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346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346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

    能讓姬茂林親自跑一趟過來交代的事情,傻子都能領會到茲事體大。只是李又熙只深刻領會到了大本營對文化的著力保護,以他的見識見地尚不能體察到圈地賣門票的後手用意。實際上李又熙隱約感覺到了深藏其中的賞游價值,鑒于時代認知的局限性,沒敢朝著這個方向去多想。因為樂見山水,在當下,還只是極少數富家子弟文人官紳的專利。說到底還是沒錢,普羅大眾成天為了一日三餐忙碌,哪有閑工夫游山玩水。而有錢有閑階級仍沉浸在把賞文玩鑒賞山水畫,此才是雅致,真跑去看山看水,就是游手好閑,為傳統文化道德標準所不容。就說他徐宏祖走遍大半個中國,留下一本價值巨大的旅游攻略《徐霞客游記》又如何,時人捧他的少踩他的多,所作所為不合時宜嘛。

    不管怎樣,旅游產業在當下之大明乃一片空白。一片空白才好,這天大的市場還是一片大藍海呢,趁早把旅游資源搞到手,遍地栽下搖錢樹的樹苗呢。

    旅游業屬精神類消費,屬高端奢侈消費。旅游市場現在沒有將來會有,慢慢培養唄。具體來說,是《我的祖國》在北京一炮而紅堅定了穿越眾信心,同意曹少大手筆投資。大手筆卻非下血本,何樂而不為哩。嘉峪關以西的榆林窟、莫高窟本無主之地,一分錢不出簡直空手套白狼呀。再者,旅游業必將龐大,必將成為三產台柱子,你像意大利、西班牙、泰國、馬代等國,要沒有旅游業撐著早他娘完球了。後世的常識和數據已經年復一年反復證明了旅游業的牛掰。當年曹少有感景區人流量之大曾在朋友圈發表大作,引來同感無數,打破其朋友圈點贊評論之記錄。文字如下︰

    《醉太平.國內游》

    調休國假齊拼湊,才出游

    人海人流,男女貼肉,吃個豆腐好下口,遭老拳伺候

    奪泥燕口,剝鐵針頭,圍牆設卡阻童叟

    擺渡纜車旋又伸手,匠心獨秀

    虧官家們不羞,還道人民家山人民自由

    這是寫文章發牢騷,大罵景區游人太多,吹不到風、親不到水、樂不到山,趕去灌一鼻子汗臭。再罵國內景區伸手太長下手太狠,變著法坑游客的錢。旅游體驗感太差!可罵歸罵,包括他自己在內辣麼多傻子還不是屁顛屁顛跑去給景區送錢。

    眼瞅著電視里八達嶺上人貼人的蠕行、亞龍灣里的下餃子,眾多聰明人便計上心來︰青山綠水看膩了,戈壁大漠才是好去處。對嘍,穿越前,國內熱門出游目的地開始轉向大西北,甘肅、青海、新疆成了大熱門。尤其甘肅,不長眼的蒙古兵要是挑長假期間趕去嘉峪關,必倉皇面對數萬男女游客大軍,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

    甘肅,尤其河西走廊,自然風景口味獨特、人文歷史雋永厚重,必為全國人民向往的旅游勝地。不趁早下手壟斷掉旅游資源,對不起穿越大俠的金字招牌。

    姬茂林坐著馬車來,換乘馬匹回,把馬車讓給了李又熙和彭仲華。馬車尺寸很大,屬于中大型車輛,車廂里兩排靠背長椅可坐6人。李一人霸一個長椅可坐可躺,應當算pv車型了。車,彭看慣了的,坦然受之,李卻少見多怪一見傾心。白天坐一天不夠,晚上逢有驛站或城鎮,大家都去旅店休息,他偏不,非要睡在車里。因擔心車馬顛簸弄出個萬一,彭仲華是寸步不離的看護,這下搞得老彭也只好睡車里。如此應當算床車或者房車了。

    坐在舒適的馬車里,經西寧過西安,走秦川蜀道入川,折向東駐足武當,然後南下入施州。

    才闊別施州一年,想不到家里已改頭換面。進入梁山界,李又熙貪婪地盯著車窗外看,一路看一路贊嘆家里日新月異。很快就遠遠能看見熟悉的平台鯉魚背了。

    為安全計,如今的鯉魚背兩側安上了一人高的石欄桿,兩個欄桿之間連著拳頭粗的麻繩鐵索太貴,用不起)。護欄內側堆土,植上一長溜齊人高的小松柏,樹下種有各色花卉,于是昔日光溜溜的鯉魚背變身1公里長的景觀道。鯉魚背上,每隔50米就有武裝哨兵執勤,執勤時間目不斜視,當大領導經過時則隨向目視迎送。當然,能享受到這個注目禮的只有四巨頭。

    如今站在鯉魚背上,視線所及處被花紅葉綠擋著,再看不到悠悠白雲和深不見底的溝壑。你想再像以前一樣跑到鯉魚背來跳崖尋短見可就難了。種樹、建欄桿、設門禁不光為顯擺,其中亦有難言之隱。

