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403章 軍民魚水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403章 軍民魚水情

    “報告師長,機炮連二排一班石梁山前來報到。”

    “坐坐坐!兵王同志。”閻應元熱情招呼石梁山坐下,親自端來茶缸遞上煙,“喝口水,抽根煙。”

    洪劉笑眯眯道︰“兵王啊,你暫時從前線撤下來。師長決定派你護送三位重要人員前往北京。”“我當然知道部隊在打仗,可這個任務非常重要。師指派出一個班的兵力護送他們,你來帶隊。”

    ‘師長決定’‘我當然知道’‘師指派出’三個不同語境下的主語盡顯洪劉的語言藝術和政治水平,讓閻應元的耳朵舒服得不得了、受用得不得了。你來看︰下達軍事任務時用的是‘師長’。發現部下有抵觸情緒就改用‘我’,背鍋和思想工作乃是政委我的份內職責。另派兵力時用的‘師指’,表明是師長政委共同的決定。這叫什麼?這就叫水平!維護班子團結的水平!

    相信要不了多久,閻師長定要喊洪劉一聲‘老伙計’的。

    盡管極不情願,石梁山作為一個老兵有著老兵應有的覺悟,立正敬禮,“堅決執行命令,保證完成任務。”

    閻應元也有屬于自己的好作風,一聲不吭從牆上取下自己的26半,轉身推出,把槍直挺挺飛向兵王,後者單手一把牢牢接住。

    “這槍,本師長的配槍。比不上你的重機厲害,火力可也不弱,你拿去用。我已派通信員去皮島聯絡海軍,你們坐船走,快去快回,趕早了還有仗打。”

    石梁山笑笑掂了掂手中的師長御用26半,拉了下槍栓試了試槍況,端起虛瞄了下,感覺十分滿意。“師長勤保養,槍況良好。不過哩,就等下這戰況,我怕是趕不上解放遼陽了。”

    閻應元又飛了根香煙直取石梁山面門,那兵王不愧是兵王,伸出兩指頭輕輕夾住。“兵王,別人服你,本師長且不服,等你回來我跟你大戰三百回合。徒手搏斗、夜間打靶、武裝越野、五項全能,你敢應戰嗎?”

    石梁山也不言語,攤開手掌伸出手來。二人握手相約來日比試。閻應元就喜歡這樣的人,話不多膽氣豪,這種人可以交朋友。既然視對方為朋友了,感情自然就不一樣,“路上小心。”

    上級的話多忽悠。可能兩頭沒協調好,海軍不認賬,表示不可能為了這趟差事專門撥出戰艦來。號令不了海軍,抬出師指的名號拿捏東江鎮卻容易,石梁山一行人坐上東江鎮的快船從旅順港登船。在海上吃了幾天又苦又澀的海水靠岸天津衛,再雇馬車趕去北京。不用打听,往人流最多的地方走,順利找到了設在梁山小鎮里的梁山駐京辦事處,交接掉王錦衣等三人,石梁山不敢耽誤率隊連夜趕回天津衛。到了碼頭一看,船沒了船員也沒了。一通找,終于在窯子里把正在尋歡作樂的船員找著了,再一起去碼頭找船,最後從天津衛水師碼頭上的老兵那兒打听到他們的船被上頭偷賣給了朝鮮海商。老兵實情相告已是良心未泯,讓他做個人證則死活不肯。沒法子,無憑無據的也不能把天津衛水師怎麼樣,兩撥人只得坐下來商量,一致決定冒險走陸路,過山海關回遼東。好在盤纏足夠,石梁山給8名東江鎮水師購下兵器,再高價弄來了9匹馬,二人一馬盡早趕回部隊好參加戰斗。

    天津衛水師的老兵曾有多次勸石梁山一行人暫居衛城,等戰事停息後再走。說外頭兵荒馬亂,韃子是如入無人之境,到處都是老鼠尾巴。

    到處都是,肯定是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但入境的韃子確實囂張,幾個十幾個就敢于落單,叫人看著恨得肚腸癢!石梁山對天發誓︰如果自己彈藥充足,定要讓韃子有來無回。違背此言天打雷劈!

    兵王完全沒可能遭雷劈的,他的毒誓有前提條件︰彈藥充足!且這個充足屬于相對論範疇後頭跟著個行走的彈藥庫才叫充足。

    一行人里有個東江兵習慣橫著走,他就頂反感石梁山壓著他不讓出手,出言頂撞道︰“你們幾人手中一水的連珠槍,背包里鼓鼓囊囊都是子彈匣,如何就不算彈藥充足了?”

    此人口中的子彈匣就是漏夾,每個梁山軍戰士帶足3個基數的彈藥,背包里確如其所言裝滿了子彈。東江軍的這位狠人認為彈藥完全充足,完全不怵十幾幾十個韃子,打就是了!

