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4年11月22同日,紅軍總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野戰軍進行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戰役渡過湘江的政治命令》。
    該命令強調︰
    “為了成功執行此次戰役,野戰軍全體人員必須展現出最英勇、最堅決的態度,不顧一切地前進。”
    “進攻部隊必須堅決果斷地粉碎前進道路上的所有抵抗,並克服一切天然及敵人設置的障礙,掩護部隊則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的追擊,並部分消滅尾追之敵。”
    “政治工作人員需通過不懈的政治宣傳和鼓動,以及個人的模範行為,來克服戰士們的疲憊、落伍和動搖情緒。”
    “他們應與指揮員共同克服完成勝利任務過程中的一切客觀困難,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體紅軍戰士的戰斗精神和堅定性。”
    “當前戰役的勝利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夠突破敵人的最後一道封鎖線,創造新的大片甦區,並與其他紅軍部隊二、六軍團,四方面軍)協同作戰,進行全面反攻,徹底粉碎敵人的五次圍剿。”
    11月25日的傍晚時分,紅二師五團的偵察隊悄然抵達了全州城的城外,他們迅速搜集情報,得知桂軍已經撤離,湘江之上並無兵防守。
    紅二師五團在面對這一情報時,卻表現得異常謹慎,他們不敢擅自做出決策,而是選擇向上級請示。
    直到26日的深夜11點半,中革軍委才確切地得知全州、興安兩地並無敵軍的主力駐守。
    于是,在27日,紅一軍團才回電紅二師五團,命令他們“相機拿下全州”,就在此時,全州城已經被湘軍捷足先登佔領了。
    與此同時,11月26日紅軍總部的第一縱隊進入了灌陽文市的地域,
    第二縱隊則深入到了灌陽文市以南的王家、玉溪地區。
    但第三縱隊在鄧家源卻遭遇了阻礙,由于山道不通,他們無法繼續前進。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軍委果斷地改變了原定的路線,命令第三縱隊改道由雷口關進入廣西,主力部隊則抵達了灌陽水車地域。
    而第四縱隊的八軍團則成功地攻佔了永明,九軍團的主力則仍在江華的石橋及江渡堅守。
    到了11月27日,紅一軍團的二師已經佔領了屏山渡至界首的湘江所有渡河點。
    盡管紅軍總部原本命令他們相機佔領全州,但由于湘軍已經先一步佔領,紅二師便在桂林黃沙河公路上的腳山鋪一帶設立了陣地,準備阻擊湘軍的進攻。
    紅三軍團的四師則佔領了界首以南的光華鋪,負責向南警戒興安的桂軍。
    而紅三軍團的五師則佔領了新圩和馬渡橋,他們的任務是阻擊從灌陽方向北上的桂軍。
    紅九軍團則由江華北上永明,緊隨紅八軍團之後,向三峰山發起攻擊,但在前進過程中受到了桂軍的阻擊。
    面對這一局勢,紅軍總部最終決定,紅八、九軍團必須立即改道,以強行軍的方式從雷口關進入廣西。
    至11月27日,紅軍的12個師中,已有2個師佔領了湘江渡口,1個師扼守著骨頭嶺至右塘的交通線,1個師佔領了新圩,還有2個師在文市、水車地域堅守。
    但仍有7個師在湖南境內,尚未進入廣西。
    桂軍首先讓步,他們的主力部隊在21日開始向南撤離,然後在27日返回,為紅軍讓出了五到六天的時間。
    桂軍原本以為紅軍已經走得差不多了,但他們卻驚訝地發現紅軍的行進速度異常緩慢。
    中央軍得知桂軍在阻擊紅軍時行動遲緩,于是嚴厲命令桂軍立即采取積極措施,在湘江邊上消滅紅軍。
    桂軍認為,他們已經撤離了四天,紅軍的主力部隊應該已經成功過江了,此時還在過江的部隊應該是紅軍的後衛部隊。
    但桂軍萬萬沒有想到,即使過去了這麼長時間,紅軍的主力部隊竟然還在渡江。
    這個出乎意料的發現讓桂軍感到震驚和困惑,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紅軍的實力和決心。
    桂軍按照“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方針,桂軍在尾部的新圩戰場上,于28日率先發起了攻擊。
    新圩,這個距離紅軍在湘江的主要渡河點——界首渡口約35公里的小鎮,成為了桂軍的重點攻擊目標。
    桂軍在新圩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大約7個團,其中15軍44師的三個團和15軍45師的一個團共4個團直接參與了與紅軍的對抗。
    而桂軍第7軍24師的3個團則主要負責警戒中央軍,並未直接參與對紅三軍團的作戰,他們只是在紅三軍團撤退後進行追擊。
    桂7軍24師為了阻止中央軍進入廣西,甚至與緊跟其後的中央軍發生了一場沖突。
    這場沖突並未讓中央軍感到憤怒,他們反而笑著道歉,並停止了前進。
    因此,在湘江戰役中,中央軍並未積極參與戰斗,而是選擇了觀望,讓紅軍和桂軍、湘軍進行殊死搏斗。
    真正與紅三軍團作戰的,是桂軍的9個團,總計約1萬5千人左右。他們在這場戰役中,展現出了頑強的戰斗意志和強大的戰斗力,成為了紅軍在湘江戰役中的重要對手。
    新圩,位于廣西灌陽北部,是這一帶的交通要道。它南距灌陽縣城15公里,而離紅軍行軍路線最近的大橋村古嶺頭僅有5公里之遙。
    全灌公路,這條連接縣城與外界的主要通道,正是從這里穿越而過,新圩不僅是灌陽縣城通往全州的必經之路,更是敵人企圖逼近湘江、封鎖湘桂邊界的關鍵節點。
    從新圩向北至大橋村,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一旦桂軍成功突破新圩防線,他們便可向東北方向直驅水車、文市,進而封鎖湘桂邊界的永安、雷口兩關,切斷紅軍的退路。
    而如果桂軍選擇向西北方向進攻,那麼全州石塘至湘江西岸的各渡河點都將面臨嚴重威脅,軍委縱隊和後續部隊的渡江行動也將岌岌可危。
    因此,新圩的得失,直接關系到紅軍主力在湘桂邊界的生存。
    喜歡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請大家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