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

第33章 浴血興國2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溫暖WN 本章︰第33章 浴血興國2

    在紅一軍團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場戰斗如璀璨星辰,永不磨滅。

    老營盤失守,這場失利,讓西方軍司令部的指揮體系陷入了困境。

    紅軍總部撤銷了西方軍司令部,將紅二十一師、紅二十三師重新整編為紅軍第八軍團,以應對第7縱隊從永豐縣向興國古龍岡一線的猛烈進攻。

    1934年9月21日,紅軍第八軍團在興國良村雄嶺下正式成立。

    紅軍總部對紅八軍團寄予厚望,要求他們以運動戰防御方式阻止敵人向古龍岡推進,並通過局部的突擊來削弱敵人力量,為中央紅軍主力的突圍爭取寶貴的時間。

    而國軍第7縱隊則想在9月底佔領古龍岡,以策應敵人第三、第五縱隊攻打石城、寧都。

    紅軍第八軍團支新組建的部隊思想狀況復雜,多數是新兵入伍,思鄉之情濃厚。

    因此,紅軍政治工作人員不斷通過大小會議講話、黨團員和干部與新戰士談心交朋友等方式,引導新戰士明確為誰打仗的道理,以此鼓舞斗志、穩定軍心。

    在緊張的戰斗中,紅軍政治工作人員始終與戰士們站在一起,共同面對敵人的炮火。

    每當發生激烈戰斗時,紅軍指揮員們總是身先士卒,帶領警衛人員和機關干部直接投入戰斗,以實際行動為部隊樹立榜樣。

    紅八軍團戰士張宜步回憶說,古龍岡保衛戰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斗,敵人在“圍剿”中采用了步步為營、穩打穩扎的碉堡政策,使得紅軍處于被動防御的境地。

    在紅軍第八軍團指揮員的巧妙指揮下,紅軍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這場戰斗不僅考驗了紅軍的戰斗力,更錘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紅軍第八軍團展現出了頑強的戰斗精神和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戰歌,為紅一軍團的征戰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軍在夜幕的掩護下,精心修築的工事,但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這些工事在敵人的飛機和大炮面前,卻如同紙糊般脆弱,瞬間化為廢墟。

    戰士們缺鹽少油,餐桌上難覓一絲綠意,只能趁著戰斗的間隙,匆匆跑到山下老鄉家,買些辣椒,作為難得的調味。

    白天,紅軍戰士們身披單薄的軍裝,暴露在烈日之下,汗水與塵土交織,附在戰士們被硝煙燻黑臉上。

    一旦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雨,他們又會被淋得濕透,仿佛剛從水中撈出。

    南方的初秋,夜晚露水濃重,戰士們只有一套單薄的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病倒戰士的數量因此逐漸增多。

    在古龍岡保衛戰中,紅八軍團卻展現出了令人震撼的戰斗精神,政治工作如同“生命線”,激發了戰士們連續作戰、不畏艱難、不懼犧牲的勇氣。

    他們抱著有我無敵的信念,決心為甦維埃、為甦區人民流盡最後一滴血,在險峻的山勢中,他們頑強地修築工事,奮勇地抗擊敵人。

    出色的政治工作讓紅八軍團迅速成長為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隊,在古龍岡一帶,他們利用地形優勢,成功阻擊了敵第7縱隊的多次進攻。

    紅軍戰士們前赴後繼,英勇殺敵,僅半個月內就打退了敵人20多次進攻,粉碎了敵人9月底佔領古龍岡的圖謀。

    10月7日,紅八軍團收到紅軍總部的撤退命令,但他們仍堅守陣地,直到10月8日晚上9時。

    10月9日下午,紅八軍團人撤離古龍岡,開赴于都,作為野戰軍的右翼後衛,踏上了長征之路。

    與此同時,從1934年10月7日開始,原先和紅五軍團並肩作戰的紅一軍團、紅八軍團,也陸續從興國戰場撤往于都集結。

    此時,紅五軍團的第十三、第三十四師仍堅守在興國陣地。

    10月11日,敵人集中3個精銳師的兵力,向高興圩以南、興國城北的紅五軍團駐守地發起了猛烈攻擊。

    10月12日,中共中央等機關從瑞金出發前往于都河。

    此時,必須分秒必爭,遲滯敵人前進,以保證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安全轉移。

    天空中,敵軍的飛機像凶猛的禿鷲,不時俯沖下來,投下致命的炸彈,大炮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炮彈像瘋狂的野獸,咆哮著飛向紅軍陣地。

    紅軍的碉堡在爆炸聲中化為廢墟,掩體被夷為平地,整個戰場彌漫著硝煙和塵土,戰斗異常慘烈。

    目睹著戰士們一個個倒在血泊中,紅軍指揮員的心如刀絞,發動民工利用戰斗間隙,將原本的立式碉堡改造成窖式掩體防空洞。

    每當敵機來臨,大炮轟鳴,戰士們便迅速鑽入洞中隱蔽。

    敵機離去,炮聲停止後,他們又勇敢地鑽出洞口,跳進戰壕,阻擊地面敵人的進攻。

    這種靈活的戰術,有效地遲滯了敵人的進攻步伐。

    紅五軍團的將士們白天隱蔽在防空洞中,晚上則發動突擊。

    每當夜幕降臨,他們還組織起興國的赤衛軍、獨立營、游擊隊和群眾,四面八方搖旗吶喊,喊殺聲震天響,以此迷惑敵軍。

    10月16日,紅五軍團在興國南部的洪門村集結。

    尹氏宗祠內,召開了一場由營以上干部參加的軍事會議。會議主持者的心情異常沉重。

    他沉聲說︰“同志們,我們這次反‘圍剿’,不叫打仗,叫‘擋仗’,敵人憑借他們強大的兵力和先進的裝備,像一個大石 子一樣滾過來,我們還要用人去擋,當然要吃虧。”

    這個生動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戰略戰術上的失誤。

    10月17日,紅五軍團向地方紅軍移交了防務。當夜下半夜,全軍團人在晨露的掩護下,借著微弱的星光,踏上了南撤的征程。

    18日,他們抵達于都城北部,渡過于都河,開始了新的征途。

    在長征的艱苦歷程中,中央紅軍有一支英勇的鐵流後衛隊伍,他們如同堅固的盾牌,為整個野戰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掩護。

    正是這支英勇的鐵流後衛隊伍的存在,使得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能夠保持強大的戰斗力。

    他們的存在就像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守護著野戰軍的側翼安全,為長征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喜歡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請大家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方便以後閱讀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第33章 浴血興國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第33章 浴血興國2並對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