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389章 遭遇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389章 遭遇戰

    今年對大金國來說可謂喜憂參半。

    大金國決定發動人民搞糧食大生產。好消息是大金有的是地皮,壞消息是沒有高粱、玉米良種,良種都被擋在邊牆以南了。

    說起邊牆真是一肚子氣。漢人挑地方的本事不服不行,你看那道邊牆,牆北側還積雪皚皚,一牆之隔的南邊卻點點蔥翠,植物吐新綠萌新芽。就隔那麼一堵牆,你說奇怪不奇怪!

    有新的情報傳來︰好消息是有新開闢渠道能高價提供糧種。壞消息是有糧種沒有會種地的莊稼漢,從事這個職業的漢人莊稼漢被老汗王殺得絕了種。好消息是朝鮮有農民,壞消息是朝鮮農民都不願意來大金國當奴才。

    從明國那邊又傳來好消息,他們有打造高效鐵樺犁的圖紙,用上這種鐵犁,用很少的人力就能干很大的場面。不過伴隨而來的還有個不那麼好的消息︰梁山擁有高效鐵樺犁全部知識產權,誰膽敢白嫖就把誰打出翔!

    回到金州,李小芳琢磨開了︰明國物資中斷,難道就活不下去了麼,買不到還搶不到!搶明國的,搶朝鮮的,雄才大略的皇太極汗王必定在籌劃大動作。李小芳覺得父親老朽了,年紀越大膽子越小。

    三等副將李小芳曾有過遼陽城里舉兵內應的壯舉,他要發揚大無畏的勇者精神,他要一改之前的策略,實施主動進攻,對!小規模接觸也是主動進攻。

    曠野之上傳來沉悶的馬蹄聲,一支二十人的後軍馬隊前後拉開上百米,鐵蹄落地,將皸裂的鹽堿地踏出一片片白花和一團團煙塵。馬隊跑得不快,因為馬匹負重很大。後金騎兵每個人頭戴紅纓尖頂鐵盔明軍戲稱為一枝花)身披嵌有銅泡釘的棉甲,腰懸馬刀,背負大弓箭壺。手中兵器五花八門,有拿全鐵帶鉤的虎槍、有手持長柄的騎槍、多數人用關東大掃子。有幾個人馬鞍上還別著中柄戰斧、掛著流星錘、鐵蒺藜、鐵骨多之類的投擲性鈍器。

    距離後金馬隊半里開外的矮坡上矗立一段殘破的夯土邊牆,燕三躲在墩台背陰處,用力環抱住馬嘴不讓自己的坐騎嘶鳴,萬一發出聲響把建奴引來,他燕三一個班的近衛軍還真沒有把握在二十個後金精銳的攻擊下全身而退。

    此不期而遇,他今天的任務只是勘查金州地區遼代長城分布及保存狀態,換句話說他們是考古隊而非戰斗組,出門執行任務時不曾帶足彈藥,特別是手雷一顆都沒帶。

    燕三避身之處的遼代長城叫做鎮東海口關牆,離開近衛軍駐地旅順口僅二十余里,當地的東江軍稱‘哈斯罕關’,傳自元代蒙古話。此處為東江鎮活動較為密集區域,往日里後金軍不敢深入到此,算是兩軍的默契,哈斯罕關成為東江鎮與金州後金軍的緩沖地帶。但今天這些後金軍吃了熊心豹子膽,要麼喝醉了酒,全副武裝大搖大擺就來了,不光來了還沖著海邊而去。

    去送死吧建奴,跑快些,快些跑到大營送死。想到開心處,燕三的手臂稍有放松,坐騎以為主人要解脫嚼口,奮起前蹄感謝。燕三防備馬蹄會踢到自己,慌忙松手躲避。于是乎“ 律律”幾聲馬嘶。

