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記

第456章 野心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莫里吧唧 本章︰第456章 野心家

    一場立夏的雨,降臨在華北平原,又黏又不纏綿,膩膩歪歪,極不果決。

    子冉下葬後,張溥就回了南直隸,他還得繼續統領復社,畢竟江南文人不能群龍無首。端木易組織了人手重新裝修了六扇門,如今的六扇門,已經成了一個極具書香之地。

    自子冉死後,端木易一直想回臨淄,但苦于目前無人可用,好多事都需要自己親自來跑,不得已,他只得硬著頭皮,先在六扇門住下了。

    端木易坐在廊下,依然穿著他那粗布的衣裳,顯得與周遭格格不入。

    端木易一邊給自己烹茶,一邊觀雨,看著甚是愜意。不過,他腦子里卻在想著最近談的一筆生意。如果這筆生意做成了,孔門會有很大利潤。

    販賣鴉片。

    端木易來京後,之所以選擇在煙館和張溥、子冉見面,一方面是如他所說,要大隱隱于市,另一方面也是想和煙館老板談談生意。

    開煙館,就需要拿貨,對京城的煙館來說,本地拿貨,鴉片已經過了好幾道手,成本太高。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煙館自己養一個馬幫,上四川、貴州拿貨。可如今世道流賊四起,雖然靠馬幫拿貨便宜,但是保不齊路上就會遇到什麼危險,十去九不回,如再遇到朝廷的關卡克扣,就算回來了,鴉片還要以藥材為名給朝廷上繳稅銀,成本也低不了太多。

    投入大,風險高,回報少。

    那既然如此,為什麼煙館不開在西南產地?這樣豈不是省了很多事?

    省事是省事了,可是誰來消費呢?

    罌粟多在山區種植,鴉片又是奢侈品,煙館開在產地,又在山里,很難有大錢可賺。都是食不果腹的百姓,賣給誰?就算能賺錢,和北京這麼多的王孫貴族群體比起來,那點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沒受眾,價格上不去,所以煙館開在產地,不值得。

    別說是煙館開在產地了,就算別的生意這麼做,也有違經商之道。

    你會在平谷賣大桃,延慶賣隻果嗎?平谷家家種桃,延慶四野都是隻果樹,誰稀罕?

    開煙館,在北京當地拿貨價高,養一個馬幫風險又大,再加上正規渠道得來的鴉片又要上稅銀,這些加起來,就給端木易帶來了生意。

    什麼生意?

    走私。

    端木易有四大鴻的財力,分號遍布大明王朝各地,生意能做大,運力自不必多說。安全上,四大鴻也有保障,各號互相流動,高手暗中護持,常年運輸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且從沒失過手。就憑這兩點,端木易就有能力拿下販賣鴉片的生意。

    從產地上貨,進六扇門囤貨,然後壟斷北京各大煙館,進而通過大煙控制王孫貴族群體,這樣為未來左右朝堂,可就增加了一個大大的籌碼。

    說到頭里,端木易在意的不是這點生意,而是為了實現他的野心。

    誰會想到,在北京一個雨天里,六扇門內,坐著一位身穿粗布衣裳的老者,面容慈祥地觀雨,悠閑地烹茶,腦子里轉的卻是怎麼權謀天下。

    人不可貌相,尤其是老年人,別看他們一臉和藹可親,搬個馬扎坐在胡同口吃炸醬面,很可能不簡單。

    走私,指非法運送、販賣、銷售禁止或限制出境、進境的物品。

    所以端木易想走私鴉片,當然就不能從大明王朝內的產地拿貨了,如若那樣,便不叫走私了。

    要拿貨得去大明王朝西南邊境外的東吁王朝。

    東吁王朝,成立于一五一零年,創始人是明基瑞,東吁為定都的都城名,位于現今的緬甸中部。

    東吁王朝是緬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尤其是在莽應龍統治時期,東吁王朝更是成為了整個緬甸歷史上最輝煌的王朝,史稱為緬甸的“帝國時代”。

    十六世紀中期到十七世紀初,大明王朝與東吁王朝發生了一場持續了五十多年的戰爭,明緬戰爭。

    這場戰爭中,大明王朝最終的結果是,永久地失去了緬北大片土地,如孟養、木邦等地。

    東吁王朝和大明王朝曠日持久的戰爭,讓緬北變得盤根錯節,民不聊生,傳統的邊境朝貢花馬禮也停了,為了生存,緬北地區的人開始種植罌粟,來換取糧食裹腹。

    煙館老板王大盛說,誰要是能打通緬北和雲南的這條通道,誰就能握住整個大明王朝的鴉片生意,並且讓鴉片成本,至少下降七成。

    成本下降七成,太誘人了!端木易想試試,況且除了孔門,大明王朝也沒有其他組織有這個能力了。

    但是,一提到雲南,就會繞不開一個家族,雲南沐家。

    喜歡山水行記請大家收藏︰()山水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山水行記》,方便以後閱讀山水行記第456章 野心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山水行記第456章 野心家並對山水行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