    鑒于梁山居民住宅樓層不高,跳樓最多听個響,死不了人,頂多殘廢癱瘓啥的,本想一了百了卻弄成個一跳麻煩來。所以連接有司政治中心平台的鯉魚背成為自殺愛好者的優選之地,這些年來,跑鯉魚背跳崖的據不完全統計有13人之多。痛定思痛,政府大院也該講點排場,講究個莊嚴肅穆,制度化正規化建設該有還得有。

    但凡是個人都好逸惡勞,絕不會放過任何帶來享受與舒適的機會。不寬的坡面上楞是分出車行道和步道。原來的步階梯被水泥填平用于行車,車道兩邊新鑿出台階。你若仔細看,就會發現水泥車道上有深淺不一的橡膠輪胎留下的黑色車轍印,而步階上則長出了青苔,可見車道常有馬車出入,步道則少有人走。一條鯉魚背把領導與群眾隔開。如此,那些要去鯉魚背尋死的紛紛指責︰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尼瑪,開放不好,不開放也不好。你人民群眾咋這麼難伺候哩!

    馬車剛駛出平台大街,離鯉魚背尚有幾百米遠,李又熙的鼻子貼著馬車前窗玻璃細看腳程,他歸心似箭,恨不能長上翅膀立刻飛上平台。鼻子里呼出的熱氣迷糊了車窗玻璃,模糊中看見前面有撥穿軍裝的站在門崗前。他伸手擦掉玻璃上霧氣,看見隨車的馬天罡和霍尊不待車子停穩便跳下車,與人群中為首的一個熱烈擁抱起來。只見為首的那人推開馬、霍二人,徑直向馬車走過來,李又熙趕緊扭轉車廂門鎖打開車門跳下車去。長時間坐車腿腳有些發麻,加上車廂離地較高,李又熙落地不穩,踉蹌幾步才站穩住。那人已到跟前,急忙虛扶一把,然後敬了個禮,“李軍長,平台保衛局殷照雲奉命迎候。您不用下車,快請上車,軍委三位首長正在大樓門口等您。”

    李又熙長期在外領兵打仗,不太領大本營的行情,故一路上請馬天罡事無巨細地講述新聞交代規矩。由此而得知,除四位首長車駕外,無特別準許,余人所乘馬匹和馬車一律不得進入平台。領導有恩準,李又熙卻不敢高調行事,堅持要帶著夫人阿哈爾古麗下車,必須步行上平台。

    如此把殷照雲逼急了,“這是命令!您就趕緊上車吧。別讓首長們在風里頭站久了!”

    軍委柴、林、曹三位並非如殷照雲所言站在辦公大樓前,而是走到了鯉魚背盡頭的平台崗亭前迎候。李又熙急忙下車快步上前,團團給三位首長敬過軍禮。

    “回來啦?”

    “回來了,司令員。”

    見到了小一年沒見的司令員,李又熙的眼眶紅了。林司令沒有多余的噓寒問暖,笑呵呵遞出一份軍委紅頭文件。李又熙接過文件迅速掃過,繼而逐句再看。接著,這位堂堂六尺李又熙身材矮小精瘦)男兒竟然蹲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哇啊啊嗚”,眼淚水稀里嘩啦如瀑掛川。阿哈爾古麗慌了,她從沒見過自己的丈夫像個孩子那般嚎啕大哭,正待要扶起丈夫,卻被林雲攔住,“讓你丈夫哭吧,痛快哭一場。”

    李又熙的哭功也是深厚,張力十足,足足灑淚二十分鐘想他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這麼哭下去人都得脫水。二十分鐘後,李又熙心中所有的委屈全部的傷痛,幾月來揮之不去的憂慮,終于化在眼淚水里,消散在風里,沒入土里。

    看到這位九死一生的戰神哭得如此淒慘,林雲亦為之動容。“我們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麼。今天我告訴你︰人沒了,部隊還在。西方面軍的番號永不磨滅。”

    在泰森關于馭下之術的認知和經驗里,對手下小弟以誠相待仍是獲取其誓死效忠的不二法門。以誠相待里最高效的辦法是認錯!上級向下級認錯,往往叫下級感恩戴德受寵若驚。

    “我要代表軍委向你李又熙認個錯呀…”

    這哪里是四巨子和軍委的錯,西線弄成今天這副田地根本是自己出的餿主意。李又熙堅決不能接受首長的道歉,堅持認為是自己誤判戰局釀成的惡果。“是我高估了東吁的戰斗意志,又低估了葉爾羌的戰斗意志和戰斗力。”

    泰森索性把話挑明,“不,是我們幾個誤判了朝廷對梁山或存在敵意,雙線作戰實為虛張聲勢,意在消除朝廷和皇上事實上不存在的,趁我震後虛弱,背後插刀之企圖。是我們誤判了形勢!”“當然了,這話到你為止,不可外傳。”

    李又熙不言語了,心中的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翻江倒海,承蒙首長們對自己無比的信任,向自己吐露如此大逆不道的最高絕密。何以體現自己對首長的愛戴和對梁山的忠誠呢,唯有讓自己的淚花滿天飛!

    繼續嚎啕大哭。

    “別哭別哭,別哭了別再哭了。”“還有什麼要求盡管說。”

    李又熙抹掉眼淚,大聲說道︰“有!我請求軍委,調徐宣恩歸建西方面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46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346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