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刀片是鋼鐵廠的副產品。
為拓展市場,廠里增加了產品線,有人提議生產收割機刀片。
因為用的是鋼材邊角料,成本很低,銷量很好。
近年來,鋼廠停產,但工廠仍堅持生產刀片,產量翻了幾倍,導致庫存積壓嚴重。
“楊廠長,我從沒做過銷售,你讓我處理這事,這不是為難我嗎?”
“這跟你沒關系,只要解決問題就行。”
楊廠長前幾天看過何雨柱的報告,對他提出的建議印象深刻。
他認為這樣的人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
“何副廠長,如果您有想法,請說出來,廠里現在很困難。”
“上個月工資只發了八成,我上次出差的費用還沒報銷。
如果能賣掉這些積壓的產品,希望我的費用能得到報銷,不然我家可能就沒飯吃了。”
“可不是嘛,何副廠長跟大領導關系好,肯定有辦法,快幫廠里跑跑業務。”
何雨柱在心里苦笑。
自己雖能直達天听,與大領導較為熟稔,但實際上並無完整的圈子。
然而,自從穿越至此便融入了鋼鐵廠這個圈子,要說毫無感情也不現實。
誰又能離得開一個圈子呢?
前世的何雨柱深知,許多宅男即便靠寫網文也能賺不少錢,卻因缺乏圈子,連找對象都困難,遑論社會地位。
因此,無論個人多麼優秀,背後也需要一個圈子作為支撐。
楊廠長與何雨柱在後廚共事一年多,對他有所了解,知道他並無特殊背景。
“各位先回吧,我和李副廠長、何副廠長商量下,盡快拿出方案!”
待眾人離去,楊廠長才將實情告知何雨柱。
其實,何雨柱並非全然不知,畢竟每日到廠工作,廠里的主要問題還是明了的。
近年來,全國多數鋼鐵廠積壓大量鋼材,如今市場重啟,大家急于甩貨,致使供過于求,難以出售。
“老楊,憑你的資歷,應該有不少人脈吧,怎會被這事卡住?”
“說起來容易,現在庫存的鋼材已超五成。
各家工廠不敢停產,否則成本過高,根本撐不住。
這樣一來,庫存壓力更大,實在棘手。
雖然有些關系戶,但現場溝通更為妥當。”
“我找你來,就是想讓你陪我們走訪。
你思維敏捷,或許能幫上忙。”
李副廠長多次欲插話未果,此刻終于開口︰“楊廠長,我主抓銷售,您二位去聯系即可,帶小何是否多余?三人同行還會增加開支。”
“李副廠長言之有理!”
何雨柱正發愁如何拒絕,听聞此言立刻表態。
“李副廠長,您雖負責銷售,但至今毫無進展。
如今正是廠里生死存亡之際,必須齊心協力,多一個人多份助力,別只顧自身利益!”
"柱子,你就別總是打退堂鼓了,能幫就幫一把吧。
要是這個難關過不去,咱們這家廠可就真的有危險了!"
何雨柱無法推辭,只能點頭答應。
"那行,你先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咱們一起出去。"
形勢確實很嚴峻。
何雨柱一路跟隨,楊廠長連續拜訪了三家機械廠,對方都很熱情,款待周到,但只要一提到合作事項,就開始轉移話題。
顯然,這些廠家沒有購買意向。
跑了五家之後,楊廠長已經有些泄氣了。
"我在京城的關系幾乎都快跑遍了,只剩下一家以前合作得還算不錯的廠子。
如果再不成,咱們就得離開北京開拓市場了!"
楊廠長語氣沉重。
這家農業機械廠以生產收割機和鍘草機為主,刀片是其核心產品。
這家農業機械廠規模不小,若能達成合作,紅星鋼鐵廠生產的刀片完全可以被全部接收。
楊廠長的臉面挺大,一听說他到了,對方廠長親自到門口迎接。
很快將他們帶到接待室。
"雲廠長,我這次來是有事相求啊,希望你能伸出援手!"
"楊廠長,咱們之間還用得著這麼客氣嗎?記得當年我們廠的刀片供應中斷時,你們廠特意開闢了刀片生產線,給我們提供了刀片。
到現在我都記得,非常感謝!"
"這次的事情還是跟刀片有關。
雲廠長,你知道的,這兩年我們的工廠停產了,但刀片生產線一直在運作。
現在廠里囤積了一批刀片,如果不盡快賣出去,資金鏈就會斷裂。"
"實在是沒辦法了,我只好厚著臉皮來找你,看看貴廠能否幫忙消化一部分?"
雲廠長原本笑意盈盈,听到這話,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
島國刀片在亞洲的性能首屈一指,即便在全球範圍內,也僅次于德國。
然而,德國刀片的價格更高,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島國刀片依然是市場的優選。
盡管如此,德國刀片的性能也僅達到1000畝的標準,福源對此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居然有企業能達成這一水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後,福源在技術細節上稍作詢問,何雨柱詳細解答了每個環節。
若論刀片工藝,全球恐怕沒幾人能比得上何雨柱的專業度。
通常技術人員只精通理論或某一工藝,而何雨柱則對刀片工藝的所有流程都了如指掌,毫無短板。
福源雖算不上頂尖專家,但他深信何雨柱未有虛言。
“何先生,貴公司的刀片定價是多少?”
