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記

第3章 宛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莫里吧唧 本章︰第3章 宛兒

    這張壽妹妹,自小性格不同于張壽,雖然性格溫婉,但也不乏堅韌,處事更能忍辱負重,展現了傳統女性的一面。她自小柔弱,由祖母溺愛帶大,卻並沒有一身嬌氣。

    在她四歲時,祖母力排眾議,給她單獨請了一個先生,教她識文斷字,並且取了一個小字,宛兒,名白。

    張宛兒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先生教的書全部爛熟于心,又旁征博引,可以說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才女,與她哥哥完全是判若兩人。

    自從哥哥中邪,家人接二連三去世,家道也中落了。遙想張家當年,也是請得起私塾先生,都因不積德行,最後受到懲罰,可悲可嘆。

    是夜,宛兒卷起包裹,放上日常用度,夾帶著剩下的一些碎銀,直奔蓮花觀而去。

    此刻正是上弦月,掛在東天,烏鵲哀鳴。宛兒向西而去,一路上荒草叢生,晚間天涼,不覺打了幾個寒顫。她也顧不上許多,裹了裹衣服,路上除了遇到幾只野貓,並無活物,只能听到腳下行路的摩擦之聲。

    本來宛兒打算白天去蓮花觀,但是想想,白天畢竟人多眼雜,而自己又是去觀中取道姑行頭,雖談不上是偷,可畢竟不是光彩行為,只能天黑出發。也不知道是只剩下孤身一人,無所畏懼了,還是天生膽大,一個二八女子竟然面色從容不迫。

    一路無話,走了有幾盞茶的工夫,宛兒就來到了蓮花觀山門,她點起夜燈,只瞧見山門破敗,牆皮脫落,不禁有些猶豫,是否真能找到道姑行頭,實在未可知否。不過既然來了,那就不能白來一趟,還是要進去走一遭看看。

    這蓮花觀,小時候宛兒和祖母常來上香火,十分熟悉,她還記得當初觀中全是道姑,並且年輕貌美,頗有姿色,著實不解為何如此美貌的道姑,偏偏要出家于此。想必是那時節,世風喜好太虛之故。她跟私塾先生讀書時听說,當年嘉靖皇帝曾把很多皇宮大殿都改了名字,頗有道家氣象。想到此處,宛兒邁步跨進了山門。

    蓮花觀之所以叫蓮花觀,是因為觀中有一池塘,幾個年輕道姑閑來無事之時,養得好蓮花,所以得名。曾經的香客都流行在正殿前邊的庭院中燒高香。這些燒高香的也多是達官顯貴子弟,如果香火錢夠多,就會被道姑請進後院,奉上清茶,共同探討修為,如果太晚,道姑們也會提供客房供香客休息住宿。

    宛兒的目的是去後院取道姑行頭,無心在前邊徘徊,所以她繞過龍虎殿,當走到三霄殿時,听得三霄殿內有女子鬼魅笑聲。

    宛兒心想,除了我還會有誰在此時來到蓮花觀,莫不是意圖跟我一樣?可又有幾個女子命運如我一般淒慘,難不成是我听錯了?

    宛兒站在原地,耳邊哪有女子鬼魅笑聲,完全是夜風吹在樹葉之上的風聲,想必是緊張過度,產生幻覺了。

    宛兒剛要邁步,這次從三霄殿中傳來的聲音更大更尖銳了,這絕不是過度緊張產生的幻听。她有意撥亮了些夜燈,卻止不住身上發出冷汗,心想,完了,定是遇到鬼了,不如回家算了。但是轉念一想,回家又有何用?難道被小混混欺凌不成?家中就剩下我一人,橫豎如此,不如壯著膽子看看,三霄殿中發出聲音的是人是鬼。

    可是想到此處,腳下卻如同灌了鉛一樣,一動不能動。于是她閉上眼楮,深吸了一口氣,緩了緩精神,又試著小步向三霄殿走去。她提著夜燈,躡手躡腳上了石階,把臉緩慢露出窗沿,借著夜燈觀瞧,不覺大吃一驚!

    三霄娘娘的眼楮居然在動!

    喜歡山水行記請大家收藏︰()山水行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山水行記》,方便以後閱讀山水行記第3章 宛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山水行記第3章 宛兒並對山水行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