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美軍第三艦隊一共擊落了日軍飛機500架、擊沉商船180艘,沉重打擊了日軍的戰力。
    雷伊泰島是菲律賓所屬的一個大島,是作為攻擊菲律賓的理想前進基地,美軍決定首先佔領該島。
    1944年10月17日,美軍出動157艘艦艇、第六軍團全部兵力二十萬人展開行動。
    第六巡邏營率先得手,攻克萊特灣的3個小島,開始清掃海灘障礙物並在島上建造燈塔引導艦船行駛。
    20日,美軍艦艇瘋狂對海灘轟擊4個小時後,在數千菲律賓帶路黨的帶領下,美軍第六軍團全力登陸雷伊泰島。
    美軍強大的炮火令登陸行動非常順利,傍晚時分就向前推進了十幾公里,只付出了兩百余人傷亡的代價。
    日軍指揮官牧野中將對美軍鋪天蓋地的炮火也無可奈何,不得不把司令部遷往距離海灘16公里的布拉文。
    美軍不分晝夜,輪番進攻,日軍節節抵抗。
    在雷伊泰盤地,日軍抵抗頑強,美軍原本順暢的攻擊受阻。
    美軍第二十四步兵師在兩個坦克旅的支援下,傷亡三千余人才拿下奧莫塔克市的港口。
    在布拉文的戰斗更是殘酷無比,堅守司令部的日軍發動了自殺式攻擊。
    頭綁布條、身上困著炸藥包、手拿手雷的日軍大喊“板載”,瘋狂沖向美軍。
    然美軍的坦克部隊將百分之九十九亡命沖鋒的日軍打死在半路,能抵達美軍面前的日軍敢死隊百不存一。
    四百余名發動自殺式進攻的日軍給美軍造成的傷亡寥寥無幾。
    牧野四郎中將無奈地放下望遠鏡,他的麾下只有第十六師團兩萬余人,兵力、火力都遠遠不及美軍強大。
    現下第十六師團已經傷亡過半,牧野四郎中將也只能繼續後撤待援。
    美軍乘勝追擊,窮追猛打。
    菲律賓日軍指揮部反應過來後,開始調集兵力反撲。
    10月24日,兩百余架日軍戰機飛臨戰場,瘋狂攻擊美軍的艦艇及灘頭陣地。
    美軍起飛五十余架野馬戰機迎戰。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狗斗角逐,擊落了百余架日軍戰機,而美軍僅損失二十一架飛機。
    此時日軍的零式戰機已經遠遠不是美軍野馬戰機的對手,雙方的戰損懸殊巨大。
    接下來的四天,日軍戰機頻繁飛地戰場上空,亡命與美軍戰機搏殺。
    美軍則出動陸基、海基戰機全力迎戰。
    由于美軍飛機性能先進且數量眾多,日軍戰機如飛蛾撲火,基本有來無回。
    損失慘重的日軍航空兵終于發狂了,出動神風特攻隊滿載炸彈俯沖撞擊美軍的大型艦艇。
    美軍猛烈的防空火力讓日軍神風特攻隊戰績寥寥,裝備了近炸引信的炮彈讓日軍戰機的自殺攻擊很難得逞。
    日軍在發現美軍的航空母艦等作戰艦艇難以得手後,就轉而撞擊美軍的補給艦和運輸艦。
    從10月23日開始,日軍還出動三支分艦隊引誘美軍的第三艦隊離開萊特灣北上。
    試圖引開第三艦隊後,派遣另外兩支分艦隊攻擊登陸灘頭海面的補給運輸艦只。
    與此同時,日軍也持續不斷地向雷伊泰島運送援兵和軍備物資。
    日本執行預定的1號作戰方案,小澤治三郎中將的機動艦隊引誘保護美軍登陸的第三艦隊離開,然後日本艦隊從西面進入打擊美軍登陸部隊。
    粟田健男中將的第二艦隊負責消滅萊特灣登陸部隊、志摩清英中將和西村祥治中將的艦隊負責警戒和運動攻擊。
    這三支日本艦隊只有水面艦艇,沒有潛艇,也沒有航母。
    栗田健男的艦隊由榛名號、金剛號、長門號、武藏號、大和號五艘戰列艦、15艘驅逐艦、10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組成。
    1944年10月23日半夜12點,艦隊艦隊悄悄經過巴拉望海峽。
    但艦隊被美軍在此警戒的兩艘潛艇發現了。
    雖然大和號發現了兩艘美軍潛艇,艦隊的行動已經暴露,但不知為何,艦隊並沒有立即展開反潛行動。
    美軍潛艇海鯽號率先發動攻擊,對日軍高雄號和愛宕號重型巡洋艦各發射六枚魚雷。
    “愛宕號”被四枚魚雷擊中,艦身迅速右傾,海水洶涌灌入艙內。
    短短二十分鐘後,這艘龐然大物便沉入海底,消失在波濤之中。
    而“高雄號”也被兩枚魚雷命中,艦體嚴重受損,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艱難地向文萊撤退。
    美軍潛艇緊追不舍,但“海鯽號”因擱淺被迫放棄追擊。
    與此同時,日軍指揮官栗田健男將旗艦轉移至“大和號”戰列艦上,繼續指揮艦隊前進。
    8時,美軍“無畏號”航空母艦的偵察機發現了栗田艦隊進入狹窄的錫布延海。
    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立即下令集結三支航空母艦分艦隊,集中火力攻擊栗田艦隊。
    10時27分,從“無畏號”、“卡伯特號”等航空母艦上起飛的260架飛機如蜂群般撲向日軍艦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和號”和“武藏號”這兩艘巨艦成為美軍飛行員的主要目標。
    第一波攻擊中,“妙高號”重巡洋艦首先中彈,艦尾被一枚魚雷擊中,重傷返航。
    緊接著,“長門號”、“大和號”、和“武藏號”、相繼被炸彈和魚雷命中。
    “武藏號”在六波攻擊中承受了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的打擊,最終在15時沉沒。
    “大和號”艦首進水3000噸,被迫向艦尾注水2000噸維持艦體平衡。
    “長門號”航速陡降,四門副炮無法使用。
    其余艦只如“榛名號”、“金剛號”也不同程度受傷。
    驅逐艦“清霜”、“濱風”和輕巡洋艦“矢矧”則因中彈被迫返航。
    在美軍第二次空襲中,“大和號”主炮齊射前的警報聲被防空炮的轟鳴掩蓋,導致主炮齊射產生的沖擊波直接奪走了50余名防空炮手的生命。
    由于缺乏航空掩護,栗田在1530下令艦隊暫時撤出美軍航空母艦的攻擊範圍。
    然而,栗田並未放棄,17時15分,艦隊再次調頭,駛向聖貝納迪諾海峽。
    與此同時,美軍“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被一枚250公斤級穿甲炸彈擊中,艦體燃起熊熊大火。
    15時30分,彈藥庫發生劇烈爆炸,當場造成229人陣亡,236人受傷。
    附近的“伯明翰號”巡洋艦也受到波及,400余人負傷,艦長不得不下令棄艦。
    17時50分,“普林斯頓號”最終沉沒。
    由于美軍分艦隊忙于應對栗田艦隊,無暇搜索北方水域。
    直到16時35分,小澤治三郎率領的誘餌艦隊才被美軍飛機發現。
    這場海戰的硝煙尚未散去,雙方的命運仍在波濤中起伏不定。
    喜歡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請大家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