“4元一片!”
何雨柱已知日本刀片的價格,便立即上調了一元。
他確信即便加上關稅,島國進口也不會虧損。
“何先生,你們做得很好,我被說服了。
我很願意與你們合作,不知您是否願意?”
雲廠長身邊的翻譯將雙方對話翻譯給了眾人。
李副廠長臉色陰沉,臨行前他曾對楊廠長說帶何雨柱出來是浪費,沒想到最後浪費的是他自己。
楊廠長面露喜色,看來工廠面臨的問題即將解決。
他果然沒有看錯何雨柱,在關鍵時刻展現了非凡的能力。
雲廠長卻有些尷尬,當初他拒絕使用紅星鋼鐵廠的產品,如今卻不得不考慮采購島國株式會社的產品,而對方卻有意選用紅星鋼鐵廠的產品。
這讓他覺得自己似乎成了某種笑柄。
他甚至懷疑,島國株式會社是否會將從紅星鋼鐵廠購入的刀片再轉售給自己。
想到這里,雲廠長下定決心取消與島國株式會社的合作,恢復與紅星鋼鐵廠的合作關系。
他決定馬上向主管領導匯報此事。
听到福源的話後,何雨柱略作思索,說道︰“可以!”
楊廠長見何雨柱這副模樣,幾乎就要主動應承下來。
這樣的條件還猶猶豫豫的?但他久經商場,很快察覺到何雨柱是在裝腔作勢。
"何先生,我對你們的技術能力很有信心。
但我畢竟是市場部的人,希望能看到你們的技術文檔,我會傳真給總部鑒定。"
"沒問題,明天就給您。
對了,福源先生,我們還有一些上一代的刀片存貨,性能指標為700畝,每片售價2.5元,不知您是否有興趣?"
"嗯,"福源迅速估算了一下,覺得性價比不錯,便說︰"雖然我信任何先生的人品,但我仍需看到樣品,並將它們送至國內進行技術測試。
若你們的產品能達到你說的質量標準,總公司定會對代理業務感興趣。
何先生是否攜帶了樣品?"
何雨柱道︰"我明白您的顧慮,也理解您的意思。
沒問題,我會等貴公司總部的回復。"
這時,楊廠長已從包中拿出一包刀片遞給他。
福源接過,交給身邊的助手,交代道︰"明天收到何先生的技術資料後,一起寄回總部。"
待日本人離開後,雲廠長更加熱情,多次強調要重啟與紅星鋼鐵廠的合作。
畢竟是在他的轄區,而紅星鋼鐵廠的產品不可能全由島國代理,所以他同意繼續合作。
至于雲廠長如何向日本人解釋此事,那是他自己的事。
當然,如果日本人真成為紅星鋼鐵廠的代理,大概率也不會介意失去這樣一個客戶。
之後,雙方告別,雲經理安排他們在內部招待所住宿。
何雨柱連夜整理出兩頁詳細的技術參數。
次日,福源拿到資料,看著上面的專業術語、元素符號以及簡化後的工藝流程,大致判斷無誤。
特別是看到熱處理和感應堆焊這兩種頂尖技術,他完全信服。
"何先生,有了這份技術資料,我們總公司對你們的刀片會更有信心。"
福源將資料交給助手,吩咐道︰"立刻去郵局寄回包裹,記得在備注中寫明急需回復!"
"那就好,我們靜候貴公司的答復。
希望將來有機會也能邀請你們來參觀我們的鋼鐵廠。"
告別雲廠長後,何雨柱終于放下心來。
說實話,之前的計劃有一定風險,若對方堅持立即回國,確實難以應對。
"柱子,你的膽子未免太大了。
我們刀片的實際性能才600畝,離國內700畝的標準還有差距,你卻直接報了1000畝,有信心做到嗎?"
何雨柱笑著回答︰"絕對沒問題,我之前已經做過實驗。
回去只需調整高爐,提高溫度,並加入一些微量元素即可。"
"有你在,我就安心了。
之前我一直很擔憂。
既然如此,我們準備啟程吧!這三天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稍等,我去拿行李!"
"你別動,李副廠長,你來拿吧!何副廠長這兩天功勞不小,讓他好好休息一下!"
李副廠長驚訝地看著楊廠長,沒想到會接到這樣的指令。
盡管心中疑惑,但面對楊廠長堅定的目光,他還是默默承擔起三人份的行李。
"柱子,這次你立了大功!回去我會為你申請特等獎!"
"哇,還有獎金?多少啊?"
"獎金是有的,按制度應該是500元,但你知道廠里的現狀,我先記賬,等島國人的首筆貨款到賬後支付。"
何雨柱笑了笑,沒有接話。
回到工廠,楊廠長心情愉快,立刻指示文化宣傳科撰寫廣播稿,宣布與島國的合作事宜,並對何雨柱進行表揚。
當廣播播出時,何雨柱的表現再次讓人震驚。
特別是得知他要改進刀片生產工藝、大幅提升性能的消息後,所有人無不驚訝。
何雨柱他們剛回到大院,正好趕上三大爺召集全院大會。
眼看春節臨近,大院里的各家各戶伙食明顯改善。
喜歡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