    那邊的後金馬隊已然听到異響,紛紛勒住馬,撥轉馬頭緩緩而來。

    逃!10人同乘5匹馬,馬力不濟,10公里長路斷然會被敵人追上。打!10對20,並無必勝把握。況且班里最能打的喬遷和蒙格都剛剛傷愈復出,尚待時日才能滿血復活。

    “是戰是走?大家快拿個主意。”

    “典型的條例中的遭遇戰,打呀燕隊,咱手里的鋼槍正好開葷。”蒙格叫嚷迎戰最為積極,他很想獲取軍中首個拿建奴血開葷祭槍的榮譽。經常看電影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有會心一笑,通常社團開會,首先叫嚷著喊打喊殺的小弟通常是最不受重視的蠢貨龍套,老大要听的是古井微瀾般分析洪興與東興各自的優劣,提出自己的建議,然後將最後的決定權交給老大的那位深謀遠慮之人。

    喬遷便是這樣的主要配角,他努爾哈赤時代的擺牙喇出身,深知敵我雙方優劣。把敵情向戰友們敘述清楚︰對面的有三桿虎槍,全鐵打造的虎槍重十五六斤,能在馬上使虎槍的必為紅甲兵以上。再有使虎槍馬上插鐵斧者肯定是白甲兵。也就是說20個敵人中有1個擺牙喇2個紅甲兵,其余使兩米長的全鐵細刃騎槍的亦是精銳。

    “敵人應是後金精銳斥候。我們都沒有穿戴鋼盔胸甲,戰能勝卻很難避免傷亡。如要打,會有個別的倒霉蛋要做好陣亡的準備!”

    燕三只問了喬遷一句話︰“你想打嗎?”

    喬遷不做聲,默默點了點頭。

    燕三槍口朝天,‘  ’拉開槍栓推彈上膛,“注意節省彈藥。全體都有,準備戰斗!”

    向前步槍齊射,子彈在後金馬隊前翻起黃白相間的土花。

    副班長喬遷沒有像班長燕三及其他戰友那樣急于開槍,招呼大家不要緊張,瞄準了再放槍!是啊,他們都是第一次上前線,第一次打仗,第一次和後金軍打仗,驚慌在所難免。喬遷要首先對付掉擺牙喇,他知道,如果讓這個白甲擺牙喇有射箭或近身的機會,那絕對是場噩夢。

    計算著射程,目標進入200米距離,算好提前量,喬遷扣動了扳機。子彈擊中了那個白甲兵,但沒把人給打死,彈道稍稍高了一寸,只掀掉了鋼盔在他頭上留下道槽血。

    後金斥候遭遇第一輪槍擊後迅速擺正馬隊陣型,催馬加速向矮坡沖來。喬遷就地滾了幾個身位,到達正面射擊位置。退殼裝彈、瞄準射擊。天殺的白甲兵仿佛有薩滿大神保佑,這次是忽然抬起的馬頭為他擋了子彈。就在戰馬翻滾倒地的剎那,白甲兵已抽腳出了馬鐙,矮頸彎腰順勢滾了幾個圈,安然無恙站了起來。

    他娘的,二百米真不夠騎兵沖鋒的。燕三啐口吐沫︰“三人戰斗組散兵戰斗隊形,自由射擊!”班長一聲令下,近衛軍考古隊二輪齊射之後迅速向左後和右後的高地奔去,佔領住有利地形。

    後金軍顯然對面前明軍的作戰方式感到陌生,遭到二輪齊射後已經損失了2個人且有1人帶傷。看見明軍分散後退,一時吃不準是分兵追擊,還是繼續保持陣型集團突擊。

    這兩輪的移動靶射擊成績不怎麼樣,二百米射距打出這麼糟糕的靶數是要被師長踢屁股的。然而燕三不怒反喜,他自己因為緊張而放空兩槍,兄弟們打得不賴,起碼有人比自己要出色,剔除自己放空的2發,18發子彈打死2個敵人。都是新兵,又都是第一次實戰,沒有被後金騎兵嚇到尿褲子著實不錯了!說實話,燕三自己剛臨敵時心髒‘砰砰’亂跳。廢話心髒不跳那是死人。打了兩槍之後慌亂情緒緩和了很多,現在也緊張,這種緊張是臨敵作戰正常應有的心態,是一種對敵人的戰術重視,而非慌亂。

