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尊重婁父的地位,卻從不被其震懾。
一般人見到婁父都會緊張,畢竟這是一位縱橫商場多年的商業巨頭,黑白兩道都吃得開,身上自帶一種令人敬畏的氣質。
不過近年來,因形勢所迫,婁父已經收斂了不少。
為了試探何雨柱,婁父故意釋放出強大的氣場,但何雨柱依舊鎮定自若,毫無懼色。
這讓婁父感到十分疑惑。
在他看來,何雨柱不過是個廚藝不錯的大廚,頂多算個僕人。
沒料到對方竟有這樣的氣度。
婁母觀察著兩人,覺得該自己開口了。
"何師傅,您家里還有什麼人?"
"就我和妹妹兩個。"
"哦,你妹妹多大啦?"
"不小了,今年高三,再過半年就該工作了!"
"高三不是要準備高考嗎?怎麼想著直接工作呢?"
何雨柱瞥了婁父婁母一眼,索性直言︰"我覺得現在讀大學未必是好事,直接工作可能更好。"
婁父原本靠在椅背上,听到這話立刻坐直身體,目光炯炯地問︰"為何這樣說?"
何雨柱微微一笑︰"道理很簡單,如今人心浮躁,上了大學也學不到真東西,反而容易迷失自我。
而工作的話,踏實當個工人,至少能過上安穩日子。"
"何師傅見解獨到,令尊想必不是普通工人出身吧?"
"他也是一名廚師,我的手藝就是跟他學的。
所以這門技藝算是家傳。"
"幾年前我就品嘗過您的手藝,覺得您像是譚家菜的傳人。
不過近來發現您的廚藝又有提升,而且風格似乎有所變化。"
何雨柱心中微動,不愧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竟能察覺到自己烹飪風格的轉變。
原主人只會譚家菜,何雨柱穿越後,在系統的幫助下,早已形成全新的風格,譚家菜的味道僅剩一絲痕跡。
社會不斷發展,各方面的潮流都在變化,人們的喜好也在隨之改變。
在譚家菜興起之前,楊家菜、李家菜也曾風光一時,但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光,這些都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跟不上時代步伐的事物注定會被淘汰。
我雖只是鋼鐵廠的一名普通廚師,但也必須努力適應變化,至少要保證同事們不會吃膩我的飯菜。
"哈哈,何師傅說得太對了!"
婁父听了這話,深有感觸。
他因過去反應遲緩,如今陷入困境,難以自拔。
婁母觀察著兩人的交談,對何雨柱的印象頗佳。
她雖然同意丈夫的看法,認為小娥應找個工人作為伴侶,以確保未來生活穩定。
但從心底而言,她仍向往有情調的生活,總希望能為女兒爭取更多的幸福。
未曾想到,這位何師傅不僅廚藝高超,而且談吐間透著智慧與風度,令人眼前一亮。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何雨柱盡管心中坦然,但仍希望得到婁家父母的認可,在交流時十分用心,竭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學識。
兩人聊了兩個多小時,連何雨柱自己都感到驚訝,原來自己也能如此健談。
也許這就是愛的力量吧!
何雨柱離開婁家後,在回程的車上心情愉悅地思考著。
何雨柱走後,婁家三人開始討論起來。
婁母表示滿意,直言︰"我覺得小何很不錯。"
稱呼也從"何師傅"改為更親切的"小何"。
"誰能想到,一個廚師竟這般有才,言談舉止都讓人欣賞。"
婁曉娥听到母親稱贊何雨柱,心里美滋滋的,但嘴上卻說︰"您總是急著把我嫁出去,不管誰我都說好。"
"上次那個許大茂,您還不是吹得天花亂墜,說他工作穩定,是個技術員,人品也好,結果怎麼樣?"
"現在說的是小何,怎麼又提起許大茂來了?小何確實很棒。"
"您別急著給我們配對,我心里有數。"
婁父沉默片刻後開口說道︰“依我看,還是听小娥的意見吧,我覺得小何並不合適。”
婁母聞言疑惑地問︰“為什麼?”
“你居然還覺得小何可以?上次他講到為何選擇工作而非上學時就說過,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其他都是虛的!”
“你覺得小何優秀嗎?確實優秀,可越優秀就越不合適。”
“你能說得更明白些嗎?我越听越糊涂了,難道是要小娥找個笨一點的?”
“你這就是沒見過世面!現在太優秀反而是麻煩。
人一優秀就容易惹事,機會也多,機會越多風險越大。
而且小何沒有背景,出了事也沒人能幫他兜著。”
“按你這邏輯,人越優秀就越不好?”
“也不能全這樣說,優秀本身沒錯,但得學會低調。
瞧小何那樣子,在我們面前夸夸其談,分明是在炫耀!這種人怎麼可能安分守己?”
“我們婁家要找優秀的人還不容易?比小何強上百倍的人都能找到。
但我們圖啥?圖安穩,圖有個能陪小娥平靜生活的伴兒,給她一個穩定的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小何太優秀反而是個缺點。”
婁曉娥本想反駁母親幾句,可听父親越說越投入,實在听不進去,便忍不住插話︰“爸,您是不是活得太累了?照您這麼說,優秀竟成了一種罪過,那咱們還追求什麼發展?干脆退回原始社會算了,大家都是普通人多好!”
婁父嘆了口氣,緩緩站起身︰“小娥,我不是要干涉你的生活,只是今天把話說清楚,小何真的不適合你。
我知道你是我的女兒,但我越勸你可能越想接近他。
總之,你自己把握吧!”
