆拓土、開創萬世基業的最好時期,正是英雄豪杰大展身手的好時機。
    你在朕的麾下,定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名垂青史。朕可以給你兵權,讓你率領我大秦鐵騎,上打匈奴西域,下征異族蠻夷,而立下赫赫戰功。”
    嬴政的眼神緊緊盯著項羽,試圖用宏偉的藍圖來打動他。
    听了嬴政如此誘惑的話語,項羽心中微微一驚,他雖一心復興楚國,但對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也有著強烈的渴望。
    然而,一想到楚國的血海深仇,他的眼神瞬間又堅定起來,說道。
    “陛下所言雖好,但譚某心意已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譚某的志向並非在大秦。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莫要再勸。”
    他的臉上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堅定,毫不退縮地與嬴政對視著。
    見項羽毫不畏懼的和嬴政對視,項梁頓時間冷汗直冒,趕忙帶著恭敬的態度,試圖讓嬴政放棄招攬他們的念頭,說道
    “陛下,我這兄弟性子直,心意已決。我等確實有自己的難處,還望陛下諒解。我等不過是一介無名之輩,實在不堪大用,恐怕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然而嬴政卻並未放棄,也不會放棄如此良才,他向前走了兩步,目光從項羽身上移到項梁身上,又緩緩掃過周圍的人群,大聲說道。
    “二位實在不必妄自菲薄。朕看人一向很準,二位絕非池中之物。我大秦如今廣納賢才,不論出身,無論寒門還是流氓,乃至舊六國現我大秦之人,只要有才能,都能在大秦找到施展的地方。
    你們若是加入大秦,不僅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還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朕相信,以你們的能力,定然能成為大秦的棟梁之材。”
    嬴政的聲音充滿了感染力,仿佛有一種讓人忍不住為之動容的力量,說話間,雖然是對著項羽二人所說,卻也是對著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所說。
    周圍的百姓們听到嬴政的話,瞬間就明白了嬴政話里的意思,一時間都議論了起來。
    “陛下真是英明啊,如此求賢若渴,大秦何愁不興!”一位老者捋著胡須,贊嘆道。
    “是啊,不論出身,只要有才能就能為大秦效力,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機會。”一個年輕人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似乎被嬴政的話點燃了心中的熱血。
    “這兩位游俠要是錯過了,可就太可惜了。”一位婦人搖著頭,惋惜地說道。
    項羽和項梁听著周圍百姓的議論,心中猛然一驚,冷汗都快要流了出來。
    他們同樣明白嬴政此話當中的分量,若是嬴政當真如此行事,恐怕整個天下有不知多少良臣猛將洶涌而來,屆時秦國恐怕更加強盛恐怖,到時候,他們楚國復興恐怕是難上加難。但此刻,他們必須先擺脫眼前困境。
    而宇文拓聞言,也是一愣,沒想到嬴政會有如此開明的言語,若是真的能說到做到,若是之後他沒死,就算沒有自己,恐怕秦國也能活下來。
    “陛下,您的話雖慷慨激昂,令人動容。但譚某一心向往江湖的自由,對朝堂之事毫無興趣。還請陛下莫要再浪費口舌。”
    項羽言辭堅決,神色冷峻,就像是一塊堅硬的磐石,絲毫不為嬴政的勸說所動。
    嬴政微微眯起眼楮,眼中閃過一道銳利的光芒,如同捕獵的雄鷹盯著獵物。
    然而就算如此拒絕,他也仍未放棄,繼續說道“譚凱,你們何必如此固執,難道就不為天下蒼生考慮?
    你們若能加入大秦,助我成就大業,便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這難道不比你在江湖中漂泊更有意義?”
    項梁在一旁听著嬴政的話,心中暗暗叫苦。嬴政的這一番說辭,算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將項羽逼入了兩難的境地。若項羽再執意拒絕,恐怕會落得個不顧蒼生的罵名。
    果然,听到這里,項羽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他的拳頭緊握,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清楚,嬴政這是在給他下套。若他不給出一個合理的拒絕理由,不僅自己難以脫身,還可能影響楚國復興的大計。
    “陛下,譚某並非不顧蒼生。只是譚某認為,江湖亦有江湖的道義。譚某在江湖中,也可扶危濟困,為百姓做些實事。況且,每個人實現抱負的方式不同,譚某選擇了江湖,便不會更改。”項羽強行壓抑著心中的怒火,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
    然而,嬴政依舊不死心,既然看上了,他絕對不會放兩個絕世將才離開他,不說愛才之心,就說放他們離開那無異于放虎歸山,他臉上透著一股露出真摯的神情,再次試圖勸說項羽和項梁。
    “譚凱、董子武,朕明白你們對江湖有著獨特的情感,但你們可曾想過,僅憑江湖中的扶危濟困,能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能讓天下真正太平嗎?只有大秦繁榮昌盛,建立起一個強大而穩定的帝國,才能從根本上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你們如此才華,若能為大秦所用,必將成為千古佳話,流芳百世。”
    項羽心中一陣煩悶,他知道嬴政所言並非全無道理,但那又如何他復興楚國後,同樣可以這麼做,何必在秦國這個仇敵的手下做出這種豐功偉績。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克制著自己那就快要溢出來的怒火,淡淡地說道。
    “陛下,譚某心意已決,還望陛下不要再費口舌。然譚某的志向在江湖,即便不能如陛下所願,也願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心中的道義。”
    項梁也趕忙說道“陛下,我等確實志不在此,還請陛下成全。我二人不過是平凡的游俠,實在難以承擔陛下所期望的重任。”
    周圍百姓們的目光緊緊盯著嬴政、項羽和項梁三人,就大氣都不敢出,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細節。
    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僵持的場面,都帶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去看這一幕。
    嬴政看著項羽和項梁那堅決的神情,心中既欣賞又無奈,但他依然不願放過這兩位難得的人才。
    思索片刻後,他突然上前一步,分別拉住項羽和項梁的手,大笑著說道
    “二位不必急于拒絕。先隨朕回咸陽宮,咱們再好好商議商議。朕相信,只要我們坦誠相待,總能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說罷,他一揮手,前面的士卒立刻整齊劃一地邁開步伐,為他們開路。
    猝不及防下手被牽著,項羽和項梁頓時間心中大驚,想要掙脫嬴政的手,但又不敢過于強硬,生怕激怒嬴政,當即就落得個當場喪命的下場。
    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一股無奈和擔憂的眼神,但只能暫且順著嬴政,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