    敵為首的擺牙喇換上無主的戰馬,馭馬兜了兩個圈,選擇了保持隊形的集團沖鋒。幾個動作只在幾秒鐘內完成,說後金軍是一支精銳部隊並非虛言。

    如非正面接敵,對付騎兵最難的還是射擊提前量的把握,其次騎兵彎腰緊貼馬背目標變小,加之奔跑中的戰馬起伏不定,很難完成精確射殺。有人要說你近衛軍太業余了,既然側擊難以瞄準,為什麼不選擇正面射擊,為什麼不給敵人當頭一槍。說這話的人會被燕三他們罵︰你當後金騎兵沒腦子,他們久經沙場的老兵油子,對付明軍火槍最有心得,絕不會傻乎乎頂著槍子上。

    班長燕三打出手令,讓喬遷、蒙格、白百合三人組跟著班長那組集中火力攢射。燕三臨敵指揮能力得到了戰士們的一致認可,6發子彈呼嘯著奔向同一個目標,目標一頭栽倒。第二個目標同樣沒能躲過6槍齊射,一發子彈敲碎了他的頭顱,把整個人打飛了出去。而這個時候,後金騎兵準確判斷出了燕喬兩組的凶悍,意識到今天遇到的明軍火力持續而密集,大大不同往日。

    集團沖鋒目標太大!後金軍將人馬分三組,在馬上開弓放箭,分別向近衛軍戰斗小組實施短促突擊。

    短短一兩分鐘時間,雙方都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戰術調整。精銳也!

    喬遷絕無可能放過那個躲開自己兩槍之敵,這次無論如何放倒你。他無視掉後金兵破甲大箭破開空氣時如毒蛇吐信時發出的‘絲絲’聲,迎著後金軍射出的箭翻身到一旁的小樹,單腿跪下,將步槍靠在樹干上托穩槍身,目光如炬仔細搜索今天的死對頭。余光中,3個下馬作戰的建奴攻近第三小組十幾步內,搶先一箭將端槍射擊的戰士射倒,一手連珠箭弓弦崩響,箭頭所指便無活物。喬遷暗暗搖頭,新兵到底還是新兵,慌忙中竟然忘記近戰時用手槍打。

    那邊戰況激烈,第三小組4個人對戰建奴6人,步槍敲掉3個,被剩下的3個攻到了近身。其中一紅甲兵干掉了兩個戰士後才被兩把手槍齊齊爆頭。混戰中,這兩名戰士來不及躲避刺來的細長的騎槍槍尖,騎槍毫無阻力穿透他們身上的軍裝,其中一名戰士未被刺中要害,一息尚存時將手中左輪連開5槍,把2個建奴連人帶甲打透打穿。

    找到了。敵首與一紅甲兵正要聯手對付燕三。燕班長好樣的,頂著紅甲兵直刺而來的虎槍先敵開槍將其打死,順勢拿空槍想去蕩開敵首白甲兵刺來的虎槍,不料對手臂力凶猛,他手中步槍竟然被磕飛,被白甲兵刺中右肩,全部槍尖刺入他肩胛,直至虎槍槍勾處。喬遷的一聲槍響救下了燕三的命,子彈射中白甲兵的腹部。哪知這後金擺牙喇屬後起之秀,異常凶猛,待前輩擺牙喇喬遷裝子彈的功夫,他已抽出虎槍又扎中了燕三的大腿。此刻,那白甲兵已然知曉是誰在暗算自己,撇下昏死過去的燕三,抽弓搭箭對準喬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89章 遭遇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89章 遭遇戰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