    一路上舍大路走小路,繞道沿著海岸線走就是為了避開韃子。可這一路上已經遇上大大小小十來波韃子的散兵游勇,石梁山也覺怪怪的,“曹排長,這不對呀。按說韃子入關劫掠時刻有仇恨的眼楮盯著的,換做我外出打秋風,肯定扎人堆里不敢落單。韃子如何三五成群地到處跑哩。這倒好,韃子像主人家,搞得咱像個賊一樣東躲西藏。”

    曹排長不屑道︰“慣得唄!你看關內這些不成器的官軍,我們路上已經三天了,你可曾見到一個官軍。”

    那個東江兵亦不屑道︰“咱也別背後編排人家,咱們像個耗子似的見韃子就躲,不也跟人家一樣麼。”

    這位爺三天里牢騷不斷,石梁山煩透了他。“行,我現在允許你截殺韃子,不過你跑遠點,跑出十里地去,別連累到大伙兒,你愛咋地咋地。”

    “那不行。”

    “為何又不行哩?”

    “我殺得了一個兩個,踫上三五個韃子,我小命可就沒了。”

    “哦,如此。”石梁山拍拍這位爺的腦袋,“往後你可以閉嘴了吧?”

    今天是出門第19天,返程的第5天。

    如耗子夜行,一有風吹草動便找個犄角旮旯藏起來。威風掃地樣子難看,卻十分安全。那位東江狠人也被懟得吃癟,再無口出狂言,如此一路太平無事。

    時值午時太陽當頭,已是人困馬乏。前頭有個茶棚子,走近一看,里頭面餅點心、瓜子茶葉一應俱全。看那些吃食還都算新鮮。翻開木櫃台的抽屜,里頭還有幾十文銅板。算起來定是這茶攤老板木知木覺不曉得韃子入關,等兵禍來臨,著急跑路不及收攤。

    不順掉老板留下的錢就算付過錢了,一行人生火燒水不亦樂乎。橫人不混,提醒同伴們謹慎行事,要提防江湖草莽在水里下藥。石梁山笑此人該謹慎時大冒險,該放開時又瞎琢磨,“你不要吃不要喝,我等死了你好替咱收尸。”

    一行人吃飽喝足各自找桌椅休息,一會兒便有呼呼入睡的。趕路半天,在馬背上顛得骨頭架子快要散裂的石梁山是腰酸背痛,坐著尾巴骨疼,躺下腰腿疼。是人都有軟肋,兵王最大的軟肋是騎術不精,見了馬,他天生犯怵。他騎馬如婦人騎木驢,絕對的酷刑。

    人家呼呼入睡,石梁山奄奄一息。

    有七嘴八舌大呼小叫︰“快看快看,這里有官軍。”“是八爺,有八爺在此,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一群老百姓見到了兵如同見到了救命稻草。感謝百姓的愛戴和信任!石梁山打起精神問︰“跑那麼狼狽,是有韃子追兵嗎?”

    韃子在身後二三里遠。至于是否是騎兵,究竟有多少人,老百姓們各說各的表述不一。有看起來老成持重的漢子說有三五十騎兵,有看起來精神矍鑠腿腳利索的老頭兒說有二三十步兵,有看起來精明能干的丫頭少女說有五六個或七八個青面獠牙的鬼怪,而小孩們則告訴說親眼看見的只有三個韃子步軍。兵種及人數跨度之大,讓石梁山相信這伙人是用想象來計數,而非數學。

    二三里地遠,騎馬轉瞬就到,豈能容你們在此胡說八道啊!石梁山指著前頭遠處的矮山,“別傻乎乎瞎跑,拐個彎躲山里頭去。”

    逃難的百十口男女說啥也不跑了,實在跑不動了,就指著八爺和官軍們給他們擋刀子。

    京畿的老百姓真他娘的不可愛!你們心里這麼想就算了,居然還有臉說出來,說就說吧,還他娘的臉不紅心不跳,一副你們當兵的本該如此。怎麼著?官軍就該為爾等刁民擋刀子嗎!?

    對官軍來講可沒有軍民魚水情一說,東江橫人向百姓們挑大拇哥︰“蒜泥們狠。不過爺告訴你們,爺剛歇腳歇好,邊上還有馬,跑起來比你們可快。”轉臉問石梁山︰“要不,我們也躲躲?”

    這時,只听曹堅曹排長一聲吼︰“躲個屁!”

    東江橫人指著老百姓反問曹堅︰“為這些鳥人?”

    這些鳥人、刁民不值得出手搭救,死不足惜。小孩子們都說了只有三個韃子,這些鳥人里青壯足足七八十個,手里還握著棍棒鐮刀呢。況且這里頭一半人姓呼延、僕固,都特麼當年匈奴人後裔。當年他們的祖宗和漢人打得有來有回,這子孫後代卻這般的慫樣!叫人又氣又好笑。

    曹堅和東江兵們對逃難之人唯怒其不爭,絕無哀其不幸,這群慫貨活該倒霉。看他們的樣子應當逃跑匆忙沒顧得上好好整理行李,只帶了隨身細軟,估計家里值錢的大件都白送給了韃子。

    石梁山對曹堅有兩大十分之好奇,這些年曹堅排長是如何躲過強大的政治教育繼續保持其低下的覺悟和素質?以他不堪的從業經歷和背景怎麼就會通過征兵政審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403章 軍民魚水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403章 軍民魚水情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