“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婁父感慨一聲後,離開客廳。
何雨柱心中暗喜,覺得自己今天的發揮還不錯。
如果他知道因為表現得太好,反倒被婁父看低的話,非氣暈不可。
回到工廠,工人們早已下班。
何雨柱推著自行車往走去,打算買些年貨帶回家。
如今市面上的商品種類寥寥無幾,大多不過是蘿卜、白菜、土豆之類。
哪怕兜里有錢,也難以買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然而,卻是個例外。
即便在這年頭,各類年貨依舊琳瑯滿目。
何雨柱過去常來這里尋覓寶貝,對這里的路徑早已輕車熟路。
上次聾老太故弄玄虛地將他帶到此處時,她並不知道,何雨柱其實是這里的常客。
這類事情自然不便張揚,何雨柱更願意裝作對此毫不知情。
他在轉悠了兩圈,盤算著該買些什麼帶回去。
雖然手頭現金有限,但他近來積攢了不少票券。
盡管這些票券本身無法直接替代現金,但由于稀缺性,在這里卻被視作現金使用,還頗受青睞。
何雨柱每樣都采購了一大包花生、瓜子、糖果之類的零食。
至于雞鴨鵝、豬牛羊肉、雞蛋,以及一些野菜、蘑菇、粉條等,他也買了一些。
最後,他忽然想到要買些種子和秧苗,想試試空間里是否能種植。
于是他又選購了一些種子、菜苗,打算回去試種。
順便買回兩只小雞仔。
上次他帶進空間的一只雞,進去沒多久就死了。
如今空間已經升級,他打算先驗證能否種植成功,再考慮養殖問題。
也許空間需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有了植物後,才能順利飼養動物。
臨走前,他猛然想起春節還得貼對聯。
這種東西實在不好找。
思慮片刻,他決定自己動手寫。
兒時他曾常見長輩書寫對聯,後來社會發展,這種習慣漸漸淡去,大家都去買現成的了。
不過,現成的對 顯得缺少誠意。
在前世,春節逐漸變成了一種形式,除了放假幾天外,幾乎毫無節日氣氛。
何雨柱更懷念那種傳統節日的韻味,充滿生活的煙火氣。
他隨後到一個小攤買了筆墨和兩張紅紙。
他的書法水準已達到白銀初級,絲毫不遜于普通書法家。
與此同時,三大爺也在家中揮毫寫下一副對聯,掛于門前顯擺。
終于趕完這一章,準備稍作休整,養精蓄銳,明天繼續奮戰。
明天至少保證八更。
院里向來熱心的大爺一直是最積極活躍的人之一。
逢年過節,他不但將自家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兼顧著整個大院的氛圍營造。
大門口和公共區域基本都由他操持。
今年也不例外,他早早買了幾張紅紙,打算讓三大爺書寫大門對聯。
還沒等他找三大爺,三大爺就主動登門,一眼看見桌上紅紙,也不客氣,直接要了一張空白的。
一大爺想著稍後再談,便一同前往。
三大爺很快寫完自家對聯,一大爺幫忙貼上。
一大爺欣賞著對聯,真誠地夸贊︰“三大爺的字寫得真棒!”
三大爺謙遜回應︰“還行還行。”
接著又感慨︰“古人說得沒錯,文如其人,字亦如其人,見字如見人。
看我的字,就能了解我的為人了。”
一大爺心下暗暗搖頭,字確實不錯,但人品卻未必。
當然,他只是心里這麼想,以一大爺的性格,自然不會出口。
兩人正閑聊時,許大茂推著裝滿土特產的自行車進來了。
年底了,派出所釋放了一些不太嚴重的混混。
許大茂本就事態不重,又有背景,有人在所長面前求情,所以他提前獲釋。
剛出來,許大茂便去了趟鄉下,在幾個常去放電影的地方轉悠,收獲不少,算是置辦好了年貨。
許大茂一進院子就看見一大爺和三大爺,猶豫片刻後鼓起勇氣推車過去。
兩位大爺听見動靜,同時扭頭看向許大茂。
三大爺一見到許大茂帶來的這麼多好東西,眼楮立刻亮了。
“大茂,多虧有我們啊,不然你今年得在外面過年了!”
許大茂愣住了……
許大茂雖說是聰明人,但三大爺的話還是听明白了。
他隨手從車把上的布袋里取出一串野蘑菇遞給三大爺。
三大爺連聲道謝,接過蘑菇。
許大茂又拿出一串給一大爺,一大爺推辭︰“我不需要。”
三大爺擔心許大茂反悔,急忙說︰“我就收下了!”
三大爺又把蘑菇湊近鼻子,用力嗅了嗅,對一大爺說︰"您嘗嘗這野蘑菇,很有嚼勁,味道可香了!"
一大爺深知三大爺的脾性,懶得搭話。
三大爺有些尷尬,轉向許大茂說道︰"大茂,我不能白拿你的東西,等會兒給你寫副對聯送去,算是送給你的,不要錢!"
一大爺隨口應道︰"他三大爺,我家還有不少紅紙呢,您順便把大門和其他幾家的對聯也寫了吧!"
三大爺一听,眼楮發亮︰"這主意不錯,不過一大爺,為了尊重文字,大家是不是該出點潤筆費?當然,您要是不收,畢竟紅紙是您家提供的!"
一大爺無語了,這種事還惦記著收費。
可他也明白,若去找外面的人寫,費用更高。
但他不知如何向鄰居開口,他不在乎這點錢,可其他鄰居未必同意。
想起吝嗇的二大爺和窮困的秦淮茹,一大爺頭疼不已。
這事弄不好,最後可能還得自己掏腰包。
一瞬間,一大爺都有點不想干了,憑什麼大家的事都要自己擔著?
喜歡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收拾許大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